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1 个结果
  • 简介:说是右派要平反了。那是1978年,先是4月份,中共中央有个11号文件,决定全部摘掉右派分子的帽子。后来9月份,中共中央又有个55号文件,说对于过去错划了的人,要坚持有错必纠的原则,做好改正工作。在那之前,1978年春天的时候,蒋祖林从上海去北京开会,在北京听到中央组织部开始平反冤假错案的消息,

  • 标签: 晚年 丁玲 口述 陈明 中共中央 中央组织部
  • 简介:我表示同意去学习。于是他们给我拿来一套西装。把我的旧衣服换下来。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又住了三天,一位穿便衣的人来领我登上了东去的列车。这个人不会说汉语,我们无话可说。

  • 标签: 口述历史 史事 个人
  • 简介:1.在我身上既有大院孩子的清高和优越,又有街道孩子的顽皮和野性。无论大院孩子的优越,还是街道孩子的野性,都让我变成了一个蔑视规矩的人臧杰:听说你刚刚从青海回来,对现在的西宁是什么印象?杨志军:西宁我是每年都去的。便利的交通让它已经不像一个边远城市了。虽然经济仍然不发达,

  • 标签: 杨志军 青藏高原 青海省 青岛 藏传佛教 写作
  • 简介:金又新(1931~1997)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哈尔滨。1948年夏考入上海戏剧专科学校(今上海戏剧学院).1949年任青岛青年文工团导演。1950年任中国纺织工会青岛市委员会文教部干事,次年参与创办中纺青岛第一职工业余中学并任教导处副主任。

  • 标签: 上海戏剧学院 口述 汪洋 1949年 1948年 1950年
  • 简介:时间/2016年4月16日下午地点/青岛海口路栾纪曾寓所栾纪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山东省作家协会理事,青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41年农历正月十四生于山东高密。当过农民,读过矿山开采,当过兵。1965年开始在《解放军文艺》发表诗歌。1968年退役,分配到青岛人民广播电台任文艺编辑、新闻记者。出版诗文集十种。

  • 标签: 诗歌 青岛人民广播电台 模糊 地图 口述 作家协会
  • 简介:吕家香,笔名孟嘉、吕山查。1933年生于江苏沛县。1949年考入青岛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山东医学院工农速成中学。1957年错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改正后,任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诗歌研究。著有《诗潮、诗人、诗艺》、《品与思》、《唐人咏怀绝句精品赏析》、《一朵喇叭花》、《温暖与悲凉》、《从旧体诗到新诗》等。

  • 标签: 青岛 口述 家乡 工农速成中学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大学
  • 简介:口述史方法是历史学研究中搜集史料、构建史料的一种重要方法,将这一方法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将不同于以往从某一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本体出发的静态研究和研究者“自上而下”传统观看视角.而是强调“眼睛向下”的民间研究视角,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迁和发展纳入大的社会历史变迁背景之下进行考量性研究。口述史通过将几千年来基于口传心授记忆之中的民族文化转换成文字材料、进而有效获取非遗的最基本材料,留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记忆”,起到弥补文献资料不足,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空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但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属性决定了传承人的口述史同其他领域的口述史相比.又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本文以重庆花丝镶嵌工艺传承人李昌义口述史为例,从田野实践角度出发,具体探讨口述史方法应用于非遗研究中田野调查工作的必要性,试图建立可操作性的方法体系及理论标杆,力求突破非遗口述史研究中传承人的客位身份,以带动深入研究口述史,同时,以传承人视角关注非遗传承现状,不仅为即将失传的传统手工艺留下技艺存活的可能,也希望能实现从田野到理论再到非遗保护机制的新思考。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口述史研究 传承人 社会历史变迁 传统手工艺 历史学研究
  • 简介:蓝晓强1948年生于青岛。青岛第九中学高中毕业后,在青岛卷烟厂工作。上学期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调入青岛工人文化宫,负责组织工人文学创作活动,主编《工人文艺》《汇泉》。

  • 标签: 工人文化宫 口述 文学创作活动 1948年 1975年 高中毕业
  • 简介:作为中国最大企业排名前一百位内的国有企业老总,我去年全家移民美国。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国内,要好的同学、朋友对我的举动都不理解,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要么是"捞够了"?要不然,怎么会放弃多少人打破

  • 标签:
  • 简介:传统的戏曲舞台演出方式是戏曲发生、发展与生俱来的统一体。但进入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以来,电视直播戏曲的直播方式更让戏曲及其观众得到了最大的实惠。二者,谁更具备促进戏曲发展的力量,将是当今最应该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笔者在此初探二者优势与不足之后,认为“电视直播推介,舞台演出雄起”的相互配合的传播形式,应该是促使戏曲繁荣发展的一种最佳方式。

  • 标签: 戏曲 传统舞台 电视直播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9-21
  • 简介:    一、《陌上桑》拟作的分类分析    (一)歌咏罗敷故事  这一内容在《陌上桑》拟作中占到60%以上,《陌上桑》拟作中以罗敷故事为内容而重在刻画贞妇形象的作品就多了起来,[5]  宋代阮阅在《诗话总龟》里不但表现了对《陌上桑》本辞中罗敷形象的不满

  • 标签: 接受传播
  • 简介:汉斯·贝尔廷在《艺术史终结了吗?》一书中提出艺术史的传统叙事已然终结,一种"泛文化主义"的新艺术史正在形成,艺术史考察的对象已经突破"高雅艺术"而扩展至大众艺术,随之,对艺术史的研究,应穿越艺术与其所处的社会或文化"背景",广泛吸收其他学科的方法和理论体系,构建新的艺术阐释目标。(1)进入21世纪后,

  • 标签: 传统叙事 美术史研究 中国当代 口述 文化主义 艺术史
  • 简介:口述性”是由非洲本土学者提出的一个文学术语,用以描述当代非洲文学中突出的哲思表征和叙事特色。非洲现代文学之父钦努阿·阿契贝是其具代表性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在非洲文化传统中,对声音的亲近和推崇与群体性的自我意识密切相关。阿契贝借助口述性将这种本土的经验与哲思在文学写作中进行了传达。本文以他的长篇小说为对象,借助民俗学表演理论,考察了口述性在文本中的叙事形态和功能,包括口述性表演框架所带入的群体性和新生性特征。口述性所携带的强大的本土文化基因和顺应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需求的建构力,构成了阿契贝重新缔造非洲大陆文学文化传统的思想基础和灵感之源。

  • 标签: 阿契贝 口述性 表演
  • 简介:<正>诗之为诗,以传播为前提,也以传播为旨归。传播是诗的动力,也是诗的存在形态和展开形态。近年来新诗发展中凸显了一系列令人困惑和焦虑的问题,而在这诸多问题中,有不少就属于传播问题。关

  • 标签: 诗歌流派 新诗发展 旨归 九叶诗派 诗歌作品 中国新诗
  • 简介:书信是一种私密性很强的文体,是名家著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人际传播中最基本,也最具代表性的有效传播媒介。郭沫若留下的书信近700封,这在中国近现代作家中不多见。从人际传播视角解读郭沫若不同时期书信交流文本,发现其书信传播具有互动性、创新性、简约性、即时性以及局限性等特点,为深入了解郭沫若内心世界及学术交流圈系提供信息支撑,进一步丰富了郭沫若书信研究体系。

  • 标签: 人际传播 郭沫若 书信 传播特点
  • 简介:1984年,冯骥才写过一篇题为《雪夜来客》的小说,还自绘一幅水墨插图,画面是小说结尾的场景,白雪飘飘,一对夫妇在门口目送远去的朋友,雪地里是朋友渐行渐远的身影和一串长长的脚印。小说写的是非常年代中,两年未见的老友被“放出来”后雪夜造访的故事。他们千言万语在心头,可是,那一天,吃菜品酒以及几句简单的感慨,除此之外,“他至走什么也没说”。

  • 标签: 冯骥才 作品阅读 口述史 札记 心灵 历史
  • 简介:文化经典之于国人不仅象征了传统文化中的泰山北斗,更是民族一脉传承智慧的皇皇巨章;在老百姓眼里,那是读书人才能触摸到的高度,而自己无缘进学,只能算作殿堂外的旅人或侍从.从这个意义上说,于丹的"说论语"使文化经典的阅读贴近了大众的生活,应该是文化普及中一次有价值的实践.其实历朝历代注《论语》、释儒学的学者可谓太多,不过他们所秉持的观点和解读的角度都是从对百姓的思想教化入手,以此来维护社会规范秩序;文化经典的传承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宣扬统治者观点的浓重色彩,成为特权意识或统治观念的载体.当学者们蘸着时代的流行色去润色原著的底色时,文化经典的意蕴就自然而然地打上了那个时代的思想烙印.今天,就传播文化经典而言,摆在我们面前的依然是如何选择的问题,是继承有汉以来的儒学,还是两宋之后的理学,抑或是上溯到先秦的儒家?

  • 标签: 传播经典
  • 简介: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良好的品牌传播都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二法则,也是这个品牌超越营销的制胜法宝。王老吉作为中国最早的凉茶品牌,至今为止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历史,是凉茶届的始祖。但期间有很长一段时间,王老吉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甚至亏损的状态,最终重新定位,研究品牌传播使王老吉走出困境。本文通过对王老吉品牌传播的研究,旨在说明品牌传播的重要性,希望能引起其他企业的重视,加强自身的品牌传播

  • 标签: 王老吉 品牌传播 制胜法宝
  • 简介:聊斋俚曲是蒲松龄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聊斋俚曲问世三百余年来,经历了若干传播阶段。此文陈述了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与聊斋俚曲的传播有关的人和事。

  • 标签: 聊斋俚曲 传播 与之有关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