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卵巢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方法选出卵巢黏液性肿瘤患者40例,对其各项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以及恶性肿瘤分别为28例,10例和2例。肿瘤系囊性常为多房,内部是胶冻形状的粘稠物质和淡黄色的粘稠液体。其中,28例良性患者表面都较为光滑、壁薄;10例交界性者表面基本呈现出光滑状态,伴有乳头状多处增生的区域,2例恶性患者表面多房。良性肿瘤患者肿瘤表面都较为光滑、且其壁较薄;交界性患者表面基本呈现出光滑状态,且部分区域伴有多处乳头状的增生;恶性患者的肿瘤表面多房。结论在黏液性肿瘤中,多为良性肿瘤,而交界性的肿瘤则比较少见。所以当表现为交界性肿瘤时,我们需多点取材,从而防止患者早期发生润滑现象。
简介:摘要第5版消化系统肿瘤WHO分类将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类和命名进行了更新,重新定义了G3。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瘤G3(NET G3)与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NEC)的鉴别诊断是重点也是难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主要基于最新版WHO和2020版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诊断共识提出二者的鉴别问题,主要从四个方面综合分析,包括肿瘤的形态分化、增殖活性、基因改变及疾病进程。但即使有了以上鉴别诊断方法,在病理诊断工作中还是会存在一些困境与挑战。在此进行简要阐述,共同探讨,为临床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准确认识胃肠道间质瘤(GIST),掌握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外科手术标本51例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其中确诊41例GIST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重新切片、染色、分析观察,选择肿瘤细胞丰富的蜡块连续切片,每例均用CD117、CD34、SMA、S-100、desmin抗体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结果41例GIST占同期消化道间叶肿瘤的80.4%,其中发生于胃32例,小肠3例,结肠1例,网膜、肠系膜5例。镜下梭形细胞为主型31例,上皮样细胞为主型4例,2种细胞混合型6例。免疫组化显示CD117及CD34的阳性率分别为92.7%和76.8%、SMA、S-100蛋白灶性弱阳性为13.4%和7.3%,desmin均为阴性表达。结论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结合发病部位,CD117、CD34高表达率是GIST确诊的依据,SMA、S-100蛋白,desmin的联合使用可协助鉴别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乳腺肿瘤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采取手术治疗的乳腺肿瘤患者120例进行研究。结果120例患者的病理诊断分析,其中包括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30例,乳腺浸润性癌患者28例,乳腺纤维腺癌患者17例,乳腺囊肿患者1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4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9例,乳腺导管内癌患者6例,由此可知,实施冰冻切片的确诊患者有117例,诊断准确率为97.5%。采取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后,有良性肿瘤患者71例,恶性肿瘤患者49例,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有良性肿瘤70例,恶性肿瘤患者50例。两种诊断方式对比无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无意义。结论石蜡切片病理诊断手段是乳腺肿瘤患者临床常用的诊断金标准,在手术中冰冻切片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更加准确的进行肿瘤性质的判断,为医生制定诊断方案提供坚实的依据,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通过探讨甲状腺腺瘤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回顾性分析甲状腺腺瘤的声像图特征与手术病理对照病例,得出甲状腺腺瘤声像图特征,以利于对甲状腺腺瘤的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硬组织切片技术在临床骨与骨髓病理诊断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3至12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19例骨病病例(骨软骨瘤1例、软骨肉瘤2例、骨肉瘤4例、纤维结构不良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骨转移2例、骨髓炎病例2例、骨巨细胞瘤4例、尤文肉瘤2例),其中男14例,女5例,年龄M(范围)为31(10~66)岁;16例血液病病例,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M(范围)为28(16~65)岁。对35例临床病例标本分别采用新型硬组织切片技术与石蜡包埋切片技术制片,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荧光原位杂交及Sanger测序等方法比较两种制片方法对于临床骨与骨髓疾病病理诊断的优缺点。结果新型硬组织切片在HE染色中展现出更好的组织细胞形态;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Ki67、SATB2、CD34、SMA、CD68、MPO、CD4、CD33等指标时,新型硬组织切片技术相对于石蜡切片技术表达更好,定位更准确;针对MDM2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新型硬组织切片技术荧光强度更高;Sanger测序结果显示,两种切片技术的DNA纯度均满足条件,且均检测到突变。结论新型硬组织切片技术简单易行、耗时短,适用于优化临床骨与骨髓病理诊断流程。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基于极端梯度上升(XGBoost)算法的联合诊断模型对胃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病理分级的诊断效能。方法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1例胃NENs患者为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和CT影像学资料。分析CT影像的病灶个数、肿瘤部位、形态、淋巴结转移状态、肿瘤最厚径、最长径和动静脉期CT值等特征;采用ITK-SNAP软件和Python 2.1.0 Pyradiomics软件对CT影像进行影像组学分析预处理并从分割图像中提取组学特征;采用XGboost算法分别建立CT影像模型、动脉期组学模型、静脉期组学模型和联合诊断模型;采用准确度、均方误差(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评价以上模型的诊断性能。结果NENs患者年龄为28.0~78.0(58.6±10.7)岁,其中男性56例,占69.1%。胃NENs病理分级G1/G2级和G3级患者病灶个数、肿瘤部位、形态、淋巴结转移状态、肿瘤最厚径和最长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动(静)脉期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诊断模型中的特征分别为A_logarithm_glcm_Imc1、P_squareroot_glcm_MaximumProbability、肿瘤最厚径、最长径、A_wavelet-HHL_glrlm_GrayLevelNonUniformity和P_wavelet-LLL_ngtdm_Contrast。CT影像模型、动脉期组学模型、静脉期组学模型和联合诊断模型的准确度分别为81.8%、86.0%、87.8%和91.0%;MSE分别为539.41、490.08、429.99和371.92;MAE分别为16.72、15.25、14.23和12.33。联合诊断模型的MAE值小于CT影像模型和动脉期组学模型(P值分别为<0.001和0.004),而与静脉期组学模型的MA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1)。结论基于XGBoost算法的联合诊断模型对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级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