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是为纪念《雷雨》诞生80周年撰写的论文。文中分三个阶段回顾了《雷雨》在日本演出、翻译及研究的历史。第一个阶段是1930—1940年代,是介绍和研究的初期阶段,1935年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演出《雷雨》后引起了日本剧界的关注,此后,由秋田雨雀做序的日文版《雷雨》问世,继而出现了多种剧评和书评。第二个阶段是1950—1970年代,演出和研究都进入了专业和系统的阶段。这一时期有多家日本职业剧团演出该剧,学界也出现了不少研究曹禺的专家。第三个阶段是1970年代至今,《雷雨》的日译出现多种版本,其演出、翻译、研究工作都已走向成熟。2006年,在东京举办的“中国文化节”上,北京人艺演出的《雷雨》引起轰动。在日本,《雷雨》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符号。
简介:时间回到1997年,英国皇家美术学院举办“感觉:来自查尔斯·萨奇收藏的年轻艺术家展”,不过我们今天要谈的不是达米.赫斯特、翠西.艾敏的“坏小子”和“坏小妞”,也不是雷切尔.怀特里德或是詹尼.萨维尔。展厅某处,龙.米克(RonMueck)“死去的父亲”静静地躺在那里,如同德国画家小汉斯·霍尔拜因的《墓中基督》那般沉默、死寂。这件作品的动人之处在于它本身所蕴藏的矛盾性本质:以一种高度完整饱满的形式向我们诉说已经遗失的事实。龙·米克不动声色地记录下身体每一处细节,每个部分都充满了活力,无一处缺失。跟腱、脚趾、齐整的灰发、歪向一边的生殖器、向上翻开的手掌。
简介:第三届"音乐剧发展论坛"于5月10日在上海文化广场举行,会议请到的主讲嘉宾有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杨绍林、日本株式会社NelkePlanning总裁松田诚、著名音乐剧制作人董方思、香港著名作曲家金培达、日本株式会社东急文化村专务董事仁田雅士、韩国THEARTO公司CEO金智元等六人。他们以各自在音乐剧产业中所担当的不同角色为背景,从多个角度对国内外音乐剧发展的动态进行了分析、展望并同与会者分享了业内的经验。本期《歌剧》杂志选登株式会社NelkePlanning总裁、日本2.5次元音乐剧协会总代表松田诚的演讲稿,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