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英国在1986年证实第一头感染牛海绵状脑病(BSE)症状的牛只,科学家推测,可能是病牛或病羊的尸体被加工成了动物饲料,而引起疾病的大规模传染。但有关方面一直引用一份1989年研究报告的结论,宣称疯牛病不会传染到人类身上。另一方面,英国政府从1989年起禁止用牛的脑和脊髓等制作供人消费的物品,但缺乏有效手段保证这一禁令的实施。1990年5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宣布,在猫身上发现了类似疯牛病的疾病,科学界由此开始严肃对待疯牛病是否可能传染给人的问题,并逐渐确认了疯牛病传染给人后可能表现为新型克雅氏症。到1995年末,英国科学家实际上已经发现了新型克雅氏症,但直到1996年3月,英国政府才正式承认疯牛病有可能传染给人类。新型克雅氏症和疯牛病一样,均是由普里昂的毒蛋白变异而引起的海绵状脑病。食用过被疯牛病污染的牛肉、牛脑髓的人,有可能染上新型克雅氏症。由于新型克雅氏症潜伏期可能长达20年,又难以进行早期诊断,现在还无法准确判断全球有多少人遭受感染。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实验动物房设计实践中部分内容的总结,提出了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内容,以供设计同行参考。
简介:目的蒲参胶囊为复方制剂,为了判断其是否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进行了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方法选择昆明种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Wistar大鼠做长期毒性试验。结果①给30只小鼠灌胃30g/kg蒲参胶囊40%水混悬液,观察一周无动物死亡。②给80只Winter大鼠连续灌胃0.1、2.5(是临床剂量的75.8倍)、50g/kg(是临床剂量的151.6倍)三个剂量的蒲参胶囊90天,动物一般体征、粪便形状、血液指标(6项)、血液生化指标(11项)、脏器重量和系数(16个脏器)、组织学检查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①蒲参胶囊对小鼠的最大耐受量>30g/kg,是临床用药量的455倍;②毒试验表明蒲参胶囊对大鼠无明显致毒作用。
简介:目的建立肾阳虚骨质疏松大鼠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实验组16只、去卵巢组16只及假手术组16只。实验组大鼠采用双侧去卵巢并im氢化可的松的方法进行造模。造模期间对大鼠一般情况进行观察及对生理状态量化检测。3个月后,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雌二醇(E2)、睾酮(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水平。用电子天平称肾上腺,甲状腺及胸腺湿质量,并取股骨进行骨密度和骨矿含量的检测。结果给药造模2周后,实验组大鼠出现毛发干枯、畏寒喜暖、卷缩弓背、小便清长等症状,体质量增长明显迟缓,血清cAMP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下降。3个月后,实验组大鼠自发活动次数明显减少,血清cAMP、E2、ACTH、T3、T4水平明显下降,骨密度、骨矿含量显著降低,肾上腺及甲状腺系数明显低于假手术组。结论去势并im氢化可的松建立肾阳虚骨质疏松大鼠动物模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简介:银屑病是一种免疫异常的慢性炎症性增生性皮肤病,是由多基因遗传因素和多环境因素刺激所诱导。其组织病理学主要表现为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生、炎症细胞聚集和真皮乳头部血管增生扩张等,而且其皮损中多种细胞因子表达增加。这些细胞因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8(1L-8)、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为了阐明银屑病复杂的发病机制和开展药效学研究,国内外的学者探索建立了多种不同的银屑病动物模型,其中包括转基因动物模型,它们可以模拟人银屑病的某些病理特征并解释其部分病因,但是不能够反映该病的所有相关潜在因素,所以建立一个合适、理想的动物模型尤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