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癌图像引导放疗技术应用不同图像配准方法的差异性探讨。方法:挑选了150例通过病理学验证的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图像引导放射疗法(IGRT)。采用机载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XVI系统,对患者实施治疗前定位扫描、治疗期间的校正后扫描以及治疗后的再次扫描。在重建的CBCT图像和治疗计划系统的CT图像之间,我们执行了手动、基于骨骼和基于灰度的三种配准技术。接着,我们评估了X(左右)、Y(头脚)、Z(前后)轴上的定位偏差以及GX、GY、GZ旋转轴的误差,并探究了这三种配准技术间的异同。结果:在X轴定位精度上,灰度配准优于手动配准和骨性配准,显示出显著的统计差异(P<0.05),其配准精度亦高于两者,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Y轴和Z轴的定位误差及配准效果上,三种配准技术间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对于GX、GY、GZ轴的旋转误差和配准质量,三者间的对比未显示统计学上的显著区别(P>0.05)。结论:对于宫颈癌的图像引导放射治疗,骨性配准和灰度配准均可采用,推荐首先选择骨性配准,若情况需要,可辅以灰度配准。

  • 标签: 宫颈癌图像 引导放疗技术 不同图像配准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良恶性的超声图像特点。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乳腺叶状肿瘤患者75例,纳入时间2021年11月-2023年1月,分析良恶性肿瘤的病理学表现,观察超声图像。结果:本组75例患者中,良性肿瘤32例,交界性肿瘤25例,恶性肿瘤18例。在超声图像上,三种肿瘤在肿瘤直径、形态、边缘光滑、后方回声增强上差异不明显(P>0.05),在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上差异明显(P

  • 标签: 乳腺叶状肿瘤 良恶性 超声图像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良恶性的超声图像特点。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乳腺叶状肿瘤患者75例,纳入时间2021年11月-2023年1月,分析良恶性肿瘤的病理学表现,观察超声图像。结果:本组75例患者中,良性肿瘤32例,交界性肿瘤25例,恶性肿瘤18例。在超声图像上,三种肿瘤在肿瘤直径、形态、边缘光滑、后方回声增强上差异不明显(P>0.05),在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上差异明显(P

  • 标签: 乳腺叶状肿瘤 良恶性 超声图像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光眼患者视网膜OCT图像。方法:在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选择青光眼患者作为对象,将80名正常眼作为参照组,将8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组,为患者进行眼科检查并且进行视网膜土层分层分区,计算两组患者视网膜各层厚度。结果:通过Topcon算法和图搜索算法在黄斑区的GCC厚度测量中进行对比,研究组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参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视网膜各层光密度,研究组的RNF与参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时分析了青光眼患者的光密度,发现青光眼患者的RNFL光密度相比参照组有下降,与原有解剖学结论一致,而且RNFL光密度与青光眼病情的发展呈负相关,因此该指标也是临床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指标。

  • 标签: 青光眼 视网膜 OCT图像 分析方法
  • 作者: 葛方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葛方明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被应用于医学领域。这些设备大大提高了我国医学技术的水平,很多疾病也因为这些技术被治愈,让更多的患者恢复健康的身体。而螺旋CT图像测量技术就是其中一种,这门技术的产生和不断发展为医疗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也正是由于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我们对这类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流程并不熟悉,限制了CT测量技术的应用。那么应该如何正确使用这项技术?它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房颤患者320排容积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方法19例房颤患者行320排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以优、良、差为标准,评价各支冠状动脉的图像分布。同时评价平均心率〈70bpm和平均心率≥70bpm两组图像质量分布情况。结果平均心率〈70bpm和平均心率≥70bpm组间图像质量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43);针对RCA、LAD、LCX,图像质量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91,0.51,0.53)。结论对于房颤患者,320排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可获得较高质量的图像,扩大冠状动脉CTA的临床应用范围。

  • 标签: 心房颤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心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超声图象特征以及漏诊状况。方法:以我院收治于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的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孕妇84例,均实施超声检查,分析其超声图象特征。并通过随访的形式,观察产后手术病理的具体状况,与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病理检查中,确定84例产妇有10例不完全性前置胎盘、有74例完全性前置胎盘。在超声检查中,检出81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漏诊3例,漏诊率为3.57%,其在图象特征为胎盘后间隙消失,子宫肌层变薄,且子宫肌层呈现出弓状动脉排列紊乱。且子宫颈存在膨大、子宫浆膜和膀胱交接处存在明显血管紊乱的现象。结论: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实施超声检查,可通过子宫肌层、子宫膀胱浆膜肌层回声与血流状况,来辅助诊断,其漏诊率较少,可对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 超声检查 图象特征 漏诊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低剂量CT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方法:在2022.02-2024.02期间我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中选取70例进行分析,按电脑随机分配法分组,每一组35例,其中参照组应用常规CT技术诊断,观察组应用低剂量CT技术诊断。评析、处理二组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诊断准确率。结果:在诊断后,观察组的图像质量与参照组对比未见差异(P>0.05),但辐射剂量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与参照组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在为肋骨骨折患者诊断时,常规CT技术诊断与低剂量CT技术诊断均可获得较好的影像学图像,提供准确参考依据,但后者的辐射剂量更少,安全性更好,值得应用。

  • 标签: 低剂量CT技术诊断 肋骨骨折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X线体位在骨盆投照中对图像显示及诊断的价值及其临床作用。方法:此次研究初始时间为2020年1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收取此段期间到院接受骨盆摄片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接受常规CT摄片以及改良

  • 标签:
  • 简介:摘要:核磁共振在医疗行业属于主要设备之一,其中接收线圈能够决定图像真实性,为保证核磁共振效果,应当针对接收线圈展开定期维修,并进一步判断图像是否存在伪影问题,从而发挥飞利浦核磁共振的作用价值。基于此,本文以飞利浦核磁共振为基础,先行探讨接收线圈的维修要点,继而提出图像伪影的解决方案,以及飞利浦核磁共振设备的养护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飞利浦核磁共振 接收线圈维修 图像伪影 解决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肺部低剂量CT扫描对图像质量、辐射剂量产生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09月-2023年09月为研究起止时间,选取此时我院接收的肺部CT扫描检查患者70例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35例/组。对比组:行常规剂量CT扫描检查,观察组:行低剂量CT扫描检查。比较各组的影像学图像质量、图像满意率、有效辐射剂量。结果:在检查后,观察组的影像学图像质量、图像满意率与对比组对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有效辐射剂量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进行肺部CT扫描检查时,常规剂量与低剂量扫描检查均具有良好的影像学图像质量,但后者的辐射剂量更少,安全性更佳,建议使用。

  • 标签: 肺部低剂量CT扫描检查 影像学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图像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支气管异物采用低剂量CT方式实施检查疾病诊断作用及对图像质量影响性。方法:疑似小儿支气管异物患儿2022年6月至12月就诊76例,使用常规剂量、低剂量CT实施检查,分析诊断作用。结果:常规剂量、低剂量CT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结果与支气管镜检查结果(金标准)相比,均具有显著相似性,均可见较高诊断准确率、诊断灵敏度(P>0.05),图像质量评分,不同剂量CT检测,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低剂量CT的应用,其诊断作用及图像质量均与常规剂量CT相比无明显差异,有良好应用效果。

  • 标签: 低剂量CT 小儿支气管异物 诊断价值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管理模式在放射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放射科进行检查的患者800例,依据护理管理工作是否执行PDCA管理模式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0例。对照组护理管理方法执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增加PDCA管理模式进行护理质量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查等候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采用放射科自制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等候时间为(17.5±5.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造影剂过敏、渗漏、检查误检退检以及患者投诉纠纷的发生率为0.50%、0.25%、0.50%、1.25%,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射科护理工作中,利用PDCA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水平,有效防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管理模式 放射科图像质量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CT图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鉴别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4年4月 100例肺结节患者分析,均为手术确诊,对入组患者的胸部CT影响资料进行诊断分析,经影响医师阅片以及AI诊断;金标准为2名主任医师联合诊断结果,对阅片结果对比分析。结果:30例恶性结节AI诊断为32例,2例良性结节误诊为恶性结节;医师诊断恶性结节27例,漏诊3例恶性结节。120枚结节中,AI辅助诊断结果优于影像医师阅片结果。结论:通过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可及时鉴别肺结节患者的良恶性,有利于减少结节的漏诊率和误诊率,避免医师长时期阅片出现疲劳感,保证诊断效率,为患者疾病后续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CT图像 肺结节 人工智能 良恶性诊断 鉴别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非肿块型乳腺癌患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及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5月本院收治的 55例经病理证实的非肿块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对超声图像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并就图像与病理特征的相关型展开 Pearson分析。结果 通过对 55例患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进行总结分析,其超声图像特征为:低回声区,微钙化,结构扭曲。所有患者均接受病理组织活检并检出 55个病灶,导管原位癌( DCIS) 10个,占比 18.18%;导管原位癌( DCISI) 12个,占比 21.82%;浸润性导管癌( IDC) 17个,占比 30.91%;导管原位癌合并浸润性导管癌( DCIS+IDC) 10个,占比 18.18%;浸润性小叶癌( ILC) 3个,占比 5.45%;黏液癌( MC) 2个,占比 3.64%;不同类型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及与病理特征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P<0.05)。结论 非肿块型乳腺癌患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主要表现为低回声区,微钙化,结构扭曲,其及与病理特征具有密切相关性。

  • 标签: [ ] 非肿块型乳腺癌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图像特征 病理特征 相关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管电压和低浓度对比剂对下肢动脉CTA检查图像质量和辐射a例,三组患者采用不同管电压和对比剂浓度进行检查,评价不同电压和浓度对比剂对CTA检查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情况。结果三组患者下肢主动脉显示清晰度较高,主观评分均大于3分,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客观评价指标里,B组的各动脉中点CT值均小于A、C两组,背景噪声从大到小依次为C、B、A,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从大到小依次为A、B、C,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背景信号则无明显区别;A组对比剂总量高于其他两组,C组的CTDIVOL值、DLP值和ED值都低于其他两组,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低管电压和低浓度对比剂在满足诊断需求的基础上,不仅未增加辐射剂量,而且图像质量得以保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头颈动脉CT血管成像扫描模式与启动方式优化组合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来我院行头颈动脉CTA检查的1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设计扫描方案时将行常规剂量扫描的设为对照组(50例),将行低剂量扫描的设为研究组(50例),对比并分析两组图像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研究组采用头颈动脉CT血管成像扫描模式与启动方式优化组合,对照组采用头颈动脉CT血管成像扫描模式。结果研究组DLP、CTDIvol及ED值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于CTA可在确保对图像质量无影响同时有效减少辐射剂量,有效降低对患者辐射危害。

  • 标签: 头颈动脉CT血管成像扫描模式 启动方式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