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由明惠参与创作的日本高山寺藏绘卷『華厳宗祖師絵伝』是涉及朝鲜古代佛教史的日本绘卷艺术的经典之作。明惠不仅在该绘卷中描写了,还将自己有关的梦境记录下来。贞应二年(1223),明惠为在“承久之乱”中失去丈夫的贵族女子建造尼寺时,刻意将寺院取名为“寺”。本文拟以『華厳宗祖師絵伝』、『夢記』以及寺为中心,考察明惠所描绘的这一人物形象特点以及接受故事背后的女性救济观。

  • 标签: 明惠 善妙 女性救济
  • 简介:怀风藻》是日本第一部汉诗集,成书于孝谦女帝天平胜宝三年(751),相当于我国唐玄宗天宝十年。编者辑录了近江朝(667—672)以来八十余年间、六十四人的诗作,计百二十首(轶四首);兼收作者小传九篇、诗序六篇;集前有序,概述前朝文运、编辑目的,题名等。因此,这部诗集诗文

  • 标签: 怀风藻 天平胜宝 奈良时代 诗序 文运 孝谦
  • 简介:在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面世之前,我国语言学家马建忠在1894年呈奏清廷的《拟设翻译书院议》中提出过“译”标准。所谓“译”,即“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译文要与原文相当。而如何才能做到这个“相当”,马建忠用了200余言加以详论,其中强调了译者必须查文字之渊源、辨实义之相当、思意旨之所在。简而言之,只有查、辨、善思方可有“译”。

  • 标签: 翻译标准 译文评析 英语世界 善思 参赛 大赛
  • 简介:近期《楚天都市报》的“对话”栏目中,武汉大学著名诗词专家李敬一教授在回答“什么样的诗歌,堪称为诗”时,说:“讲道理就不是诗人了,那是哲学家科学家。你看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花本来就不说话,诗人你自己无奈,怎么怪花呢?辛弃疾的‘春归何处’,责怪春天怎么一拍袖子就走了,这不是耍横吗?还有李白的‘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蛮得可到家了,亏他们想得出。”(2004,8,1第17版)

  • 标签: 诗人 抒情诗 诗歌 辛弃疾 无奈 李白
  • 简介:辩论赛场上要克敌制胜,除了己方的立论正确、精辟之外,把对方驳倒辩垮是关键和难点。辩手的知识、阅历、智慧、口才在辩驳中集中地显示出来,往往决定一场辩论的成败。本文介绍巧答驳,克敌制胜的基本招法。

  • 标签: 赛场 招法 辩论赛 成败 立论 知识
  • 简介:对联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篇幅虽小,但其中能蕴含的丰富的语言内涵、修辞魅力令人称奇,因此被誉为“诗中之诗”。巧对联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这就是,不少联的创意就妙在在汉字上巧

  • 标签: 汉字修辞艺术 对联 同旁 谐音 叠字 叠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根据宋跋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日本汉诗集《怀风藻》中汉诗的韵部可系联为16部,其独用同用情况大致符合《广韵》的独用同用例,且不同韵部的押韵限制在同摄之内;三等与四等相押;元韵与臻摄魂、痕韵同用。《怀风藻》的用韵基本在《王三》音系的框架内,与隋初唐诗文有着共同的用韵特征。

  • 标签: 《怀风藻》 日本汉诗 韵部
  • 简介:前不久.我应邀到某中学做青少年心理保健知识演讲。开讲前.我想,学生们思维活跃,照本宣科定然难对其胃口,演讲时间又在下午.讲得不吸引人,学生们更容易产生倦怠情绪。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一开场我并没有直奔主题。而是选准正在热播的欧洲杯作为切人点,先做了一点即兴演讲,一步步将学生们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然后才正式开始演讲。结果,演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 标签: 演讲方法 语言 创新思维 情感表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问】我对最近几期的《日语知识》有几点疑问和建议。(1)彼女音楽好(93.7.p44)我记得主语是第三者时,表示感情的形容词后面需加。如,「彼悲」。那么表示感情的形容动词呢?从例文上看似乎不需要加,为什么?

  • 标签: 形容动词 日语专业 李强 拟态词 程度副词 情态副词
  • 简介:生涯与成就比利·怀尔德(BillyWilder,1906--2002)是生于奥匈帝国的犹太裔美国电影导演。他一生从事过多种职业,例如新闻记者、艺术家(收藏)、电影制片人、电影编剧以及电影导演,跨度达50年之久。其中他最突出的贡献是以六十多部影片拓展了美国电影在题材与体裁双方面的疆界。怀尔德被视为好莱坞黄金时代最杰出和最多样化的电影导演之一,仅在编剧方面就获得过12次奥斯卡奖提名,这一纪录直到1997年才被伍迪-艾伦(WoodyAllen)打破。

  • 标签: 美国电影 承前启后 革新 电影导演 电影编剧 电影制片人
  • 简介:日本平安时代是“唐”与“和”的双重文化体系并存的时代。汉诗文是官方的正统学问,“唐”又是东亚的经济文化中心,自然成为日本人崇拜和景仰的对象。“唐”在人们的意识当中成为一种判断标准和价值体系,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另一方面,这种“唐”的价值体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发生动摇、偏移和变化。与此同时,对自我认同的寻求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和”的存在方式,摸索怎样在“唐”的基础之上通过改变创新建构起“和”的文化价值体系;除此以外,如果超越国家、社会的差异,仅从人与人之间的爱情、亲情、血缘关系的角度来看的话,“唐”与“和”则成为跨越国界、紧密相连的共同体。平安时代日本人的“唐意识”与“和意识”,以上三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权威、大和魂与血乳相融”正是这三个方面的概括和浓缩,透过《宇津保物语》、《源氏物语》、《滨松中纳言物语》这三部物语作品我们将会看到其具体内涵。

  • 标签: 唐意识 和意识 《宇津保物语》 《源氏物语》 《滨松中纳言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