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根据云南省第3次(1992—1997)和第5次(2002—2007)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资料,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对云南省森林植被的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近10来云南省森林总碳储量由1997的679.10Tg(1Tg=1012g)增长为2007的884.11Tg,年增长率为2.67%;乔木林的碳密度由1997的46.80Mg/hm2(1Mg=106g),增长为2007的50.58Mg/hm2,高于全国的平均碳密度水平。云南省森林以幼、中龄林为主,占全省森林面积的65%以上,说明云南省森林植被具有巨大的固碳潜力。

  • 标签: 森林 碳储量 碳密度 动态变化 云南省
  • 简介:20057—8在宁夏六盘山南侧的香水河小流域(半湿润地区)和北侧的叠叠沟小流域(半干旱地区),应用PV技术测定辽东栎(Quercusliaotungensis)、少脉椴(Tiliapaucicostata)、白桦(Betulaplatyphylla)、红桦(Betulaalbo-sinensis)、糙皮桦(Betulautilis)、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prechtii)、华山松(Pinusarmandii)、山杨(Populusdavidi-ana)、山桃(Prunusdavidiana)和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10种木本植物的多个水分参数,并对这10种木本植物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在测定期内,用不同的水分参数比较这10种木本植物的抗旱性大小排序存在一定的差异;采用Fuzzy函数方法综合评定植物的抗旱性研究表明,香水河小流域内7种木本植物的抗旱能力由强到弱为:少脉椴、华山松、辽东栎、华北落叶松、白桦、红桦、糙皮桦;叠叠沟小流域内4种木本植物的抗旱能力由强到弱为:华北落叶松、山桃、沙棘、山杨,其与束缚水/自由水的单指标评价结果相近,说明树种的自身贮水调节能力对抗旱性评价具有重要作用。2种不同水分条件地域内华北落叶松的抗旱能力明显不同,叠叠沟小流域华北落叶松的抗旱能力比香水河小流域强,说明同一树种在干旱条件下通过长期适应会提高抗旱能力。

  • 标签: 木本植物 抗旱性 PV技术 六盘山
  • 简介:基于1960—2011福建省17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资料,运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和R/S方法分析福建省不同等级降水量和降水时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2011期间福建省年均降水量增加,年均降水时间明显减少;各季节小雨、中雨降水量和降水时间呈现减少趋势,大雨、暴雨降水量和降水时间有增加趋势;各季节不同等级降水的降水量和降水时间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中部屏南—九仙山一线为小雨降水量和降水时间的高值区,东南沿海为暴雨的高值区。春夏冬3季的大雨、暴雨降水量和降水时间将持续增加,极端降水概率增大,小雨和中雨的降水量和降水时间将持续减少,发生阶段性干旱的可能性增大。

  • 标签: 降水等级 降水量 降水时间 趋势分析 福建省
  • 简介:50来,由于人类活动对水、土、植被等资源的强烈干扰,民勤绿洲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地表水资源减少,水量从20世纪50代的4.5亿m^3减少到90代的0.89亿m^3;地下水量过度开采,水位下降,从20世纪50代的1.5~2.0m下降到80代的5.0m,90代的16.4m;水质污染,矿化度升高;天然和人工植被衰退,物种多样性减少,植被向旱生方向演替;土壤早化加剧,土地荒漠化严重等。为探索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在定量分析长期野外观测资料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了近50来民勤绿洲水资源变化过程及其态势以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所引起的一系列生态环境变化,同时提出主要治理途径:1)以流域为单元,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强化水资源管理;2)通过节水技术应用,发展节水型农业和建立节水型社会;3)增加外流域调水量,满足生态环境用水需求;4)实施适度移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5)运用生物和工程措施,综合防治荒漠化,整治土壤盐溃化。

  • 标签: 民勤绿洲 生态环境 演变 发展对策
  • 简介:研究植被叶面积指数(LAI)时空变化特征,对植被的水土保持效具有重要意义。利用MOD15A2H遥感产品,基于Mann-Kendall趋势检验与Sen斜率分析方法,提取区域尺度与像素尺度上的植被LAI变化特征,并基于不同子流域、坡度、坡向及植被覆盖类型,对植被LAI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基于MOD44B遥感产品,利用线性回归和偏相关系数,分析植被LAI的变化原因。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2000—2014,植被LAI呈显著增加趋势,其绝对变化幅度为0.042,相对变化程度为2.71%。2)空间上,在黄土高原58.6%的区域,LAI呈现显著增加趋势,仅有0.9%的区域LAI呈现显著减少趋势。植被LAI剧烈增加,主要发生在河口—龙门区间,包括皇甫川、窟野河、无定河和延河。植被在15°-35°的坡度上,LAI变化程度最剧烈,其变化在各坡向上没有显著差异,农田和草地的LAI变化程度最剧烈。3)与植被总覆盖度相比,植被垂直维结构与黄土高原植被LAI的变化更为相关,其中树木覆盖度的增加,是植被垂直维结构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MODIS产品 黄土高原 植被叶面积指数 时空变化分析
  • 简介:为基本农田保护制度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提供依据,本研究从社会、经济和生态多个层面对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实施成效进行了系统评价,并深刻反思了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及实施中的问题,提出了“突出重点,集中投入,滚动发展,全面推进”的基本农田保护新思路,重点探讨了“基本农田保护转换机制和基本农田分级保护机制”两大创新路径。这两大创新路径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吃饭”与“建设”这一对深层次矛盾,破解基本农田保护与经济建设、基本农田保护与农民致富要求相冲突的困局。

  • 标签: 基本农田保护 转换机制 分级保护
  • 简介:320日,水利部召开2015水土保持工作视频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二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新时期治水方针,落实2015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要求,安排部署2015水土保持重点工作。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出席会议并讲话,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刘震主持会议并做会议总结。

  • 标签: 水土保持工作 视频会议 水利部 部署 会议总结 水利厅
  • 简介:基于闽北地区1980-200917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数据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突变性分析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分析近30来闽北地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时间上,闽北地区近30降水量和降水天数变化呈略微下降趋势,其中2-4降水量呈现显著的减小趋势,6、8、12降水量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降水量突变发生时间在1988、2007。②春季小雨、中雨、大雨和夏季小雨、中雨以及秋季小雨等级降水量表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而夏季暴雨有明显增大趋势。闽北地区四季降水总时间和四季小雨以及春季、夏季中雨等级降水天数均出现明显减小趋势,而夏季暴雨天数呈现明显增加趋势。③空间上,闽北地区多年降水量及降水天数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各等级降水量及降水天数高值区位于该地区东北部的七步、寿宁、柘荣、光泽、浦城等地,低值区位于闽北地区东南部的洋中坂等地。

  • 标签: 闽北地区 降水 降水天数 线性倾向估计 MANN-KENDALL法 时空分布
  • 简介:河流水沙特征与流域降水量和下垫面变化密切相关。为揭示流域降雨以及退耕还林对延河流域水沙特征的影响,本文以延河甘谷驿站控制区1960—2010流域降水量、河流径流量和输沙量实测数据为基础,统计分析了延河水沙变化特征及其对流域降水量的响应,并对比分析了退耕前、后(以2002为界)延河水沙变化。结果表明:在1960—2010间,延河甘谷驿站控制区及汛期(6—9)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呈波动递减趋势,汛期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值约占年值的64.8%、71.7%和98.1%;及汛期输沙量与径流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径流量变化可分别解释及汛期87.6%和92.2%的输沙量变化,降水量变化可分别解释及汛期22.7%和23.6%的输沙量变化;退耕后流域及汛期平均输沙量、径流量和径流系数显著低于退耕前,剔除退耕前后降水量差异影响,退耕工程对及汛期累计输沙量变化分别贡献87.5%和86.9%,对及汛期累计径流量变化分别贡献77.4%和75.4%。研究阐明退耕可显著降低年及汛期平均径流量、径流系数和输沙量。

  • 标签: 河流水沙特征 降水 退耕还林还草 黄土高原
  • 简介:麻竹(Dendrocalamuslatiflorus)是优良的笋材两用丛生竹种,研究立竹器官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和分配,可为麻竹林的土壤养分管理提供参考。通过对麻竹2生立竹叶、枝、秆的氮(N)、磷(P)、钾(K)、钙(Ca)、镁(Mg)、铁(Fe)、锰(Mn)、锌(Zn)和铜(Cu)等9种营养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试验麻竹林2生立竹地上部分器官营养元素含量除Zn为枝>叶>秆外,其他8种营养元素含量均为叶>枝>秆,营养元素含量大小均为N>K>P>Ca>Mg>Mn>Fe>Zn>Cu。2生立竹地上部分9种营养元素的积累量为249.13kg/hm^2,枝(106.25kg/hm^2)>秆(82.01kg/hm^2)>叶(60.87kg/hm^2),其中以N素的积累量最大,所占比例达61.0%;9种营养元素含量在地上部分器官中的分配比例为枝(37.0%)>叶(35.9%)>秆(27.1%)。建议在麻竹林经营过程需适当增施氮肥,促进竹林生长和效益产出。

  • 标签: 麻竹 地上部分 营养元素 积累 分配
  • 简介: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于2006516-17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中国水土保持学会2006秘书长工作会议。中国水土保持学会12个专业委员会和14个省级学会的代表共34人出席会议。安徽省水利厅副厅长、省水土保持学会理事长程中才出席会议并致词;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主任郭索彦代表学会作重要讲话;常务副秘书长黄元介绍了学会第3次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情况,学会第3届理事会机构设置及人员分工、三届理事会工作目标、2006重点工作以及学会主要领导的职责分工等。沙棘、预防监督、泥石流滑坡防治、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黄河等5个专业委员会和安徽、江西、四川、陕西、福建、山西水土保持学会等11个省级学会在会上交流工作经验。会议对《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会员暂行管理条例(讨论稿)》、《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分支机构的设置与管理条例(讨论稿)》、《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讨论稿)》和《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青年科技奖励条例(讨论稿)》进行了讨论;会上布置了开展会员重新登记工作,演示并介绍了全国性学会个人会员管理系统。

  • 标签: 水土保持 工作会议 秘书长 学会 中国 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