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低剂量CT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方法:在2022.02-2024.02期间我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中选取70例进行分析,按电脑随机分配法分组,每一组35例,其中参照组应用常规CT技术诊断,观察组应用低剂量CT技术诊断。评析、处理二组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诊断准确率。结果:在诊断后,观察组的图像质量与参照组对比未见差异(P>0.05),但辐射剂量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与参照组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在为肋骨骨折患者诊断时,常规CT技术诊断与低剂量CT技术诊断均可获得较好的影像学图像,提供准确参考依据,但后者的辐射剂量更少,安全性更好,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环孢素联合小剂量激素在治疗膜性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2019年期间到我院接受诊疗的100例膜性肾病患者,以作为此次分析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所有病例均接受小剂量环孢素治疗(n=50),试验组所有病例均接受小剂量环孢素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n=50),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差异。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量比较差异显著,试验组表现效果更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临床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疗效情况,试验组治疗显效、有效人数均更多,总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满意度对比,试验组更高(P<0.05)。结论:小剂量环孢素联合小剂量激素在膜性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进一步保障治疗质量,降低尿蛋白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肺部低剂量CT扫描对图像质量、辐射剂量产生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09月-2023年09月为研究起止时间,选取此时我院接收的肺部CT扫描检查患者70例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35例/组。对比组:行常规剂量CT扫描检查,观察组:行低剂量CT扫描检查。比较各组的影像学图像质量、图像满意率、有效辐射剂量。结果:在检查后,观察组的影像学图像质量、图像满意率与对比组对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有效辐射剂量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进行肺部CT扫描检查时,常规剂量与低剂量扫描检查均具有良好的影像学图像质量,但后者的辐射剂量更少,安全性更佳,建议使用。
简介:目的:探讨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治疗新疗法。方法:对68例CVA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二丙酸倍氯米松(BDP)300μg/日吸入,加服茶碱缓释片(舒弗美)100mg,早晚各1次,息斯敏10mg,晚睡前服。对照组33例:给予息斯敏10mg,晚睡前服,并用青霉素钠等抗生素。疗程两组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71.4%),有效10例(28.6%),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0例,有效10例(30.3%),无效23例(69.7%),总有效率30.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小剂量激素吸入联合小剂量茶碱、息斯敏治疗CVA疗效满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剂量CT扫描再诊断直径<2.0cm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直径<2.0cm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通过常规CT扫描以及低剂量的CT扫描,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图像质量主管评分、图像噪声、辐射剂量(剂量长度的乘积、有效管球剂量、CT溶剂剂量指数),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CT征象差异进行分析。结果:6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中共85枚肺结节,其中良性结节共20枚,恶性结节共65枚。两种扫描方法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以及图像噪声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低剂量CT扫描,获得的剂量长度乘积、有效管球剂量、CT溶剂剂量指数低于常规CT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CT扫描后的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和常规CT扫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CT扫描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混合磨玻璃结节、毛刺征、分叶征、空泡支气管征、胸膜牵拉征、胸膜凹陷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良性结节的纯膜玻璃结节、血管集束征的扫描比例,低于恶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径<2.0cm孤立性肺结节患者通过低剂量CT扫描,能够获得更高的图像质量,降低辐射剂量,临床征象明显,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结合小剂量氨茶碱治疗轻中度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择 2013年 6月至 2014年 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共 7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 200 ,每天 3次;观察组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 100 加氨茶碱 0.05-0.1g,每天 3次。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73.68%,高于对照组的 60.52%;其不良反应率为 13.2%;较对照组的 39.5%有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结合小剂量氨茶碱治疗轻中度哮喘的疗效较好,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病例女性,67岁。于1994年12月9日24点自服度冷丁注射液15支(1.5克),次日9点被家人发现患者床头桌上有度冷丁空安瓿15支,患者嗜睡,中午12点处于昏迷状态,呼之不应,于13点15分送入我科。既往患颈椎关节病。查体:体温36.6℃,脉搏86/min,呼吸8/min.血压18.6/10.5KPA。深昏迷,双侧瞳孔1mm,对光反射消失,两肺可闻痰鸣音,心率86/min,律齐,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腱反射活跃,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血气分析:PH7.294、PCO26.74Kpa、PO29.8Kpa、HCO3-23.8mmol/l、SBE1.8mmol/l,ABE2.5mmol/l,结果为:呼吸性酸中毒,失代偿。血常规:白血球13.6×109/L,中性90%,淋巴10%。血生化:钾5.65mmol/L,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讨。方法:选取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的给药剂量进行随机分组,共90例患者。分成两个组别,一组为患者使用20mg辛伐他汀治疗设为常规组,另一组为患者使用40mg辛伐他汀治疗设为研究组,每组各45例患者,之后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评估,并探讨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针对研究期间的相关数据实施对比评估,可以掌握到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分析可知,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为脑梗死患者提供治疗工作时,应采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且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剂量的辛伐他汀在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上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