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其中山岭、丘陵和高原总面积约占总国土面积的69%。地处第一与第二阶梯过渡带的中西部广大地区,海拔高差落差大,巨大高程障碍下遍布着纵横交错的隧道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铁路运营隧道约6180座,其中渗漏水隧道1949座,占隧道总数的31.5%[2]。水是引起铁路隧道诸多病害的根本诱因,诸多山岭隧道在施工后期或投入运营后会出现排水盲沟(盲管沟)结晶堵塞失效引发渗漏水的问题。由于地下水携带的各种离子长期作用于隧道的注浆材料和初期支护混凝土,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钙化物淤积沉淀[3]。堆积堵塞盲管后,造成纵、横向排水盲管失效,导致衬砌背后水位升高。随着水压增大,水便从衬砌防水薄弱部位渗出。再加上地下水不断腐蚀衬砌,水流孔洞逐渐增大、增多,引起大面积渗漏水,水压过大时会突发衬砌淌水或射水,危及行车安全。本文就隧道排水盲管结晶沉积疏通清洗技术展开研究,通过对相关管道清洗技术的比选,结合一个新建高铁隧道中的实际应用案例,确定适用于隧道排水盲管结晶沉积的疏通清洗技术,希望能为解决隧道排水盲管结晶沉积堵塞问题提供参考。
简介:利用“内蒙古微气象观测蒸发试验”的数据,估算了我国西北干旱区典型均匀裸土下垫面条件下的空气热储存和垂直平流输送,并分析了空气热储存项和垂直平流输送项对干旱区地表能量不闭合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干旱区温度梯度大,热力抬升作用较强,即使在均匀下垫面条件下也存在可观的垂直平流输送。在地表能量平衡方程中引入空气热储存项和垂直平流输送项之后,二者对能量不闭合的平均补偿分别达到1.0W/m2和7.1W/m2,闭合度分别提高2%和14%,地表能量不平衡残差平均值由26.4W/m2减小到18.2W/m2,地表能量闭合度由82%提升到98%,干旱区地表能量平衡有明显改善。
简介:利用“内蒙古微气象观测蒸发试验”的观测资料,对6种地表土壤热通量计算方法(PlateCal法、TDEC法、谐波法、热传导对流法、振幅法和相位法)进行比较,检验了6种方法在不同干湿地表状况下的适用性,并研究了6种方法计算地表土壤热通量的差异以及对地表能量闭合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PlateCal法计算的2cm土壤热通量与观测值最接近,计算结果的均方差为6.9W/m2。在不同干湿地表状况下,干燥和降水条件下适合使用PlateCal法,计算结果的均方差分别为14.0W/m2和30.1W/m2;湿润条件下适合使用谐波法,计算结果的均方差为21.4W/m2。6种方法计算的地表土壤热通量存在明显差别,最大相差178.6W/m2,不同方法计算地表土壤热通量的最大差值超过25W/m2的时次占样本的96.3%。不同方法计算地表土壤热通量的差异对地表能量闭合度的大小有明显影响,但不影响近地层能量闭合度随湍流混合增强而增大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