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开发区是引导产业集聚、要素资源集聚的先导平台。本文通过对天津、广州、中山各个开发区的实地调研分析,发现三地开发区集聚了各项创新资源要素,培育了新技术、新业态,促进了高新高端产业发展。开放平台在政策创新、职能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区位创新、模式创新等方面加大了对高新高端产业的吸引力。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人才资源储备不足、区域协同的产业定位模糊、平台成本增长过快等问题。
简介:1.高新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1.1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高新区随着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中国已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大国和第三大贸易大国。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世界银行数据,2005年,我国GDP达到2235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5年的约5%,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
简介:当市委书记刘淇在市委十届七次全会上提出,瞄准建设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从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谋划和推动首都工作,并确定2010年加快重点新城建设,特别是集中力量聚焦通州,尽快形成与首都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化国际新城之时,意味着2010年甚至接下来的数年,各种要素资源将向通州汇集,这里极有可能成为北京布局未来世界城市的关键节点,通州也因此得到了一次千载难逢的飞跃良机。
简介:8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市场用户满意品牌高峰论坛年会上,由无锡高新区希际数码艺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吉娃娃”成为江苏省惟一入选的原创动漫品牌,被授予“中国动漫产业消费者最满意十佳品牌”称号。这样的创新故事在无锡新区早已不是新鲜事,无锡新区正成为新经济时代,中国高新产业的创新高地。
简介:当今世界,新一轮服务业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总部经济风生水起;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国家战略蓬勃开展;国家竞争演化为区域竞争,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国家高新区已成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载体,在未来将承担起更为艰巨的责任与使命。
简介:
简介:联盟的思想古已有之,上世纪70年代末起产业联盟开始在各国蓬勃发展。作为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式,产业联盟的主要特点在于能够有效整合产业资源、产生协同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
简介:建设国际港口名城、打造东方文明之都,最关键的是要把握新方位、践行新理念、引领新常态,实施产业高新化、城市国际化、发展均衡化、建设品质化、生态绿色化、治理现代化“六化协同”战略。“六化协同”是宁波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优质发展、跨越发展的总方略、总抓手。如何推进“六化协同”?党代表们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思路。
简介:高端服务业是伴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结构高级化而发展起来的现代服务产业。在澳门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竞争力提升中,高端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文章在探讨澳门高端服务业发展现状、特征及依据的基础上,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澳门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澳门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路径。
简介:第五届深圳文博会福田区除在主会场1号馆设立450平方米展区,组织辖区22家优秀企业及机构参展外,还设有6个分会场:田面设计之都创意产业园、雅昌艺术馆、世纪工艺品文化广场、深圳乐器城、中国茶宫、深圳书城中心城。
简介: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呼声日高在香港,目前社会上已达成了一个共识:香港工业应朝向高增值、高科技发展。香港多位学者、工业界人士、政府官员都在最近发表了对科技工业发展路向的建议。自1997年10月亚洲金融风暴以来,香港已暴露出经济结构过于依靠金融服务业、房...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产业基金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应用与挑战。通过分析产业基金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探讨其在资金支持、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的作用和面临的挑战,旨在为更好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思路。
简介:美国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重视应用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帮助大学和工业界建立各种科研联合体,努力推广先进技术;第二,积极扶植和鼓励创新,并大力帮助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第三,鼓励外地企业来本地经营,吸收好经验,积极开发本地资源;第四,加强教育培训,既重视高级科技人员的培养,又关心普通职工的培训及基础教育。
以开发平台促进高新高端产业发展——以天津、广州、中山的开发平台为例
高新区产业向高端发展路径分析
国际新城下的产业高端突围
无锡高新区凸起创新高地
向高端演进:新时期国家高新区的战略选择
高新技术产业
石化装备产业升级关键在高端产品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产业联盟推动高新区集约发展
党代表热议“推进产业高新化”
澳门高端服务业:产业走向与发展效应
福田文化产业瞄准高端,培育总部,打造品牌
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
吸引外商投资,促进高新技校产业的发展
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
香港高新科技产业发展动向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基金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应用与挑战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面提升经济质量——深圳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考察记
美国发展高新产业的政策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