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广西境内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相互交融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尤其是民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为当地的文化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京族民歌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主要流传于中国南海北部湾地区,这些民歌记述京族历史和族群迁徙,叙述民间传说故事,痛诉黑暗社会痛苦生活,再现海洋生产劳动,倾诉爱情婚姻生活,唱述人生哲理和友谊,歌颂抗击外来侵略者英雄。

  • 标签: 京族民歌 内涵 探究
  • 简介:在现代都市中,还有什么比午后陪着二三知己或者挽着恋人徜徉于公园之中,更令人惬意的吗?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独自一人在公园中或苦思冥想或游目骋怀,在观看他人或风景的时候,也成为他人的风景。公园和街道一样,是彻头彻尾的开放空间,它一视同仁,甚至乞丐、拾荒人也可以踏足其中。但正如哈维所指出的,在汽车出现之后,作为共享资源(即我们下文所说的共同性)的街道就被摧毁了,转变为一种由汽车支配的公共空间(城市行政当局会通过安排步行街、街头咖啡、自行车道供游戏休闲使用的街头小型公园等等,来恢复一些过去的“较文明的”公共场所)。

  • 标签: 共同性 公园 公地 现代都市 开放空间 一视同仁
  • 简介:生态设计指的是依据生态学原理对人工自然物进行生态优化的设计。当代的生态设计十分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坚持生态伦理的社会道德观。在改良设计方法、创新设计思维方面,生态技术为当代设计提供了崭新的设计技术与手段。生态设计要求设计家在产品设计的开发阶段即系统考虑选材、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影响。生态设计观反映出生态设计的基本特征,深刻地体现了生态设计的丰富内涵。在当代,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的'大设计'的整体设计观念初见成效,生态设计的深刻内涵必将在'大设计'的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和创新。

  • 标签: 生态学 生态设计 “全生命周期” “大设计”
  • 简介:沉香文化是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它既能够养性怡情,也可以拓展思绪,木雕艺术家们应在创作中不断发掘、感悟其潜在的特性,进行充分的思考,开拓形式意趣,秉承传统审美原则,融入个人艺术语言,最终将自然的韵味与艺术的灵性合二为一。

  • 标签: 沉香文化 木雕 材料 雕塑媒介
  • 简介:宁夏古代的赋意象丰富,主要承载着物质文化意象、政治文化意象、礼俗文化意象等等。物质文化意象以宁夏八景、黄河、建筑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当涉及政治时,自然人文景观已不是单纯的审美意象,突出的地理位置,记录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追寻政治前途的同时包含着战争反思;礼俗文化意象记录了'春耕'的国家礼仪制度和忠勇尚武、民族杂居的民风民俗,与物质文化意象、政治文化意象一同构成了宏大的文化景观,成为古代宁夏地区的社会历史写照。

  • 标签: 宁夏赋 意象 物质文化 政治文化 礼俗文化
  • 简介:本文根据新近发掘的满洲映画协会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满映")时期的《满映通信》(日文版)、《满映时报》(中文版)等影像资料,拟对"满映"的新闻纪录电影进行论证和梳理。本文将首先尝试对新闻纪录电影的概念进行厘清并以《满映通信》《满映时报》为例做整体分析;其次,深入内里,分析其话语、权力和心理;最后,从殖民影像和史学影像分析其特殊的历史、电影、史学价值。

  • 标签: 满洲映画 新闻纪录电影 《满映通信》 《满映时报》 殖民影像
  • 简介:2016年3月,德国总统高克访华期间计划参观艺术家曾梵志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工作室。曾梵志不是官方艺术家,此次得到高克青眼,并非偶然。2013年,曾梵志的油画作品《最后的晚餐》(2001)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以1.8亿港元的高价拍出,成为首件价格过亿的亚洲当代艺术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

  • 标签: 中国当代 艺术发展 《最后的晚餐》 困境 内涵 失落
  • 简介:贝多芬1804年创作的声乐套曲《盖勒特圣歌六首》,可视为西方近代艺术歌曲的滥觞。文章选取其中的第一分曲《祈祷》作为研究对象,并从歌词意境、音乐结构分析入手,继而将其置放于贝多芬其时的生活际遇与个体精神状态这一现实背景中,从而揭示其深刻的情感内涵。并认为,这部作品反映了作曲家在海利根施塔特精神危机后的某一心灵侧面。

  • 标签: 贝多芬 艺术歌曲《祈祷》 音乐形态 情感内涵
  • 简介:"八音坐唱"作为一种特殊的曲艺形式一直以来都闪耀着迷人的光芒.它不仅以其奇特的视觉效果和浓厚的民俗特色博得了古今人们的喜爱,更以它悠久历史所承载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令人赞叹不已.本文从"八音坐唱"起源和发展入手介绍"八音坐唱"这种文化现象,着重从艺术文化内涵、宗教文化内涵、民族文化内涵三个方面综合分析布依"八音坐唱"的文化内涵,为布依族"八音坐唱"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布依族 八音坐唱 文化内涵
  • 简介:在全球本土化的时代境遇中,关于"陈三五娘"的文化论说体现了知识前提与问题立场、传统性认知与现代性经验,以及"从闽南看周边"与"从周边看闽南"的繁复关联。考辩这一民间传说所映射的闽南族群感性心灵史与日常生活史,及其在跨界流动中的多重文化变奏与意义关系网络,需要通过知识考古的方式开掘不同话语力量之间的协商对话与竞逐博弈。本文试图"以闽南作为方法"来寻绎其在文化环流中"如何闽南"的主体性与"怎样世界"的文化间性,进而建构一个关于地方"非遗"叙事的全新论域。

  • 标签: 闽新闽学 闽南戏曲 闽派美学 族群记忆 海丝文化圈
  • 简介:本文从1977年"共同美"的提出与讨论入手,借助相关史料还原"共同美"这种美学主张的由来,分析其文化政治内涵。和20世纪50到70年代的"阶级美/阶级性"相比,"共同美"讨论给出了一组替代性的范畴"共同美/普遍人性",这组范畴成为"新时期"文学奠基性的美学观与人性观。从"阶级美"到"共同美",美学的和解构建着阶级的和解,这体现在王润滋表现"大和解"的小说《内当家》中。然而如何处理新的社会差别,构成了"新时期"文学的内在矛盾,《内当家》续篇《内当家之死》已然呈现了这一内部危机。此外,在张一弓的小说《黑娃照相》中,以"共同美"为基点的美学,逐渐呈现出新的"美"的差别。在这个意义上,"美学"或者说对于"美"的阐释机制,并不仅仅是学科意义上的,而是参与到现代化的意识形态询唤之中。

  • 标签: 新时期文学 共同美 差别 和解 美学主张 起源
  • 简介: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首诗被西方人奉为圭臬,题目叫做《人,诗意地栖居》,写出了人们对于"生活在别处"的期盼。古往今来、东西中外的人们都希望能够从艰辛与苦涩的现实生活中挣脱出来,在美的感召中赢得片刻的宁静,实现理想与诗意的生活状态,正是这种迫切的需求让艺术应运而生。

  • 标签: 诗意地栖居 空中 曲艺 同构 现实生活 荷尔德林
  • 简介:一种历史传统工艺具有地方特色,其文化内涵具有唯一性,为何当今却没有形成产业?这说明我国文化产业供给侧方面存在问题.加多宝、东阿阿胶、瓜子二手车直卖网、宝马等案例表明,彰显产品的唯一性是供给侧改革的成功之道.要使中国文化产品彰显出其文化内涵的唯一性,应当确立文化产业地方法规,为"一带一路"新国策服务,补上社区一环,还必须努力实现新的社会创新,从组织管理转向战略管理.

  • 标签: 文化产业 供给侧改革 文化产品 文化内涵 唯一性
  • 简介:湘西有着丰富的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孕育了丰富的土特产品,本文探讨了以酒鬼酒为代表的湘西土特产品包装设计的设计美学内涵,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土特产品 湘西 设计美学
  • 简介:张之洞的政治改良与振兴实业的主张颇具维新派色彩,其工艺思想主要体现在大力兴办新式工艺学堂将变法图强的理念切实付诸实际。兴办工艺学堂是张之洞工艺思想的具体实现和理想范本。张之洞积极倡导工艺教育的西学模式,这一教育模式从自身的形成、发展到完善、实施都反映出一种历史性的、动态性的渐行转化的过程。张之洞的工艺思想不仅由维新派革新工艺与工艺教育的观念发展而来,更重要的是,他使维新派提倡工艺教育的观念具体化、现实化,其工艺思想是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与西方科学注重实用理念相结合的产物。

  • 标签: 张之洞 工艺思想 工艺教育西学模式 湖北工艺学堂
  • 简介:2015年是罗中立奖学金重启后的第10年,这10年中罗中立奖学金一直努力探索在学院教育系统与社会艺术系统对接时,学院教育的定位与特点,优势与边界。经过10年的发展,罗中立奖学金本着教育、鼓励、策动、示范的宗旨与目标,鼓励年轻艺术家尝试突破已有的艺术观念与媒介理解。希望罗中立奖学金进入反省、归纳、整理、考量实验结果的阶段后,成为实验室、操练场与新艺术的策源地。

  • 标签: 罗中立奖学金 学院艺术教育 艺术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