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为股骨颈骨折患者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来研究对比两种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60例股骨颈骨折研究者,均是来自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治疗者,将所有的研究者以字母划分方式来细化为相同治疗人数的两组,两组均为30例患者研究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与对照组(骨折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Harris评分以及手术中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后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做详细的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手术前的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异,而手术后,研究组患者的Harris评分要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研究组患者在手术中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后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也同样比对照组的情况更好。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患者效果更好,在临床中更加具有应用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治疗的骨折疏松性骨折患者112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3个月护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护理负面情绪情况、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3个月SAS以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3个月综合性护理后,观察组术后24h疼痛评分、住院天数、恢复基本自理能力评分及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负面情绪,患者满意度较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治疗的围术期,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对中医正骨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1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接受中医正骨术治疗,常规组接受西医手法复位术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骨折部位恢复效果以及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骨折部位恢复优良率为10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应用中医正骨术治疗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并且能够显著减少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老年患者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或内固定术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在本院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80例老年患者,分组方式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各有40例患者被分入对照组与研究组,二者采取的手术方法分别为内固定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及手术前后的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的Harris评分和VAS评分相近,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Harris评分、VAS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虽然术后疼痛更加明显,但对髋关节功能改善更明显,术后并发症更少。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髋臼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月至 2019 年 3 月收治的 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髋臼骨折患者 80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不同,将其分为 60-70 岁组, 71-80 岁组,每组患者各有 40 例。 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 。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功能,比较伤前及术后 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 (FRS)以及欧洲五维健康量表 (EQ-5D)评分 。结果 60-70 岁组髋关节优良率为 95.00% ,明显高于 71-80 岁组的 77.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60-70 岁组患者治疗后 FRS 及 EQ-5D 评分较 71-80 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髋臼骨折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 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年龄较轻的患者手术效果更加。
简介: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围术期的疼痛护理效果。方法抽取时间范围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接受诊治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共计80例,将这80例患者按随机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的护理方式是日常的康复护理,研究组使用的护理方式则是根据患者自身的病症特点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的疼痛护理干预。然后分析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后的身体疼痛程度以及康复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在后期的VAS评分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评价,得出研究组结果优于对照组。经对比,两组数据p值<0.05,有统计意义。结论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围术期实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减少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围术期的身体疼痛程度以及加速恢复老年患者的关节功能,减少老年患者治疗时间,以便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因此具有很积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重症胸外伤的治疗中应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重症胸外伤患者64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保守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作为观察组,各32例。比较两组术后1d、2d、3d、7d的疼痛评分、镇痛药物使用量、平均使用次数、住院天数、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平均使用次数、住院天数均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在重症胸外伤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减轻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归纳优质护理服务在脊柱骨折内固定术中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遴选2022年8月~2023年8月,在本院接受脊柱骨折内固定术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从中抽选出60例病患,并按照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手术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而观察组则展开优质护理。对比两组脊柱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脊柱骨折内固定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在脊柱骨折内固定术中对患者展开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具有较高的作用价值,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观察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E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5月-2016年2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采用PFNA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重建钉(PFN)内固定术进行治疗,通过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随访1年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同时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使用闭合复位PENA内固定术,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及并发症,加快骨折愈合,操作简便,临床治疗效果较佳,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析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5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使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照组使用常规固定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59±30)min,出血量为(35.5±12.5)ml,住院时间为(5.84±2.62)d;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70±25)min,出血量为(75.5±16.0)ml,住院时间为(8.00±1.5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7例,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具有出血量小、医疗效果明显等特点,有助于患者的病情好转,能有效达到治疗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PFNA内固定术治疗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的实际效果。方法:研究中,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名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当成了研究对象。第一步,对所有病人的基本资料进行了分析整理,并且将他们划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各有23人。实验组患者采用的是以PFNA内固定治疗术为主的治疗措施,而对照组患者则主要采用的是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主的治疗措施。最后就两组病人的实际治疗效果进行了量化比较。结果:实验组内病人的各项手术指标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内的病人,之后实验组内病人的Harris评分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内的病人,而且数据差异均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来说,对其实施以PFNA内固定治疗术为主的治疗措施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在后续临床工作中做好相关治疗措施的推广应用,进而帮助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