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超越战场:新军事专业主义》一书的作者山姆·萨克先(SamC.Sarkesian)是芝加哥洛伊拉大学(LoyolaUniversity)政治学教授,1974~1980年任该校政治学系主任,分别获得要塞军事学院(TheCitadel)学士学位、纽约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University)博士学位。他先后以士兵、军官的身份在美国陆军服役超过二十年,其间曾在德国、朝鲜、越南等地与特种兵、空降兵、步兵共同执行过军事任务。相继出版《变化社会中的专业军官》(TheProfessionalArmyOfficerinaChangingSociety,1975)、《革命的游击战》(RevolutionaryGuerrillaWarfare,1975)、《国防政策和总统:卡特的第一年》(DefensePolicyandthePresidency:Carter'sFirstYear,1979)、《核时代非核冲突》(NonnuclearConflictsintheNuclearAge,1980)等著作,并发表多篇颇具影响力的研究论文。他曾任大学军事及社会校际委员会主任(AssociateChairmanoftheInter-UniversitySeminaronArmedForcesandSociety),并受邀到多所高等军事院校授课。《超越战场:新军事专业主义》,拍盖蒙出版社1981年出版,阐述的主题是美国的军事专业主义。
简介:基娅拉·拉法(ChiaraRuffa,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维和部队的所思所想:关于联合国中法国、加纳、意大利和韩国军队驻黎巴嫩临时部队的探索性研究(WhatPeacekeepersThinkandDo:AnExploratoryStudyofFrench,Ghanaian,Italian,andSouthKoreanArmiesintheUnitedNationsInterimForceinLebanon,pp.199-225)萨宾·T·科策吉(SabineT.Koeszegi,奥地利维也纳工业大学);伊娃·泽德拉切(EvaZedlacher,奥地利维也纳工业大学);勒内·海德里布施(RenéHudribusch,奥地利维也纳大学)
简介:艾伦·张(AlanChong,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信息战?--信息作战的亚洲视角(InformationWarfare?:TheCaseforanAsianPerspectiveonInformationOperations,pp.599-624)林迪·海内肯(LindyHeinecken,南非斯特伦布什大学)公共安全任务外包对军事职业不可预见的后果(OutsourcingPublicSecurity:TheUnforeseenConsequencesfortheMilitaryProfession,pp.625-646)雷米·M.哈贾尔(RemiM.Hajjar,美国西点军校)
简介:目的:研究高师生社会支持与信息焦虑的相关关系,旨在找出能够用社会支持改善信息焦虑状况的办法。方法:采用信息焦虑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238名高师生进行测查。结果:1高师生社会支持的整体水平有极其显著性差异(F=6.083,P〈0.05)。2信息搜索与选择焦虑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4.218,P〈0.05)。在信息搜索和选择焦虑、信息饥渴焦虑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3.231,P〈0.05)。3湖北师范学院高师生信息焦虑和社会支持各因子间呈显著负相关(R=-0.153,P〈0.05)。通过回归分析,社会支持对信息焦虑程度具有预测作用(F=4.617,P〈0.01)。结论:通过增加社会支持来缓解高师生的信息焦虑。
简介:冈特拉姆·F.A.维特(GuntramF.A.Werther,美国天普大学福克斯商学院)关于《武装力量与社会》本期主题——国家/社会弹性的开场白(IntroductiontotheAF&SForumonNational/SocialResiliencepp.403-407)桑德拉·沃克雷特(SandraWalklate,英国利物浦大学);罗斯·麦加里(RossMcGarry,英国利物浦大学);加布·米森(GabeMythen,英国利物浦大学)弹性概念的深掘(SearchingforResilience:AConceptualExcavation,pp.408-427)冈特拉姆·F.A.维特(GuntramF.A.Werther,美国天普大学福克斯商学院).
简介:梳理冷战时期中国国防社会动员的脉络,有必要从人的生存状态和行为入手,把握整个国家国防社会动员的架构。冷战时期与国防有关的社会动员能激起民众的崇高感,是连接个人与国家的纽带,这种参与和支持有时远远超越社会的人际网络,个人不但自愿牺牲自己,而且有时牺牲亲朋也在所不惜,政党和国家通过社会动员的方式,也在加固自身的社会基础。"苦难—感恩—激情"是动员的微观逻辑,民众的情感、认知和判断已经完全被当时的政治氛围所淹没,终结苦难情愫、战胜仇恨对象都是动员激情的源泉。冷战期间主要应对外部危机,容易调动民众的爱国情绪,动员的阻力小,动员活动也相对容易展开。研究冷战时期的国防社会动员也具有现代启示意义。
简介:约翰·米尔斯海默在其《大国政治的悲剧》中试图讨论和解决"在自然状态下,民族国家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如何进行战略选择"的问题,并且最终得出悲剧性的结论——"进攻性现实主义"是大国唯一"理性"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