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河北省中西部黄壁庄水库上游流域,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不同施氮量对该区小麦和玉米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农户纯收益和土壤中氮素累积的影响,以期为该区农业的施肥管理和防治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技术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中肥施氮水平,冬小麦产量和农户收益最高。不同施氮水平对夏玉米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高肥水平,春玉米产量和农户收益最高。在冬小麦和夏玉米轮作农田,硝态氮在90cm土层出现累积。在春玉米农田,硝态氮在50C1TI土层出现累积。另外,随着施氮量的提高,100cm土体硝态氮储量在2010年和2011年间出现盈余。综合分析试验结果,在该区合理灌溉的前提下,冬小麦合理施氮量为225kg/hm^2左右,夏玉米合理施氮量为180kg/hm^2左右,春玉米合理施氮量为225kg/hm^2左右。
简介:灌溉与施肥是影响棉花产量的两个主要因素。田间试验表明:(1)干旱年份增加灌水量可明显地提高棉花水分生产效率,2008年灌水2次的水分生产效率达到最大值0.289kg/m3;(2)在本项目试验田的肥力水平条件下增加施肥量的增产潜力不大,但减少施肥量会显著地降低产量;(3)在施肥和灌水次数相同的条件下,灌水时间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作物蒸发蒸腾量在生育期内的分配,对蒸发蒸腾量的总量影响不大,但对产量影响较大。在同样灌水量和施肥条件下,同一年度内采用合理的灌水时间可增产15.9%(2006年)~21.0%(2008年)。表明灌溉预报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4)棉花累计蒸发蒸腾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线在生长后期趋于平缓,符合S形曲线(生长曲线),主要原因是棉花后期大气蒸发力明显地减小。棉花的蒸发蒸腾量主要发生在60d(播种日算起)之后,其蒸发蒸腾量要占到全生育期蒸发蒸腾量的80%以上。
简介:东北半湿润地区玉米生育期内的降雨量通常较多,给田间试验开展施肥制度优化研究带来一定困难.本文结合田间试验结果,利用DNDC模型优化了玉米膜下滴灌施氮次数和施氮比例.其方法是在对DNDC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利用2012和2011年东北膜下滴灌玉米田间试验数据对DNDC模型中作物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最后利用验证后的模型优化出适宜的施氮次数和施氮比例.研究结果表明,对玉米吸氮量和产量影响较大的参数为大气CO2浓度、作物需水量、降雨量和籽粒C/N等;验证后的模型能较精确模拟玉米的产量和吸氮量,而对玉米的生长动态模拟精确度相对较差;当土壤初始无机氮含量在60mg/kg时,东北半湿润区膜下滴灌玉米的适宜施氮量为150~200kg/hm^2,且在玉米抽穗期和灌浆期以1:3的比例施入氮肥可使氮肥的淋失量减少,而产量也可保持在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