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选取5种不同的催化对甘蔗渣碱木质素进行了催化湿空气氧化降解。结果表明,甘蔗渣碱木质素催化湿空气氧化降解的主要产物为对羟基苯甲醛、香草醛、丁香醛、丁香酸、香草酸和乙酰丁香酮;在实验条件下,反应时间对催化催化效果的影响较大,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大部分小分子酚醛类化合物的浓度逐渐升高;使用催化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小分子酚醛类化合物的浓度。以Co2O3为催化,丁香醛、乙酰丁香酮、香草醛的浓度分别为400.2mg/L、351.4mg/L、248.7mg/L,与未添加催化相比较,香草醛浓度提高了82.6%;当以AQ为催化时,香草醛浓度为344.9mg/L,与空白样相比其浓度提高了1.5倍以上。在甘蔗渣碱木质素的催化湿空气氧化法降解过程中,以Co2O3、CuSO4、MnO2、AQ、Fe2O3作催化降解甘蔗渣碱木质素所得的酚醛类化合物总浓度分别为1696mg/L、1658mg/L、1584mg/L、1347mg/L和1250mg/L,实验选用的5种催化中,Co2O3催化效果最理想,CuSO4和MnO2次之,而AQ和Fe2O3仅对少量小分子酚醛类化合物的浓度贡献较大。

  • 标签: 甘蔗渣 碱木质素 催化湿空气氧化法 催化剂
  • 简介:以碱木质素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了新型阳离子木质素季铵盐絮凝(QL)。并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同时采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QL对4种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均达92%以上。通过比较QL与阴离子型木质素的絮凝效果以及对絮体微观形貌的表征,初步探讨了QL的絮凝机理。

  • 标签: 木质素季铵盐絮凝剂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 合成 絮凝
  • 简介:以硫酸盐马尾松浆纤维素为原料制备黏胶纤维,利用热溶胶转相法和反相悬浮技术制得球形纤维素珠体,然后对其进行接枝和微波催化改性制备球形纤维素螯合吸附SCCA,并应用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对SCCA进行理化性能表征。研究表明,SCCA含咪唑基和羧基等特征官能团,改性的最佳条件为:单体与珠体质量比为5∶1,引发硝酸铈铵与硝酸的浓度分别为9.12mmol/L和0.1mol/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60min;微波功率600W,辐射时间60s,二乙烯三胺浓度4.85mol/L,催化浓度0.39mol/L。制备的SCCA对Cr3+的吸附容量为38.53mg/g。

  • 标签: 球形纤维素 螯合吸附剂 接枝 微波催化 咪唑基
  • 简介:<正>1995年Matsubara等首次提出了催化纸的概念,将Tio2作为造纸填料添加到纸浆中,抄造出含有Tio2的纸张,纸张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成为Tio2的载体,从而改变了悬浮Tio2在后续处理中难以分享和回收的缺点;纸张具有多孔性,可有效提高催化Tio

  • 标签: 造纸填料 催化活性 有害有机物 有效吸附 氧化降解 中间产物
  • 简介:新型渗透用于杨木APMP制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杨木APMP制浆过程中浸渍段氢氧化钠用量与磨浆能耗之间的数学回归方程模型,即:y(磨浆能耗)=3147.18-74356.73x+575966.56x^2(x为氢氧化钠用量)。同时研究了在最佳化学药品用量条件下,P1、P2、P3、P4、P55种新型渗透对杨木APMP磨浆能耗和纸浆纤维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P2、P3、P53种渗透可以降低约10%的磨浆能耗;其中,P3渗透处理的杨木APMP可以获得较好的纤维长度和较高的纤维分丝帚化率。

  • 标签: 渗透剂 磨浆能耗 纤维形态 数学模型 APMP
  • 简介:阳离子型接枝淀粉絮凝是一种高效环保、安全稳定、经济适用的絮凝,但其制备工艺较为复杂,同时,用于接枝的阳离子型乙烯基单体种类较少.为此,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淀粉基接枝双氰胺甲醛缩聚物絮凝,并通过红外分析确定了其分子结构和特征基团.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这种絮凝(用量为7.5%)处理2g/L的尤丽素红E-B染料模拟废水,脱色率达到98.3%;在相同用量下,该絮凝可使制浆中段废水的COD从200mg/L降至34mg/L,COD去除率达到83.0%.

  • 标签: 双氰胺甲醛缩聚物 淀粉 絮凝剂 接枝共聚
  • 简介:介绍了采用酸析絮凝、聚合氯化铝与聚丙烯酰胺(PAC-CPAM)絮凝、聚硫氯化铝与聚丙烯酰胺(PACS-CPAM)絮凝处理双螺旋挤压法制浆废液.实验发现,该废液不适合采用PAC-CPAM絮凝;采用酸析絮凝效果较好;采用PACS-CPAM絮凝效果最好,且CODCr的去除率可以达到58%.

  • 标签: 聚合氯化铝 聚硫氯化铝 絮凝处理 制浆废液
  • 简介:研究了同时含有咪唑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的球形纤维素螯合吸附(SCCA)对Cr^6+、Ni^2+的静态吸附性能,并探讨了sc—CA对Cr^6+、Ni^2+混合溶液的选择吸附性。结果表明,SCCA对Cr6^+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容量随吸附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h、溶液pH值为1时,饱和吸附容量为53.48mg/g;SCCA对Ni^2+的吸附能力弱,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eh吸附等温式;吸附过程中,Cr^6+和Ni^2+扩散初期的速度控制步骤都是由表面扩散和颗粒内扩散联合控制;在Cr^6+、Ni^2+两种离子共存时,SCCA对Cr^6+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在30℃条件下,当溶液pH值为1时,其吸附选择系数为26.38。

  • 标签: 螯合吸附剂 选择性吸附 吸附等温线 动力学
  • 简介:对获采用自催化乙醇法制装的反应历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木素的脱除分两十阶段:大量脱除阶段和残余脱除阶段;(2)木素脱除与碳水化台物的脱除和黑液的pH值关系很大;(3)成浆中保留了原料中的大部分灰分,而有机溶剂抽出物的古量则很低;(4)蒸煮至纤维分离点时浆中仍古有较高量的木素,应继续保温。

  • 标签: 制浆 木素 纤维分离 蒸煮 乙醇法 反应历程
  • 简介:以%型TiO2为光催化,在悬浮态流化床催化反应器中对CEH三段漂白废水进行了光催化降解研究。以CODCr为评价指标,考察了催化用量、体系pH值、光催化降解时间及通氧方式等对降解CEH废水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TiO2投加量、光催化降解时间、体系pH值以及通氧对CODCr的去除影响显著。当TiO2用量为1.0s/L、初始pH值4.0、连续通气条件下降解效果最佳,光催化降解4h后,CEH漂白废水中CODCr去除率可达84.8%。

  • 标签: TIO2 光催化 CEH漂白 废水处理
  • 简介: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麦草自催化乙醇制浆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反应历程进行了研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蒸煮温度195℃、液比1∶8、保温70min(升温120-130min)、乙醇和水的比例为55∶45。蒸煮脱木素历程分析表明麦草乙醇蒸煮可分为两个阶段:大量脱木素阶段和残余木素脱除阶段。

  • 标签: 乙醇制浆 麦草 残余木素 蒸煮温度 脱木素 反应历程
  • 简介:利用超声波协同光催化氧化技术对含氯酚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超声波协同光催化处理4-氯酚的降解过程以及有机氯的脱除过程,探讨了不同反应条件对超声波与光催化协同作用的影响,分析了超声波对光催化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体系中氯离子浓度的增加和4-氯酚浓度的下降具有很好的同步性,有机氯的脱除效果明显;溶解氧浓度、TiO2浓度和初始4-氯酚浓度对超声波协同光催化降解4-氯酚作用明显。

  • 标签: 超声波-光催化氧化 氯酚 二氧化钛
  • 简介:针对杨爪自催化乙醇法蒸煮废液成分复杂、副产物价值高等特点,对废液中的有机酸进行分析。首先制取杨木自催化乙醇制浆废液,对分离出木素的废液用乙醚萃取,将萃取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仪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废液中的各成分复杂而且都很微量,主要是一些酸、酯、低分子术素等,约25种,其中乙酸和甲酸含量较高。其次对杨木自催化乙醇法蒸煮废液减压蒸馏至无液体来分离木素,对全部馏分采用容量分析的方法测得总酸含量为0.043mol/L,同时用气相色谱定量测得乙酸含量为1.864g/L、甲酸含量为0.665g/L。

  • 标签: 自催化乙醇制浆 废液 有机酸 杨木
  • 简介: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uO/C催化,采用FTIR、UV、^1H-NMR光谱和HPLC色谱,分析了以CuO/C为催化,以环己烯为还原对麦草碱木质素进行催化,研究了碱木质素的化学结构变化。红外光谱表明,还原碱木质素的总羟基(酚羟基和醇羟基)含量增加,羰基含量减少,芳环稳定;^1H-NMR光谱证实,还原碱木质素的羰基质子数呈下降趋势,羰基被还原为羟基;酚羟基和醇羟基质子数增加;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表明,还原碱木质素的数均分子质量有所增加、重均分子质量减少,活化碱木质素的多分散性小于碱木质素的多分散性。CuO/C催化对木质素还原反应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其化学结构发生了改变,活性宫能团增加,苯环结构稳定,木质素的反应活性提高。

  • 标签: CuO/C催化剂 碱木质素 还原反应 化学结构
  • 简介:因子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显著影响麦草酸催化乙醇法制浆的外界因子是乙醇体积分数、蒸煮温度、催化用量和保温时间。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建立了细浆得率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分析了模型的有效性及各因子的交互作用和最佳水平范围;优化出细浆得率取得最大值的外界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5%,蒸煮温度190℃,催化用量0.8%,保温时间52.5min。

  • 标签: SAS软件 响应面法 麦草 乙醇
  • 简介:研究了利用PES超滤膜处理杨木自催化乙醇法蒸煮废液时,膜通量及膜滤阻力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超滤过程中的膜截留分子质量、温度、乙醇浓度、压力、搅拌速度等因素对超滤过程的影响,确定超滤过程的最佳操作条件:PES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1.0×10^4,压力0.20MPa,搅拌速度600r/min,温度30℃;研究结果表明膜污染主要是由膜面颗粒沉积层决定的。

  • 标签: 自催化乙醇法 超滤 膜通量 污染阻力
  • 简介:为了提高碱木质素的反应活性,探讨了高压条件下,以Pd/C为催化,氢气对碱木质素的加氢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催化的负载量3%、用量10%,温度100%,时间4h,氢气压力3MPa的条件下,反应后碱木质素的总羟基、醇羟基和酚羟基含量分别为15.69%、11.45%、4.24%,较反应前分别提高了158.1%、310.4%、28.9%。^1H-NMR分析显示,代表羰基和羧基的质子吸收减少,而代表酚羟基和醇羟基的质子吸收增加。GPC分析表明,碱木质素结构单元间的缩合减少,质均分子质量和数均分子质量在反应后都有所下降,碱木质素的多分散性增大。元素分析显示,C和H的含量在反应后都有所增加,而O含量降低,表明碱木质素发生了还原反应。

  • 标签: PD/C催化剂 碱木质素 加氢反应 改性
  • 简介:利用热重分析法,对不同升温速率和催化条件下脱墨污泥的热解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Coats-Redfem法对得到的热失重曲线进行模拟并建立动力学模型,计算了脱墨污泥热解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脱墨污泥的热解反应为一级三段反应;在脱墨污泥催化热解的低温段(220~370℃),催化催化作用由大到小的次序为:MgCl2>CaCl2>ZnCl2>NaCl,MgCl2、CaCl2和ZnCl2的添加降低了低温段的活化能和最大失重速率;在高温段(600~750℃),4种催化催化效果差别不大,均可使脱墨污泥热解曲线向低温区域移动,且最大失重速率明显降低.与未加催化的脱墨污泥相比,添加催化后脱墨污泥的低温段和高温段热解的活化能均有所降低,其中高温段的活化能降低50%以上.

  • 标签: 脱墨污泥 热重分析 催化热解 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