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明确稻瘟病抗性与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对于抗源改良及新抗源的创制具有指导意义。以重组自交系C55为材料,连续2年在水尾病圃通过田间自然诱发稻瘟病考察C55各家系的颈瘟病情指数,在泸县考察C55各家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颈瘟病指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选取田间最高颈瘟病指<23.0%的15个家系组成抗病组,选取单株粒重>34.0g的15个家系组成感病组,通过t检验比较2组间主要性状的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播始天数、单株穗数及株高与颈瘟病指的简单相关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穗实粒数、穗着粒数、千粒重及单穗重与颈瘟病指的简单相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播始天数、株高及结实率与颈瘟病指的偏相关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单穗重与颈瘟病指的偏相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抗、感2组间颈瘟病指、穗实粒数、穗着粒数、单穗重及单株粒重的差异达5%或1%显著水平。单株产量高的家系其抗瘟性相对弱,15个抗病组家系可作为抗源利用,并对抗源改良方式进行了讨论。
简介:通过2011—2013年应用黏胶型性诱捕器和灯测2种方法对水稻二化螟越冬代成虫同地对比诱测试验,结果表明:性诱测第2蛾峰高峰日,与灯诱测的雌蛾始盛期相吻合,可以作为不同地理生态区和非灯诱监测区简化精准预测第1代二化螟发生期的重要依据,具有较强的实际指导价值。可以将该地此蛾峰日、峰日后的3-4d、10-11d分别作为预测雌蛾的发蛾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不同地区可根据实际确定和选取相应期距值。在此基础上,再加上相应的产卵前期和卵历期,就可对第1代二化螟卵孵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作出预测。2011—2013年性诱预测结果与实际相符合。该法预测准确,简便易行,建议该技术在基层测报点推广应用。
简介:达尔文提出建立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等主题之上的自然选择理论之后,又提出了物种进化的第二种选择——性选择:雄性为获得交配权而互相竞争,竞争结果是失败者并不像自然选择中的那样是死亡,而是失败者因没有获得交配而不能产生后代。如今,性选择理论已历时150年,随着无数科学家的努力及大量研究的开展,性选择理论已经得到了巨大地拓展和丰富,成为进化生物学领域里最活跃的研究主题。由于昆虫的生物多样性,性选择研究在昆虫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些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达尔文的性选择学说和物种进化理论。以昆虫特有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习惯等性状的性选择为基础,以分析昆虫性选择的模式和机制为目标,从不同时期性选择的表现形式、不同影响因素造成的性选择等,对昆虫性选择加以综合阐述。
简介:在实验室条件下,在特定空间内,测定异色瓢虫显明变种对两种蚜虫荻草谷网蚜和禾谷缢管蚜不同密度值下的捕食量。结果表明,荻草谷网蚜和禾谷缢管蚜种群数量同步增加时,EG-S值和EI值变化是从1到∞,EI值是在0到+1范围内依次增加,表明异色瓢虫显明变种喜好捕食荻草谷网蚜明显高于禾谷缢管蚜;荻草谷网蚜数量不变,禾谷缢管蚜数量增加时,EG-S值和EI值是从+1到0,EI值从-1到0范围内依次减少,表明异色瓢虫显明变种明显喜好捕食禾谷缢管蚜;禾谷缢管蚜数量不变,荻草谷网蚜数量增加时,EG-S值和EI值变化从+1到∞,EI值在0到+1范围内依次增加,表明异色瓢虫显明变种明显喜好捕食荻草谷网蚜。捕食量结果同选择指数。
简介:综合分析我国区域性环境因子中的气候、土质、植被、地形、水文等对蝗虫在我国的分布、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得到蝗虫对其生存环境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区域性环境因子对蝗虫生长发育的适宜性是蝗虫暴发成灾的主要原因,则可根据蝗虫生长发育及分布的规律性依据区域性环境因子对蝗灾的形成进行预防。进一步分析得知:蝗虫的治理应重在预防,生态防治是重中之重,蝗灾形成后的治理已对农牧业造成了危害,并且在目前蝗虫的治理方法中,化学防治只能进行蝗灾治理的应急措施,物理防治、不危害生态的生物防治、生态改造是首选的防治方法,这样才能做到蝗虫的"不形成、不扩散、不成灾",达到生态治理蝗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