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我国草原牧区面积广阔,是草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呼伦贝尔草原资源丰富,是国家草牧业发展的试点区域,其草牧业的生产现状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拟通过调研牧民的基本生产生活,了解该地区草牧业生产现状,为草牧业发展的科学研究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根据。调查发现牧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及生活环境仍然有待提高,畜产品和草产品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落后,盲目追求饲养规模造成草畜关系紧张,应对自然灾害及市场波动的能力较低,政府政策的宣传需要加强。建议推广牧民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新建自来水供给系统和洗浴设备及室内卫生间,科学处理家畜粪便,改善生活环境;研发和利用现有技术提高畜产品的生产效益,合理规划牧区牧民家庭的生产模式;通过降低放牧压、合理发展人工草地和购买外地优质饲草相结合的办法实现草畜平衡;探讨实行畜产品保护价机制的可能性;政府实施惠民的政策覆盖时应注意加强宣传,切实保护和增加牧民利益,从而推动实现草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简介:利用1961-2010年西宁市三县灾情普查资料和降水资料,通过数理统计法分析了西宁市基于降水距平百分率的气象干旱指标对农业气象干旱的适用性,同时采用相关性分析及逐步回归等方法,用近年来自动站土壤墒情资料,建立了简单易行的农业气象干旱预测预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西宁市生长李各月降水主要为正常年型,其次为轻旱和稍丰年型;季节正常为主要降水年型,其次为轻旱、稍丰,其余降水年型出现频率小。干旱发生频率从大到小均为春、秋和夏;年降水量基本不出现重旱或超丰以上的降水年型,正常年型占58%~66%,气象干旱发生频率为14%-22%。轻旱出现频率为15%左右,而中旱和重旱出现频率不足5%。用降水、气温与土壤水分间的关系建立墒情模型,参数获取简单,实用性强,开展农业气象干旱发生、发展趋势预测,对农业生产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