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承包商管理是安全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抓好承包商管理才能确保自身安全管理的稳定,而针对承包商管理如何抓住重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病病人中跌倒高危病人的管理方法。方法科室成立“舒悦圈”QCC,统计2013年1月-6月所评估的跌倒高危病人51例,其中跌倒6例,跌倒率11.7%,分析跌倒发生的原因,并整改评估环节,采用PDCA循环展开小组活动,于2014年2月开始实施。结果2014年2月-7月住院病人评估58例,跌倒2例,跌倒率3.4%。结论运用QCC持续改进,对肾病科住院跌倒高危病人进行评估,加强高危病人预见性管理,能有效降低病人跌倒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者中高钾血症的发生率,并探讨不同血钾水平以及血钾变化速率对患者住院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的944 446例次患者资料,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本次住院预后以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高钾血症定义为静脉血钾≥5.5 mmol/L,分析患者血钾水平以及血钾变化速率对住院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高钾血症患者15 771例,高钾血症发生率1.7%(15 771/944 446)。但出院诊断率仅为11.0%(1 735/15 771),漏诊率为89.0%(14 036/15 77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血钾者相比,入院时血钾<3.5 mmol/L(HR=1.338,95%CI:1.164~1.537,P<0.001)和≥6.5 mmol/L(HR=1.421,95%CI:1.158~1.744,P=0.001)增加患者死亡风险;与患者血钾上升速率0.01~0.10 mmol/d者相比,入院即达到峰值血钾水平(HR=1.251,95%CI:1.077~1.453,P=0.003)、0.11~0.51 mmol/d(HR=1.499,95%CI:1.315~1.709,P<0.001)、>0.51 mmol/d(HR=2.431,95%CI:2.105~2.807,P<0.001)均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高钾血症患者未及时复查血钾也会增加死亡风险(HR=1.656,95%CI:1.434~1.914,P<0.001)。结论本研究住院患者高钾血症发生率约1.7%,出院时漏诊率高。入院时低钾血症、重度高钾血症、血钾快速上升或高钾血症患者未及时复查血钾均可增加住院患者死亡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该研究主要采取评估深静脉血栓患者手术前后所面临的临床风险的方式,进行深静脉血栓(DVT)发生有关的风险畸形记录,同时还分析各种风险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与DVT的形成具有相关性,为截下来的DVT预防找到基础。方法将某医院在2012年六至次年2月的全麻的手术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收集年龄、性别以及近期手术史等资料同时还有入院第一天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等五项内容,择期尽心手术治疗,记录有关的卧床时间,对于患者的DVT风险进行评估与打分,出院时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所得的数据进行软件分析的基础之上,统计口腔颌面外壳手术后患者的DVT发生率,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口腔颌面与患者DVT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回归的筛选,得出年龄、恶性肿瘤与DVT自检的有着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的DVT发生率是比较低的,伴随着Caprini分组的风险越来越高,就加大了患者下肢的DVT危险性。形成下肢静脉血栓的乙肝因素主要包括恶性肿瘤、高龄等,血液里存在的D-二聚体以及FIB的数值越来越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KD)患者高钾血症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中心就诊的DKD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DKD患者高钾血症的发生率以及在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慢性肾脏病(CKD)分期患者中的发生情况,并进一步分析高钾血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临床资料完整、符合标准的DKD患者1 721例,其中男1 117例(64.9%),年龄(56±12)岁;女604例(35.1%),年龄(59±12)岁。血钾水平为(4.93±0.77)mmol/L,其中男性和女性血钾水平分别为(4.92±0.77)mmol/L和(4.93±0.76)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2);以CKD分期进行分组,CKD 1~5期患者的血钾水平分别为(4.58±0.52)、(4.65±0.47)、(4.86±0.59)、(5.21±0.79)、(5.61±0.88)m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0.701,P<0.001)。高钾血症的总体发生率为37.0%(636/1 721),其中轻、中、重度高钾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7.4%,10.5%和9.1%,不同性别高钾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36.8%比女性37.3%,χ²=0.035,P=0.851);CKD 1~5期高钾血症发生率分别为16.3%、21.2%、37.6%、55.2%、72.5%,发生率随CKD严重程度升高而升高(χ²=365.72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OR=0.975,95%CI:0.972~0.979)、舒张压(OR=0.985,95%CI:0.975~0.994)、血钠(OR=0.972,95%CI:0.945~1.000)是DKD患者高钾血症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DKD患者高钾血症发生率为37.0%,发生率随肾功能恶化逐渐升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舒张压、血钠是其独立相关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肺癌患者免疫治疗期间血栓栓塞(TE)发生率,并探索相关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至2021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免疫治疗的804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免疫治疗期间TE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估,使用竞争风险模型计算TE累积发生率及风险因素分析。结果804例肺癌患者中,男623例,女181例;中位年龄59岁(28~86岁)。有62例共发生65例次TE事件,其中51例静脉血栓栓塞(VTE),14例动脉血栓栓塞。804例患者3、6、12和24个月的TE累积发生率分别为4.3%、6.1%、10.1%和16.8%,3、6、12和24个月的VTE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4%、4.7%、9.0%和13.3%。既往TE病史(HR=6.345,95%CI:2.917~13.802,P<0.001)、肝转移(HR=2.249,95%CI:1.123~4.502,P=0.022)和中心静脉置管(HR=3.674,95%CI:1.751~7.712,P<0.001)是肺癌患者免疫治疗期间VT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肺癌患者免疫治疗期间易发生TE,既往TE病史、肝转移和中心静脉置管是VTE发生的危险因素。
简介:对具有标准发生率和Gompertz增长的嗜菌体感染裂解细菌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及边界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分析模型存在Hopf分支周期解,并进行matlab仿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疗效,为临床治疗提高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5年收治12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瑞替普酶治疗,观察组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给药前、给药24h、48h纤溶酶变化不明显,观察组给药2h后纤溶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给药2h、24h,观察组纤溶酶原、纤维蛋白酶原治疗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和完全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先后组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程度明显清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重组人尿激酶原能够保证溶栓效果,提高再通率,并能够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