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淳安县百亩畈乡横沿村姜爱兰是远近闻名的养蚕高产能手.1985年新栽桑2000株,从1990年起年年春蚕饲养一张种.八年来,共饲养春蚕种八张,产茧473公斤,平均张产59.13公斤,平均干壳量达10.25克(详见表1).现将其高产主要技术措施分析如下.

  • 标签: 优质高产 春蚕 给桑次数 措施分析 浙江省淳安 漂白粉液
  • 简介:迄今,家蚕已确定了25个连锁群,但其染色体数为2n=28,即还余有3个未知连锁群(Doira,1983)。著者等以确定新连锁群及充实连锁图为目的,进行新基因的寻找及其连锁分析。而这次从实验饲育中的一杂交区中,发现了幼虫一龄经过约1周后毙死的隐性致死突变。形态特征类似的遗传不眠

  • 标签: 连锁群 眠蚕 独立遗传 染色体数 形态特征 致死基因
  • 简介:<正>前报(横山等,1987)探讨了家蚕发育初期卵的浸酸效果,随着卵发育的进展,感受性发生显著变化.但是,这些变化是温的热效应,或是盐酸刺激、还是两者的协合作用等尚未明瞭,另外,须贝(1976)研究了发育初期卵的温处理,诱导单性生殖,雄核发育,雌核发育及多倍体等,为了更有效地进行这些实验,需要准确地把握温对发育初期卵的效果.对发育初期卵进行高温冲击(40℃,一小时),已有桥本(1943)的雄核发育及田岛(1939)嵌合性卵的诱发等.还有Strunnikov(1983)试验,49℃,处理1—2分钟.这些都不是作者所要得到的资料.因此,本文阐述温处理对发育初期卵的效果.

  • 标签: 温汤处理 发育初期 蚕卵 感受性 着色卵率 雄核发育
  • 简介:本次通过对原种秋星,苏3×秋3,781的温浸种孵化试验,初步认为:温浸种孵化法不仅能应用于多化性品种,而且对现行二化性品种也同样有效。秋星在温为125~127°F时,浸时间4~8秒。苏3×秋3在温为127~129°F时,浸4~6秒。781在温为125~129°F时,浸4~5秒,其总孵化率和实用孵化率都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达到实用化水平。

  • 标签: 品种 温汤浸种 总孵化率 实用孵化率
  • 简介:农药合理混配,可以提高工效,扩大使用范围,兼治几种害虫,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减缓害虫对药剂产生抗性等。在混配农药时,必须遵循以下个原则。

  • 标签: 农药混配 合理混配 扩大使用 混配农药 用药量 低成本
  • 简介:进入九十年代,我省蚕茧产量已达300万担,分别比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初期增长了30倍、16.6倍、6倍和1.6倍。目前,桑蚕种茧丝绸“一条龙”腾空瞩目,盛名全国。但是,川蚕业的发展道路却是经历了往来徘徊、升降起伏的曲折过程。在这一途程中,有川特色的为川蚕业立下汗马功劳的“边桑”,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是我省老一代科学家、蚕业工作者和广大蚕农智慧勤劳的结晶。为进一步发挥“边桑”的效益和潜力,笔者仅作如下回忆和展望。“边桑”的提出与发展

  • 标签: 蚕业发展 蚕茧产量 初期增长 茧丝绸 蚕桑生产 栽桑
  • 简介:报道了川的野生、地方、选育、引进的桑树种质资源。川有桑属植物9种,资源丰富。野生桑种分布不重叠,对研究桑属的起源、演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且有特异性状,是桑树育种宝贵财富。地方桑树品种,种类繁多,长期在一个地区种植,具有明显的地区适应性。选育和引进的桑树品种,产叶量高,叶质好,推广时应注意引种适应性实验。

  • 标签: 四川 桑属 资源 桑品种
  • 简介:川省蚕桑学会,经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川科协学[88]字第182号文批准更名为“川省蚕学会”。学会设置成立“栽桑、养蚕、蚕种、蚕病、茧丝、蚕业经济”六个专业委员会和“刊术、科普、组织、财务审计”个工作委员会,并在养蚕专业委员会中增设了“野蚕、蚕桑综合利用”两个学组,学会和各个委员会已分别遴选了组成人员,制订和落实了1989年学术(工作)

  • 标签: 蚕业经济 蚕病 栽桑 财务审计 蚕业科技
  • 简介:过去我市一些蚕农夏秋(6~8月份)高温季采用龄期落地饲育法。经过几年的摸索改进,现蚕区(包括原蚕饲养村)除春蚕头批和秋期尾批低温外,在春夏秋三季推广龄大蚕落地饲养法,收到了较好的省力化效果。博罗县龙溪镇长湖沥村有桑园面积220亩,全年以饲养原蚕为主,八七年全村推广龄大蚕落地省力饲养,从几年原蚕单张

  • 标签: 大蚕 省力化 秋期 温季 蚕区 蚕儿
  • 简介:2006年春季全省在前期低温,后期持续干旱的不利气候条件下,全省春茧生产仍然取得了产量增加,蚕农收入大幅增加的好成绩。据统计:川省春季发放蚕种78万张,同比净增2万张,增幅2.6%;生产鲜茧2808万公斤,同比增加308万公斤,增幅12.3%;蚕茧单产达到36公斤/张,同比增加4公斤,增幅12.5%。

  • 标签: 四川 春茧 气候条件 持续干旱 蚕茧单产 增幅
  • 简介:蚕种业是整个丝绸行业的基础,它随丝绸业的兴衰而起伏.改革开放以来,川蚕种业以其辉煌的业绩为丝绸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进入新世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阶段极度疲软的市场行情中求得生存,实现体制的顺利转轨,全面支持丝绸业恢复性发展将是川蚕种业面临的艰巨任务.

  • 标签: 四川 蚕种业 生产经营 经济发展
  • 简介:在古代的养蚕业中,蚕农为了净化养蚕环境,利用艾蒿、柏桠、石灰、硫磺,或熏烟,或撒涂,防止或减少蚕病发生,获得蚕茧丰收.

  • 标签: 发展回顾 四川蚕 药业发展
  • 简介:川蚕区因气候适宜,原料茧霉变普遍,损失严重。过去主要根据霉茧表面的菌丝和孢子颜色来定名,实际镜检工作不多,有时种类混淆。本文选择和调查了川省有代表性地区的霉茧,按照常规方法对霉菌进行了鉴定,病菌特征进行了描述,以及感染途径作了初步的实验。已明确霉茧主要是蚕茧曲霉菌,菌源来自环境,采取加强仓储管理,完全可以控制其为害。卡氏长螨的为害能促进曲霉的生长,加重了霉菌的感染为害。

  • 标签: 蚕茧 霉蚕 曲霉菌 卡氏长螨 发生种类 感染途径
  • 简介: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火电厂、磷肥厂、电解铝厂、水泥厂等企业排放废气中的氟化污染桑叶,蚕食下受氟污染的桑叶后造成蚕体生理机能的破坏,从而引起家蚕中毒,给蚕桑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大气氟污染对蚕桑生产的危害,必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方针,建立"政府重视、部门支持、企业配合、技术到位、措施有力、保障成效"的防控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 标签: 蚕桑生产 氟污染 污染防控 蚕区 电解铝厂 排放废气
  • 简介:氟化是一类原生质毒剂,对桑树和家蚕的生长与发育有着明显的毒害作用,这不仅影响家蚕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弱中肠、皮肤等器官的生理机能,使蚕体抵抗力下降,而且也会造成桑树叶片质量受损,营养价值降低,这些都是桑蚕良种繁育的潜在威胁。因此,本文详述了蚕桑生产防控氟化危害的措施。

  • 标签: 氟化物 桑蚕良种繁育 危害与防治
  • 简介:化州市是全国蚕桑生产基地县之一,也是化州市“三高”农业的“龙头”,1992年全市种桑2500公顷,产蚕500吨,年产值6500万元。但从1993年起,由于蚕区建起34条砖厂之后,砖厂废气(氟化)严重污染蚕区的41个管区1350公

  • 标签: 家蚕 现行生产品种 氟化物 适应性试验 抗性测试
  • 简介:2007年川蚕业工作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春季严重干旱、夏秋高温多湿、部分地区洪灾以及市场行情低迷的影响,蚕业生产稳定发展,取得了“蚕茧总产稳中有增,蚕农收入基本持平”的好成绩。

  • 标签: 蚕业生产 发展对策 四川 党政领导 市场行情 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