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1月23日发表新春贺辞《两岸同胞共同谱写和平发展新篇章》,向广大台湾同胞致以亲切问候和诚挚祝福。贺辞说.回首2008年.两岸关系玉汝于成,峰回路转。展望2009年.两岸关系方向明确,前景光明。
简介:“化独渐统.全面振兴中国;协强扶弱,一起迈向大同”——这是世界华人和平建设协会创办人马老鹤凌先生生前所写,并常挂在口上的两句诗联。马老曾于一九九九年三月亲临悉尼指导“世界华人和平建设协会雪梨总会”的成立。二零零二年五月,马老又应邀莅临悉尼.在悉尼演讲“世界华人拨乱开平的时代使命”。我有幸多次见到马老.聆听他这两句诗联所表达的理念。
简介:
简介:本文为学者梁丽芳讲述她于1979年编辑《台湾小说选》、《台湾散文选》和《台湾诗选》前前后后的过程。
简介:<正>1972—73年间,正当大陆文坛处于没有百花齐放的沉寂,台湾岛上却因王文兴长篇小说《家变》而热闹一时。刊发《家变》的《中外文学》为《家变》组织过专门座谈会,《书评书目》也发表专文。台湾批评者、作家如颜元叔、欧阳子、张汉良、隐地、李宽宏、关云、杨志南等话说《家变》,褒贬不一。时隔15年之后,大陆有了《家变》版本。也许是旧书新版的时差或许是大陆评论的倾向,或许是别的什么因素,使《家变》在大陆文坛出版没有引起轰
简介:花朵踮起脚尖看一个树桩这片小野花的花冠只有指甲大,开着白的、黄的小花。花不大,但花瓣有十多片,围着花蕊站一圈,好像穿白裙的小孩手拉手围一个圆圈儿跳舞。小野花在当地被称为“鹅了食”,音译,也许是“饿了食”,也许是满洲语。小野花一开一片,它们都整齐地站在队伍里,可能怕走丢了。它们站立的地方都归它们了,密密麻麻全是花,里面没青草。
简介:在眉山市彭山境内,岷江穿境而过,将东西两岸分隔开来,两岸百姓望江兴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百姓要想过江,只能靠人工撑船,汽车要想过江,只能依靠渡轮。那时候,因工作需要,我到对岸的乡镇去,就只能在岸边排队等船,快则半个小时,慢则一两个小时,非常浪费时间。
简介:富贵是人类向上努力的目标,那个目标之上永远填补不了心灵的空虚。趣味是需要用心悟得。增一分恶,减一分俗。富贵也是修来的,一是修心;二是修性;三是修行。所有的寓意和自然有关,‘‘人在观察大自然的时候,会把心中最美好的东西拿出来。”
简介:"互文"系指不同文本之间的转换派生关系、临近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次文本"等.这里取其"转换"关系,探讨"反共复国"政策与两岸文学关系、戒严时期文学为什么是国统区文学的延续,以及取其"临近"关系剖析两岸文学社团的同质性.
简介:<正>两岸儿童文学自进入九十年代后,开始直接接触和交流。但这种接触和交流还只是开始,尚待全面展开。就目前接触和交流的情况看,进展也还欠平衡。比较起来,童诗、童话、儿童小说等好一些,儿童散文等则弱得多。可以说,迄今为止,两岸的儿童文学基本上都还保持着各自原有的特色。彼此都还未对对方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这方面儿童散文尤甚。两岸儿童文学由于各自具体人文环境的不同,创作上当然存在着一些不甚相同的地方。比如,大陆偏重深沉、凝重,台湾偏重轻松、稚拙;
简介:一叶轻舟行驶在大江之上。丁驰站在舟头,江风吹得他衣衫飘拂。汹涌的激流就像一匹匹狂躁的野马,竞相从舟边奔驰而过,撞得小舟摇摆不定。江流陡然变窄,前面两重崖影如屏障般矗立在大江两边,丛林之中传来阵阵猿声。船夫指着前面陡峭笔直的峡谷告诉丁驰,那
简介:现代学者、作家、报人,著作等身,字逾四千万曹聚仁(1900—1972年)公元1972年7月23日,中国大陆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批林整风"运动,而在宁静的澳门镜湖医院,一位老人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弥留之际,他不止一次地喃喃自语:"我有很多话要向毛主席、周总理说——"
简介:“学者风度,务实性格,平易近人”,这12个字是海内外媒体对汪道涵先生的一致评价。作为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这位老人一直在为两岸关系而忙碌,直到2005年12月24日在上海病逝。1993年的“汪辜会谈”,是海峡两岸高层人士自1949年以来的首次握手。1998年的“汪辜会晤”又使两岸关系前进了一大步。汪老为中国的和平统一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后人留下永远值得敬仰的背影。
简介:辛欣:说说评"诺奖"的人吧。这是你最近旅途信里涉及的。我当然知道,让你说跟评"诺奖"有关的人是八卦招摇,呵呵,而我知道得还要多。你记得吗,早在高行健得奖那一年初,我去瑞典开会咱俩散步,你说到高行健《灵山》欧洲评论数量,你预见他会得奖。我听着想,嚯,这洞察力!宣布他得奖那时刻我正在洗澡,斯蒂夫敲浴室门说中国人得奖了,我在水下说,我知道是谁。我先于斯蒂夫把名字报出来。并非我一个人体会到你的锐利。
简介:辛欣:随意翻一下你的邮件,你总是《在路上》,我曾用这个标题写过骑自行车走大运河,而你的“在路上”更遥远。瞧你这几段:“……我还是跟车队走,昨天到了卑尔根,卑尔根你来过的,国家剧院门前站着易卜生的塑像。
简介:本文将当代海峡两岸女性散文同置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宏大框架内加以整合研究,分析了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差异而导致的两岸女性散文各自的艺术风貌,探讨了两岸女性散文在传统母题、人性意蕴、主体意识等方面深刻的精神联系.
简介:两岸军事对峙是一段距今并不遥远的历史,但即使是亲身经历了戒严的作家,有不少的历史事件或作家受创的细节均模糊了。如拙著《台湾当代新诗史》2008年由台北文津出版社出版后,一位台湾诗人竟批评我不该把林海音离开《联合报》副刊视为“政治事件”,因“报刊主编来来去去,没那么严重”即是一例。
简介:为了总结50年来两岸文学的发展历程与交流历史,进而推动中国文化多元共处、发扬光大,2003年11月28、29日,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系所与善同文教基金会举办了两岸三地学者参加的“回顾两岸50年文学学术研讨会”。
简介:12月18日,2010两岸诗会暨桂冠诗人颁奖典礼在台湾高雄佛光山举行.台湾诗人洛夫、雨弦,大陆诗人雷平阳、雁西获“桂冠诗人”荣誉称号,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获“桂冠诗人特别奖”。活动由省台办、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台湾人间文教基金会、台湾文学艺术交流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
王毅:两岸关系玉汝于成2009年方向明确前景光明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读有关台海两岸关系的诗章
黄河两岸
为两岸文学搭桥
两岸《家变》讨论之我见
河流日夜向两岸诀别
一桥飞架岷江两岸
河流带走了两岸
两岸文学的"互文问题"
两岸儿童散文创作现状分析
箭在弦系列之两岸猿声
两岸千秋说聚仁
汪道涵:两岸和平统一的使者
大西洋两岸的文学对话(下)
大西洋两岸的文学对话(上)
当代海峡两岸女性散文整合论
两岸军事对峙时期台湾文坛怪象掠影
用整体性思路研究两岸文学
台北举行“两岸文学发展研讨会”
2016两岸诗会在台湾高雄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