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2020年7月到2022年7月,选取55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55例健康体检者为疾病组、正常组,均进行超声检查,并比较检查结果。结果:疾病组的LVEDD、LAD、E/A高于正常组(P<0.05),疾病组的LVEF低于对照组(P<0.05);Ⅰ级疾病组患者的LVEDD、LAD、E/A低于Ⅱ级、Ⅲ级(P<0.05),Ⅰ级疾病组患者的LVEF高于Ⅱ级、Ⅲ级(P<0.05)。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超声诊断,可明确患者的心脏结构变化,评价患者的心功能,指导临床早期识别患者,早期有效治疗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2020年7月到2022年7月,选取55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55例健康体检者为疾病组、正常组,均进行超声检查,并比较检查结果。结果:疾病组的LVEDD、LAD、E/A高于正常组(P<0.05),疾病组的LVEF低于对照组(P<0.05);Ⅰ级疾病组患者的LVEDD、LAD、E/A低于Ⅱ级、Ⅲ级(P<0.05),Ⅰ级疾病组患者的LVEF高于Ⅱ级、Ⅲ级(P<0.05)。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超声诊断,可明确患者的心脏结构变化,评价患者的心功能,指导临床早期识别患者,早期有效治疗患者。
简介:目的探究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患者使用心脏彩超进行检查的诊断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10日~2018年7月10日来我院使用心脏彩超检查出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患者33例作为异常组的研究对象,再选取同一时间段心功能健康的正常人员33例为正常组的研究对象。对比正常组和异常组的LVDd、LAD、LVESD、LVEDD、舒张压、收缩压、E/Ea、LVEF、LIMI、LVFS、LVM等指标。结果患有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异常组患者的LVDd、LAD和LVESD以及LVEDD都高于心功能健康的正常组人员,P<0.05,具备统计学的意义。患有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异常组患者的E与Ea的比值和舒张压以及收缩压都高于心功能健康的正常组人员。P<0.05,具备统计学的意义。且患有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异常组患者的LVEF低于心功能健康的正常组人员。P<0.05,具备统计学的意义。患有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异常组患者的LIMI、LVFS、LVM高于心功能健康的正常组人员。P<0.05,具备统计学的意义。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患者使用心脏彩超进行检查的诊断结果较准确,可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值得使用。
简介: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型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41例高血压病合并左心室肥厚的病人服伊贝沙坦(75—150mg/d、部分病例加用氢氯噻嗪12.5—25mg/d)共20周,服药前后分别测量血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41例患者血压由(164.7±12.4)/(101.5±8.7)mmHg降为(131.4±11.2)/(85.6±7.4)mmHg,P<0.01;左室重量指数由(137.0±23.0)g.m^-2降至(115.0±41.0)g.m^-2,P<0.01。结论伊贝沙坦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对左心室重量亦有逆转作用。
简介:左室肥厚(leftventricularhypertrophy,LVH)是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病人较常见的一种心脏结构的适应性变化,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随着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罹患猝死、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的机率增加6~10倍[1,2].因此,治疗心肌肥厚已成为降低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重要策略.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病不仅要降压,而且必须注意逆转LVH,超声心动图诊断LVH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3].本文就硝苯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LVH逆转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38例病人(男25例、女13例),年龄40~70岁,平均(55.8±5.4)岁,平均病程(14.5±5.0)年.经专科门诊或住院确诊为Ⅰ、Ⅱ期高血压病的病人[坐位DBP12.7~15.3kPa(95~115mmHg),SBP≥21.3kPa(160mmHg)]除外其他心脏疾患,且经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以下1项以上指标者:(1)室间隔(IVS)≥12mm;(2)左室后壁(LVPW)≥12mm;(3)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130g/m2.
简介:目的:观察丹参预防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作用,并研究其对心肌c-fos的影响.方法:18只8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对照组于8周处死,丹参组及高血压组分别经腹腔注射丹参或蒸馏水(1g·kg-1·d-1),共10周.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应用HE和VG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心肌细胞的直径和面积、心肌组织胶原体积比例(CVF)、血管周围胶原面积和管腔面积比例(PVCA)以及c-fos表达.结果:与8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相比,18周龄大鼠的SBP、LVMI、心肌细胞的直径、面积、CVF、PVCA显著增加,c-fos表达明显,丹参治疗可抑制LVH的发展和心肌组织c-fos的表达,但对收缩压无明显改变.结论:长期应用丹参治疗可预防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丹参降低了心肌细胞c-fos的表达有关.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心梗后左心衰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 2014年 6月至 2015年 6月收入我院心血管科治疗的 68例心梗后左心衰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段,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功能、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病人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 25( 73.5%),对照组 15( 44.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 2)对比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压情况,发现均无显著改变( P>0.05)。结论 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心梗后左心衰患者,能明显改善病人的心功能情况,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和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的临床效果,选出最优的治疗方案。方法将244例高血压伴LVH患者随机分为地平组122例和噻嗪组120例。噻嗪组给予缬沙坦80~160mg/d和氢氯噻嗪12.5~25mg/d,地平组服用缬沙坦80~160mg/d和氨氯地平2.5~10mg/d。记录患者入组时和随访2年后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rr),以及不良发应和随访期间发生的心血管事件。结果2组患者治疗2年后IVST、LVDD及LVPT水平均优于入组时,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平组胃肠道反应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噻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平组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及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均低于噻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和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LVH效果相当,但联合氨氯地平更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不良反应更少,预后更好,患者获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