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综合应用草原生态学原理、GIS理论、计算机软件技术,通过解决三江源区多层空间数据及其属性数据科学集成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自主设计和开发了关于三江源区人工草地建植适宜区分析的地理信息系统,为3S技术在青海草业科技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

  • 标签: 三江源区 人工草地 建植适宜区 地理信息系统
  • 简介:为了加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动态管理,切实做好相关信息采集和报送工作,确保补奖政策落到实处。内蒙古农牧业厅于2015年12月9—11日在呼和浩特成功举办了“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信息系统培训班”,

  • 标签: 草原生态保护 奖励机制 呼和浩特 信息系统 内蒙古 培训班
  • 简介:于2015年至2017年,对乌拉盖草原野生植物进行调查、分类和鉴定,并分析了62科249属植物的地理成分,揭示了该地区的植物起源和演替。证实植被是以温带成分为主,植物分布区类型多样,多种区系的植物互相交错。本研究对保护乌拉盖地区野生植物物种,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草原植物 地理成分 调查分析
  • 简介:据青海省草地资源最新调查,青海省现有天然草地4191.72×10^4hm^2,退化草地面积3131.04×104hm^2,青海省天然草地退化面积不仅分布广、面积大,因草地所在地区立地条件的差异和该区域草地所受的自然、人为因素影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退化草地在全省的分布格局也不尽相同。

  • 标签: 青海省 自然区域 退化草地
  • 简介:以呼和塔拉亩草原为研究区,选用2001、2010、2013、2016四期TM遥感影像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将NDVI结果输入到像元二分模型中计算得到研究区各时期植被覆盖度,然后将植被覆盖度划分为6个等级,最后计算覆盖度差值并结合各级覆盖度转移矩阵,分析了亩草原生态修复前后的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生态修复之前2001、2010年植被覆盖度主要以0-30%为主;在生态修复之后的2013、2016年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主要以45-100%为主,2013年植被覆盖度45-100%的面积为11352亩,占总面积71.62%,2016年植被覆盖度45-100%的面积为14563亩,占总面积91.88%,说明植被生长情况明显好转。

  • 标签: 万亩草原 植被覆盖度 NDVI 像元二分模型
  • 简介:本文以呼伦贝尔草原极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地段鄂温克族自治旗为例,对该区域天然草原74科309属719种野生种子植物科、属、种的地理成分进行调查分析,揭示该地区的植物起源和演替,证实植被是以温带成分为主,并具有多种地理成分和植物区系过渡性较强等特点,对保护呼伦贝尔地区野生植物物种,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天然草地 野生种子植物 地理区系
  • 简介:资源信息的整合、挖掘,建立以数据库系统为基础的信息平台是草原资源利用和保护的迫切任务。西藏草原资源信息平台以目前国际上高度认可且极具发展潜力的对象化设计方法及专业开发工具为研发框架和手段。以西藏第二次草原普查的数据资料为基础,研发出一套通用性、稳定性和兼容性较强,并能够满足西藏地区草原资源信息管理需要的应用系统平台。西藏草原资源的GIS数据库管理功能的实现,创建了我国高海拔、大尺度草原信息快速获取与精准制图成套技术方法,提升了草原资源数据管理的精准度和工作效率,满足草原资源监管、宏观调控和社会化服务的需要。

  • 标签: 西藏 草原资源 信息平台 GIS 高海拔 大尺度
  • 简介:论述了青海湖流域湿地的生态功能及退化特征,认为青海湖湿地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但水位下降,湖面萎缩、湖底泥沙出露、草原退化等逆向演替特征明显;青海湖湿地的退化是在诸多因素驱动下发生的全方位、多层次、时间漫长的系统性行为,其恢复和治理也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和手段进行长期而全面的整治。

  • 标签: 青海湖 湿地退化 原因分析
  • 简介:本文通过对青海省天然草地、人工草地、退化草地数量的统计以及草地类型、分布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草地在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十分显著.草地不仅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资源,而且对发展高效、持续的生态农业是不可缺少的.对改善和保护一个地区的环境,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草地 生态系统
  • 简介:对兴海县草地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提出了加强退化草地治理,保护草地生态环境,以草定畜,加强草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等应对措施。

  • 标签: 草地 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 兴海县
  • 简介:尝试利用德尔菲法对青海湖北岸地区的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评价,评价标准引用了赵有益等人发表论文《草地生态系统安全及其评价研究》中草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的分级及判别标准,德尔菲法最后评定结果为环湖北岸草原生态系统的植被覆盖度较高,生态环境较少受到干扰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尚完整,功能尚好,一般干扰下系统可恢复,生态问题不显著,生态灾害不大。

  • 标签: 环湖北岸 草原生态系统 德尔菲法评价
  • 简介:全球平均气温的不断上升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研究基于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和密闭箱式法,并通过设置开顶箱(OTCS)增温装置来模拟增温状态,研究了2017青海湖流域的小泊湖高寒湖滨湿地7~9月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生态系统呼吸(ER)、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对增温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NEE、ER、GEP均表现为明显的日变化和月变化特征,且在整个研究阶段生态系统表现为碳汇;2)增温对NEE、GEP抑制作用明显,对ER的影响较小,增温处理下的生态系统碳交换与对照相比较弱,从而降低了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

  • 标签: 小泊湖 高寒湖滨湿地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 生态系统呼吸 总生态系统生产力
  • 简介:为提高草原鼠虫害监测与防治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草原鼠虫害监测与防治工作有效开展,内蒙古草原工作站于2016年11月29日-12月5日,在呼和浩特分东西部两期在呼和浩特举办“草原鼠虫害监测与上报系统技术培训班”,来自全区160多名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

  • 标签: 内蒙古草原 技术培训班 呼和浩特 鼠虫害 监测 系统
  • 简介:本研究于2013~2014年在内蒙古达茂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设置了氮肥和磷肥的单施和配施样地,以未施肥样地为对照,采用LI-640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测定了草地生态系统净碳交换(NEE)、总的生态系统生产力(GEP)和生态系统呼吸(ER)的日、季节变化,并分析了生态系统CO2通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施肥未改变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态系统CO2通量的日、季节变化特征。但NP肥的配施(10gN·m^-2,10gP·m^-2)可显著提高荒漠草原NEE、GEP和ER(P<0.05);三个N肥水平的NEE、GEP和ER大小关系基本表现为N10(10gN·m^-2)≈N5(5gN·m^-2)>N2.5(2.5gN·m^-2),即N5水平是增加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汇效应的最佳施氮量。土壤0~10cm含水量是影响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和总的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环境因子,温度是影响生态系统呼吸的主要环境因子。

  • 标签: 荒漠草原 CO2通量 施肥 环境因子
  • 简介:近几年,由于人类对草地过度干扰,使其生态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其干扰作用在荒漠草原影响尤为显著。关于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强度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一直备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本研究通过对短花针茅(Stipabreviflora)荒漠草原的地上植被指标、土壤成分指标并结合市场价值体系,估算出不同放牧强度下9个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量,并对各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进行研究。

  • 标签: 放牧强度 荒漠草原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 简介:由青海省草原总站承担的三江源智慧生态畜牧业平台建设项目进展顺利。该项目旨在以天地一体化的草情监测、分析诊断、信息管理与发布等为核心任务,立足于构建覆盖三江源区的统一协调、更新及时的草情监测系统信息服务平台,及时、有效地提供三江源草情信息,将为全省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生态畜牧业和精准畜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准确的数据和决策支持。

  • 标签: 信息服务平台 生态畜牧业 三江源区 信息管理 监测系统 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