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日本老人的犯罪不断飙升。据外媒报道,在日本老龄化趋势下,2015年老年人的犯罪数量首次超过青少年。日本警察厅数字显示,2015年上半年65岁以上人士涉及犯罪的个案超过2.36万宗,14至19岁青少年的罪案数字则为约1.97万宗,是1989年开始以年龄层分类犯罪数字以来,日本老年人的违法犯罪案件数量首次超过青少年,且大部分为暴力犯罪。调查显示,日本人正在变得越老越"坏",而且以"惯犯"居多。

  • 标签: 万宗 违法犯罪案件 老龄化趋势 法务部 暴力犯罪 犯罪数量
  • 简介:犯罪相关的因素众多,以浙江省为例,城市化、失业、客运量等相关指标均与犯罪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借助于计算机运算环境,采用多项式拟合与插值及MATLAB仿真下的实测,可建立起动态的犯罪预测问题数学模型,其模型的优化及残差控制可依托MATLAB仿真平台高效实现,可对不同相关度的犯罪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可获得不同时期更为准确的犯罪,是刑事政策制定的有益参考。

  • 标签: 犯罪率 MATLAB仿真 拟合 插值
  • 简介:近年来,随着上海郊县经济的迅猛发展、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推进,郊县刑事犯罪逐年增多,尤其是重大刑案发案上升幅度较大。据统计,一九八八年郊县刑事大案为1413起,比一九八七年的707起几乎增加100%,其中盗窃大案为1128起比去年的444起增加154%。面对这迅猛上升的犯罪势头,如何有效地控制住郊县的治安形势,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 标签: 上海郊县 犯罪率 原因 防范 刑事犯罪 城乡一体化
  • 简介:<正>上述六个统计指标,其资料分别来源于国际刑警组织的《国际犯罪统计资料》;美国国会图书馆;《世界银行图表集》;联合国国际劳工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人口统计年鉴》。数据所属时间是1983年。经过运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对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得出一些有趣的结论:第一,从全社会的角度看,一个国家犯罪的高低受其历史的悠久,国民的富裕程度,人口过剩等因素的影响,这种说法有待深入研究。统计分析指标显示:五种因素,对犯罪的影响都十分微小,理论上甚至可以说没有影响。

  • 标签: 犯罪率 统计资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美国国会图书馆 国际刑警组织 国际犯罪
  • 简介:死刑是否具有威慑力是死刑存废争论中的核心议题。对死刑威慑力的实证研究存在反向因果和遗漏变量两个难题,因此需要引入"准实验设计"方法。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导致我国的死刑实际执行数量明显减少。通过比较死刑复核权收回前后的犯罪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回归的方法可以发现,死刑政策的限缩并未导致犯罪上升,因此有效地质疑了死刑具有威慑力的观点。在犯罪学理论上,对理性犯罪人假说的质疑,犯罪人的主观刑罚感知与客观刑罚执行状态的鸿沟,死刑相对于最严厉自由刑有限的边际效用,刑罚威慑力产生的立体维度以及死刑所具有的"残忍化效应"都有效解释了死刑威慑力难以存在的原因。保留死刑可以有效控制犯罪的迷信应当破除。

  • 标签: 死刑 死刑复核权 刑罚威慑力 准实验设计 残忍化效应
  • 简介: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伴随着犯罪的显著上升,二者具有显著的长期趋势的一致性和短期波动的差异性。"严打"运动的外部冲击对协整模型具有显著的结构影响,"严打"运动在短期也起到了遏制犯罪的震慑效果。

  • 标签: 犯罪率 城市化进程 结构突变 协整检验 误差修正模型
  • 简介:刑法关于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的规定.司法实践中应如何理解及运用?文章以杨桌脱逃案为切八点.系统阐述了二者的由来、构成条件,区别及认定.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案的判决。

  • 标签: 犯罪预备 犯罪未遂 着手实行犯罪
  • 简介:理解犯罪热点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需要相关犯罪理论的指导。理解犯罪热点具有多种方法和技术。在介绍各种方法和技术并指出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指出犯罪制图技术在理解犯罪热点上的显著重要性。识别犯罪热点需要借助一定的空间分析工具,各种空间分析工具具有自身特定的优缺点及不同的用途。为防止出现主观性和随意性,犯罪热点分析应考虑多种因素,以科学的方法实施。

  • 标签: 犯罪热点 理论基础 方法和技术 犯罪制图 空间分析工具
  • 简介:踩点、计划、组织、准备作案工具、制造条件等预先准备情形,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如准备作案工具

  • 标签: 未遂犯罪 案例犯罪 法律案例
  • 简介:<正>一、法人犯罪概念的历史发展法人犯罪概念是从犯罪概念分化出来的。原来的犯罪概念,是专指个人(自然人)犯罪,法人犯罪出现之后,法人犯罪概念才逐步地从犯罪概念中分化出来,成为区别于自然人犯罪的独立的犯罪概念。法人犯罪概念的确定与发展与法人刑事责任在各国刑法上的确定和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

  • 标签: 犯罪概念 法人犯罪 职业犯罪 自然人犯罪 法人刑事责任 犯罪主体
  • 简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以违法状态维持说为基础,本质在于妨害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行为类型除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以外,还包括其他掩饰、隐瞒的行为;本罪的成立,不以犯罪数额为标准,而是以行为人之行为对司法机关正常活动的危害程度为标准。

  • 标签: 掩饰 隐瞒犯罪所得 犯罪所得收益罪 本质 行为类型 犯罪数额
  • 简介:进一步补充关于现行刑法中的责任和刑事均衡的学说是次要的,现在需要对它们进行仔细的考察。首要和最重要的学说是关于犯罪未遂的学说(“暂定的学说”)。这种学说的创立是为了使自己适应于古典学派的理论,而这是相当困难的。

  • 标签: 犯罪未遂 现行刑法 古典学派 学说 刑事
  • 简介:犯罪地图与犯罪分析》([美]雷切尔·博巴·桑托斯著,金诚、郑滋椀译)一书,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雷切尔·波巴·桑托斯博士是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副教授,国际犯罪分析领域著名学者,同时兼任国际犯罪分析师协会的常务委员。该书不仅是该领域一本颇具影响力的学术著作,还因其在内容上通俗易懂,在体例上形式多样,成为当前美国大学的刑事司法专业采用的一部经典教材。

  • 标签: 国际犯罪 雷切尔 桑托斯 金诚 出版发行 波巴
  • 简介:<正>被告人孙某,男,28岁,已婚,个体户。孙某因夫妻关系不和而与其妻分居,借住在朋友的一套住房内。1996年春节后,孙某便与被害人李某(未婚)有不正常的往来。1996年6月6日晚,李某又随孙某到其住处过夜,并发生了性关系。次日早晨7时左右,李某准备上班,孙某问李某:“下次何时再来?”李某称:“下次不来了。”孙听后非常生气,心想:看来我与她结合不可能了,妻子要离婚,原来的工作又辞掉了,现在生意又不景气,店刚开一个月就亏掉二千多元,不如我

  • 标签: 被告人 犯罪未遂 犯罪中止 被害人 犯罪行为 意志以外的原因
  • 简介:在大陆法系国家,对于预备与未遂的界限有两种立法模式。通过对两种立法模式下预备与未遂界限的理论阐释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得出应以“行为人为实现犯罪的决意而实施对刑法分则的具体犯罪构成要件所保护的法益具有迫切危险的行为”作为预备与未遂的界限。在预备与未遂界限问题上,中国应选择德国和意大利的立法模式,司法适用中,应建构刑事判例制度。

  • 标签: 预备 未遂 立法选择 司法适用
  • 简介:犯罪中止作为故意犯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种犯罪形态,学者们通常从刑法学的角度研究其自动性、时间性与有效性的特征,本文拟从犯罪原因及犯罪失败原因等角度展开对犯罪中止现象的犯罪学思考。

  • 标签: 中止犯罪学 分析犯罪 失败归因
  • 简介:功能性犯罪定义的核心是犯罪学上的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却具备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而应当作为犯罪来研究的行为,并不是所有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属于犯罪学上的犯罪范围

  • 标签: 中的犯罪 基本范畴 探究犯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