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祭文作为一种汉文化特征明显的民间应用文体,已成为贵州清水江中下游加池苗寨的丧葬习俗之一。本文通过加池祭文的内容与形式,着重探讨其蕴含的地方苗人的生死观,并由此进一步分析其隐藏的社会文化内涵。

  • 标签: 加池苗寨 祭文 生死观 社会文化内涵
  • 简介: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不断赢取胜利的重要法宝,是企业的一项基本工作和重要工作,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新形势下,煤矿企业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内容方面有了新的发展趋势。本文就煤矿企业如何围绕安全生产、促进科学发展这个中心准确定位,抓住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趋势,创新载体改革,积极谋划,构建新思维,不断帮助职工提高素质,最后提出了几点对策。

  • 标签: 煤矿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趋势
  • 简介:在移风易俗的治理思路下,湘西蛊婆传说作为反面教材在清乾隆时期开始大量出现在地方志当中。乾嘉苗民起义后,为区隔汉苗,巩固统治,清朝在湘西实行屯政、修建边墙、广设碉卡的同时,又通过收录并改写蛊婆传说的方式,营造恐怖氛围,以恐吓进入苗区的汉民。蛊婆传说进入清代地方志并非偶然,它既反映了清代湘西开发与社会转型的历史变迁,同时也暗合了地方官治理理念的调整与演变。将清代湘西文献中的蛊婆记载置于文献生成与社会发展的视野下加以解读,是研究湘西巫蛊文化的一种新的思路和尝试。

  • 标签: 蛊婆传说 地方志 清代湘西
  • 简介:湘西边墙在明代所扮演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明初至中叶,湘西苗民因反抗里甲赋役和土司压迫而经常影响到周边地区秩序,因此边墙修筑的主要目的在于防御苗民起义;明中叶以后,湘西社会变化巨大,主要表现为大量流民进入山区并越过边墙从事垦殖活动,边墙也随之由军事防御建筑向经济扩张基地的角色转换。边墙作为一定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产物,应当从它存在的社会变迁角度来动态地理解其所具有的意义。

  • 标签: 明代 湘西 边墙 社会变迁 角色转换
  • 简介:“社区参与”这一来自政治学具有民主属性的概念被应用于旅游研究已三十载,然而,概念“照进”现实,其结果却并不如人意,实践中的旅游社区参与总是阻力重重、问题重重。通过对贵州省黔东南地区4个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模式与社区参与现状的实证研究,反思这一概念的本土适用性和现实可操作性,并讨论当下旅游社区参与的保障及其障碍。

  • 标签: 乡村旅游 社区参与 黔东南苗族 侗族研究
  • 简介:九摆村是位于跟贵州省台江县西南部、苗岭主峰雷公山北麓的一个山寨。本次调查采用个体访谈、知情人访谈、焦点小组访谈、村民代表座谈、问卷调查和制作社区资源图、社区大事记等途径,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梳理得出:"万物有灵观"在保护当地生态和自然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规约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破坏森林要遭处罚的条款至今仍是家喻户晓。这些对于今天在民族地区保护与恢复生态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苗族 生物多样性保护 九摆苗寨 理念与实践
  • 简介:摘要10月21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北京高考改革方案的征求意见稿,其中“降低中高考英语分值”备受关注。笔者通过此次改革,来探讨这种方案是否也适用于湖南湘西的贫困地区。如果不适用,湘西贫困的高考改革以及英语教学改革路在何方?为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 标签: 高考改革 英语教学改革 教学现状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