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并对上述资料做对比分析。结果31例合并肺间质变的结缔组织病中,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1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干燥综合征5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8例,系统性硬化(SSC)2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2例;除原发病的表现外,患者气喘、呼吸困难最常见,6例(19.3%),活动后气喘11例(35.5%),进行性呼吸困难3例(9.7%),咳嗽、咳痰2例(6.5%),心悸、胸闷3例(9.7%),体检肺部闻及爆裂音15例(48.4%),胸部CT异常有囊状改变5例(16.1%),结节状阴影8例(25.9%),网状阴影16例(51.7%),小叶间隔增厚2例(6.5%)。31例患者其中26例行肺功能检查,均有肺弥散功能障碍,肺活量和肺总量降低,动脉血气分析(PaO2)<60mmHg13例(41.9%),PaCO2不高提示无二氧化碳潴留。31例无1例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31例经确诊后均给予中至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及N-乙酰半胱氨酸(富露施),并辅以对症支持治疗,临床症状完全消退或好转23例,无效7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呼吸衰竭。结论我们应提高对风湿性疾病合并肺间质变的认识,以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疗效。
简介:目的:分析门急诊医师用药规律,以期找出出现不合理处方的可能环节,提高处方审核的成效。方法:对医院信息系统中门急诊处方记录按科室分组,随机抽取处方记录,采用ABC分类法对医师的处方数及药品品规、数量进行汇总分析。对照门急诊处方审核发现的不合理处方,分析出现不合理处方的药品临床应用频度。结果:收集到门急诊用药处方记录19万多条,涉及药品490种。纳入分析的门急诊医师有297位,个人使用药品数量为30~253种,中位数为156种,Q1、Q3四分位数分别为111、182种。在样本医师的不合理处方记录中,无"适应证不适宜的"、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记录。药师判断为"用法用量不适宜的"并获得医师修正的处方涉及8位医师、10条记录,有5条记录的药品属于医师最常用的A类药品,另5条记录的药品属于医师常用的B类药品。结论:门急诊医师的处方用药数量与专业科室有关,普通内科医师个人使用药品种类范围和平均数均高于普通外科医师。有不合理处方记录的医师情况符合工作量大、压力大容易出错的一般规律。不合理处方的出现属于随机小概率事件,难以发现其中规律,提示药师审核处方要持之以恒,全方位审核才能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简介:目的研究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探讨各病理类型、分期、部位肺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为合理施行淋巴结廓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1998年10月至2005年3月施行根治性肺癌切除的194例病人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在不同部位、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中淋巴结转移频度较高的是第10组36.6%(71/194例)、第11组22.7%(44/194例)和第7组14.4%(28/194例)。不同病理类型肺癌中淋巴结转移情况;小细胞未分化癌76.9%(10/13例),腺癌59.3%(51/86例),鳞癌42.5%(37/87例)。T1期、T2期鳞癌和腺癌N0转移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肺上叶癌较下叶癌更容易发生跳跃式纵隔淋巴结转移。肺下叶癌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机率高于肺上叶。结论各种肺癌根治术均应常规清除第10、11和7组淋巴结,T1期、T2期腺癌纵隔淋巴结清除的彻底性要高于鳞癌。肺上叶癌纵隔淋巴结清除要注意其跳跃式淋巴结转移的特点。肺下叶癌纵隔淋巴结清除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简介:目的探讨α-干扰素加胸腺肽对乙型肝炎病毒的疗效。方法6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HBV—DNA低水平组[A组,基因拷贝(1×10~2~9.9×10~3/μl)]及高水平组[B组,基因考贝(1×10~4~10~8)/μl)]。在干扰素加胸腺肽治疗前、中、后采用荧光PCR法对两组患者作了血清HBV—DNA定量测定,制定治疗方案。结果治疗前HBV-DNA转阴后再次出现HBV—DNA低水平复制[(基因考贝(1~5)×10~2/μl)]可作为病情复发的指标。疗程结束后A、B两组HBV-DNA、HBeAg转阴率分别为63%、70%和33%、43%。结论动态观察HBV—DNA含量的变化对制定治疗方案及预测病情复发有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与规律。方法:收集我院 2013年 9月 -2016年 4月期间收治的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住院患者资料,对其中发生不良反应的 16例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分布与相关因素。结果:患者接受左氧氟沙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反应等,常见瘙痒、皮疹等,多在 2h内出现;男性、年龄在 20-60岁、联合用药、剂量为 400mg等条件下,患者更易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全面掌握左氧氟沙星的临床适用症,合理控制药物剂量,首选口服给药,并在用药后 3d内密切关注患者状况,积极采取预防与护理措施,可有效避免不良反应带来的病痛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