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用pH4.2的乙醇缓冲液制备醇溶蛋白和儿茶酚溶液。本文研究了氢键受体N,N-二甲基甲酰胺(DMF)、非极性溶剂二氧杂环己烷和氯化钠(NaCl)对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去除儿茶酚与硅胶吸附醇溶蛋白的影响。DMF和二氧杂环己烷强烈抑制PVPP去除多酚,而NaCl可大幅提高PVPP去除多酚的能力。结论是:PVPP通过氢键和疏水键与多酚结合。另一个试验中,DMF和二氧杂环己烷还强烈抑制硅胶去除蛋白的作用,但NaCl可增强硅胶去除蛋白的作用。硅胶通过氢键和疏水键与蛋白结合。硅胶还能去除聚肌氨酸(聚脯氨酸类似物),该物质具有一个叔胺结构,也能与多酚形成混浊。硅胶和PVPP吸附混浊活性组分的机制与蛋白一多酚混浊形成机制相似。
简介:乙醛脱氢酶Ald6是啤酒酵母乙醛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它能催化乙醛脱氢,生成乙酸。设计引物,RT-PCR扩增得到啤酒酵母CRB2菌株Ald6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克隆、表达、测序,并对表达产物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d6基因的大小为1503bp,编码的乙醛脱氢酶由500个氨基酸组成,与其它菌株的乙醛脱氢酶相比,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7%-100%。乙醛脱氢酶以乙醛为底物时的Km值为28.14μmol/L,Vmax为98.03μmol·min^-1mg^-1,最适反应条件为15℃,pH8.0。中试酿造试验发现K^+、Mg^2+、Fe^2+对降低乙醛含量有显著作用。
简介:由于大麦和麦芽中存在的内潭性氧化还原酶的作用,使内源性多酚、不饱和脂类等物质被氧化,导致成品啤酒风味稳定性和非生物稳定性的降低。酶促氧化反应可发生在不同的酿造阶段,包括发芽、焙爆和糖化等环节。五种主要的内源性氧化还原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是最为重要的抗氧化酶,可防止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危害;而过氧化氢酶可催化具有活性的H2O2生成如,由此构成了清除活性氧的初级抗氧化酶体系。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分别在H2O2和O2存在的情况下,可催化内源性酚类底物生成具有活性的醌类物质,所产生的次级氧化产物可改变啤酒的品质。脂肪酸氧化酶可氧化不饱和脂肪酸生成可挥发性的醛类物质,是导致啤酒风味老化的关键酶。酶促氧化的结果在成品啤酒上主要表现为老化异昧的出现、形成混浊、苦味和收敛性的改变,以及色泽的加深等。本文综述了这五种酶的基本性质,在制麦和糖化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影响,并探讨了对啤酒酿造的影响。
简介:建立了啤酒中混浊活性蛋白质的提取制备方法和基于高效凝胶过滤色谱的蛋白质分析方法,对混浊活性蛋白进行了系统的分子量分布特点及定量分析,并将其应用在了啤酒非生物稳定性及啤酒样品分析领域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解决了混浊活性蛋白分子量及含量难以测定的问题,对啤酒生产蛋白质分子量的控制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果表明混浊活性蛋白的分布区间为23.4-150.0kDa、5.7-23.4kDa、1.0-5.7kDa和05-1.0kDa啤酒样品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分子量包括4.8kDa,2.4kDa,3.9kDa和128.8kDa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03%-2.0%,不需混浊活性蛋白提取制备过程中的透析除盐处理,大大简化了操作流程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最后应用该方法对啤酒稳定剂硅胶、酿造单宁和脯氨酸蛋白酶的作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硅胶主要去除0.5-1.0kDa,酿造单宁去除32.0-55.0kDa,而脯氨酸蛋白酶主要去除51.6-1500kDa部分蛋白质.
简介:将来自嗜酸乳杆菌K1的胞外阿魏酸酯酶应用于糖化过程,以释放游离酚酸进入到麦汁中.该酶在生物反应器中制成,并部分纯化从而获得单酶.在52℃时,游离阿魏酸和香草酸释放到麦汁中(糖化醪中酶的用量为4.09-14.60U/L),在62℃能检测到阿魏酸(酶的添加量为14.60个单位/L).在26℃时,酶的任一浓度都能使游离P-羟基安息香酸和丁香酸得到有效释放;在52-74℃,游离的P-羟基安息香酸也能释放(酶使用量为14.60U/L);在26-52℃时,游离儿茶酸也能被酶制剂(酶用量为8.75U/L和14.60U/L)有效水解;起源于绿原酸的游离咖啡酸在26-62℃也能有效释放.在糖化过程中,虽有细菌酯酶的活性,但没有P-香豆酸释放出来.而由于其较低的热稳定性,在62℃或74℃时,嗜酸乳杆菌K1的阿魏酸酯酶不能释放酚酸.综上所述,嗜酸乳杆菌K1是一个很有前景的产生阿魏酸酯酶的来源物质,在糖化初期可用于抗氧化酚酸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