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朝鲜战争1950年6月25日拂晓,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惟恐它扶持起来的南朝鲜傀儡李承晚政权垮台,造成它“遏制共产主义”战略计划的破产,迫不及待地对朝鲜采取了逐步升级的武装干涉。在朝鲜危难,我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要求,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与朝鲜人民军一起开始了与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的殊死搏斗。朝鲜战争,从1950年6月爆发至1953年7月27日结束,历时3年零32天。以美国为首的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军队组成的所谓“联合国军”参与了这场战争,战场兵力投入最高达320多万人,美国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现代化武器,某些战役战斗的炮火密度、空军轰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二战后苏联武器装备建设中的教训,主要有四点:一是武器装备建设必须与经济协调发展,二是武器装备建设必须要注重系统配套,三是武器装备建设要搞好量与质的关系,四是武器装备建设必须要有文化的支撑。关键词:苏联武器装备教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苏联在武器装备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与美国相抗衡的唯一军事大国。在取得成就的同时,在武器装备建设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对于我军搞好武器装备建设,避免走苏联的弯路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一、武器装备建设必须与经济协调发展二战后苏联为了发展武器装备,把军事工业放在压倒一切的位置。如在莫斯科地区有将近90%的工厂企业与军事工业有关。军工产品的很大部分,例如数千枚核弹头,沉淀和消耗了大量经济资源和潜力。而过于沉重的军备负担和对外援助,又使生产性投入减少,有关人民生活的农业、轻工业发展缓慢。苏联轻工业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长期维持在25%左右的低水平,达到30%以上的仅有3年,造成生活消费品长期处于短缺状态,以致经常爆发抢购商品的“面包荒”、“肥皂荒”、“香烟荒”、“药品荒”等等。苏联在国民生产总值只有美国一半多一点的情况下,军费开支与美国不相上下。美国的财政赤字、投资不足,可以通过吸收其他西方国家的资金得到缓解,而苏联只能靠压缩企业技术改造的投资和降低居民消费水平来解决。
简介: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应付方式和应对风格的特点和差异。调查结果发现士兵所使用的应付方式按频率有多到少依次是合理化,退避,求助,自责,幻想,解决问题;海军和空军士兵在求助、退避、合理化因子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海军和空军士兵的应对风格不存在显著差异;可控情境下的问题应对和成熟应付方式解决问题存在显著相关,可控情境下的情绪应对、不可控情境下问题应对、不可控情境下情绪应对与不成熟应付方式退避存在显著相关;不同应对风格的士兵在应付方式的退避因子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其他应付方式的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