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望春风》是一部寓言体小说,乡村的沦落和人生的困境正好构成它的本体和寓体。伴随资本的进入,乡村在伦理层面和地理层面都经历了变迁。乡民失去了田园,正如现代人主体性的缺乏,使之普遍落入彷徨无依的焦虑状态之中,而反转的叙事策略也暗示了命运的不可把握。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盲目听从于命运的摆布,丧失了想象未来的能力,但若人们把希望寄托于永不会到来的乌托邦,则难以获得解放。

  • 标签: 资本 变迁 主体 寓言
  • 简介:有时候我想,为什么散文写作呈现出现在的这个样子,它更好的样子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形态。但这一个话题又似乎是一个悖论,一旦出现所谓的“应该”,时间一长,散文写作就会又必然导致第一个问题的思考与提出。

  • 标签: 主体性 消费 散文写作 “应该”
  • 简介:从1990年代末开始,中国的独立音乐界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音乐风格各异、作品内容千差万别的一批音乐人,不约而同地尝试使用方言进行歌唱。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今天的大陆“地不分南北”,各大城市里几乎都存在用方言歌唱的音乐人。请允许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新方言民谣”,无论是在作品丰富程度还是在影响力上,这一运动跟台湾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民歌运动相比都有过之而无不及。黑撤、玩具船长、五条人、苏阳、老街乐队和白水都可谓是这一运动中的佼佼者。

  • 标签: 方言 文化边缘 民谣 主体性 新民歌运动 音乐风格
  • 简介:中西人文交流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张江与德汉两位教授的对话——《开创中西人文交流和对话的新时代》①,却不乏新意,既有理论建构,也有现实关切,本身即是一场饶有意味的跨文化、跨学科对话,读来颇受启发。笔者赞同两位教授的观点:中西人文学术交流呈现巨大逆差,中国学者仍待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但是,笔者认为,无论是语言障碍、综合国力还是中国学者缺乏自信等等,都只是现象,而非问题的根源。本文将以文学为代表的人文领域为研究对象,以政治哲学为理论基础,从文学世界秩序图式和文学公共领域视角探讨中西人文交流的关键问题。

  • 标签: 文学公共领域 世界秩序 人文交流 重构 学科对话 中国学者
  • 简介: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英语教学在改革中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果。在整个英语教学活动中,需要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养成自主性学习习惯。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挖掘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成为当今英语教学研究的重点。为此,本文将从英语教学入手,探讨挖掘学生主体意识的方式与方法。

  • 标签: 英语 教学主体 参与 创新意识
  • 简介:游戏,是幼儿内在需要的自主自发地活动,因为幼儿的主体性,可以在游戏中得以充分体现和发挥.现在,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已成为幼教工作者的共识.游戏活动贯穿在我们的一日活动中,无论是集体教育活动还是生活活动我们都遵循着'以幼儿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对幼儿进行组织,指导,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发展自主性、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那么在游戏活动时,应该怎样更好的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展呢?

  • 标签: 中促进 主体性发展 促进幼儿
  • 简介:尊重大学生党员主体地位,增强大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对于促进高校党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广州航海学院港口与航运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五个一”工程为例进行分本文从党建与思想政治的角度对大学生党员主体意识进行阐述、分析、研究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主体意识培育路径:加强党性教育,强化主体认知;保障大学生党员民主权利,确立大学生党员主体地位;引导大学生党员践行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大学生党员的主体作用。

  • 标签: 大学生党员 主体意识 探析
  • 简介:新文学话语的兴起与流播,根底里是文学如何在古典中国的转型中获得其现代性政治内涵、精神结构和制度外观的过程:在把握历史规律和方向的信念和激情中,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观念获得其主体性,并且以其明确的思想内核和规划目标,划定现代与传统、革命与反动、“新文学”与“旧文学”的分野,重新拾掇和整合以往的文化与文学遗产,倒溯式地追认和梳理出一条贯穿始终的历史脉络,进而指向未来的、进步的理想文学图景。

  • 标签: 现代与传统 文学话语 流播 “新文学” 政治内涵 古典中国
  • 简介:对话体小说的最大特征就是用对话代替叙事,或者说对话主导叙事,这类小说很常见,但是,想写好很难,《啊,父老乡亲》(以下简称《啊》)是难得的精品。该书是一本基层政治小说,或者说基层反腐小说,讲述了耿直纯正的基层领导王天生与树大根深的地方宗族恶势力斗争,为父老乡亲办实事的故事。此书情真意切,文笔老练,人物饱满,小说文本几乎由50多个人物的对话产生,也就是说对话是它的主要叙事方式。

  • 标签: 对话体小说 叙事艺术 小说叙事 政治小说 基层领导 一本
  • 简介:评论界普遍认为巴赫金和纳博科夫的文艺美学思想存在一定差异性。巴赫金对复调小说推崇备至,而纳博科夫则认定作者的绝对权威。然而,巴赫金对于审美活动的“他者”与“我”,即作者和主人公的对话模式分析是动态而多元的。如果说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侧重于作者和主人公的平等对话关系,那么在《审美活动中的作者和主人公》中则强调了作者对主人公和作品整体性的超视建构,彰显了审美主体间的非平等、“非复调”关系。而在纳博科夫声明作者始终在场的同时,自然也指明了作者与主人公的强弱对立。可以说。就探讨审美活动主体关系性这一问题,巴赫金与纳博科夫的思想是共性中存在差异,差异中又存在共性。鉴于此,本文试图以巴赫金审美主体非平等对话视角来分析纳博科夫小说《防守》中作者与主人公的博弈关系,以期拓展对巴赫金理论和纳博科夫创作的阐释空间。

  • 标签: 巴赫金 纳博科夫 《防守》 审美事件 主体对话性
  • 简介:杜丽娘与朱丽叶分别是《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剧中的女主角,她们虽分属于两个不同地域,但在主体意识的自我认识上却有着某种程度的相似性。但由于孕育两部经典之著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又让两人同中有异,如果将杜丽娘比作破茧之蛾的话,那么朱丽叶更像一只扑火之蛾。本文主要从主体意识的缺失与苏醒两方面进行比较,从而挖掘隐匿于其后的深层文化心理根源。

  • 标签: 杜丽娘 朱丽叶 主体意识 自我认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学生主体地位的建立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必然要求。据问卷及访谈内容分析可以从如下两方面增强大学生主体地位,以提升自主意识和完善问题引导机制是从内在方面的实现路径;而保持良好的自律性,提高学生素质及能力,积极在实践中落实则是建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外化途径。

  • 标签: 优质课堂 学生主体 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