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随着信息沟通的日益便捷,中学生接受音乐文化的途径得到了大幅度的拓宽,但传统的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仍旧是学生获取音乐知识、获得音乐美感的最重要途径。在音乐课堂学习中通过对音乐要素的正确运用充分表达歌曲思想感情,仍是实践美育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通过音乐教学实践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审美教育对于促进学生身心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了音乐教学中的审美价值,强调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美育理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贯穿渗透审美教育,是音乐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实践美育的重要途径。
简介:俄罗斯戏剧大师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耶夫雷诺夫曾认为其自身所处的时代是最反剧场性的时期,即便是戏剧自身也不具剧场性。作为对资产阶级现实主义戏剧反剧场化主张的回应,20世纪出现了重现剧场性的趋势。“剧场性”这个在戏剧、绘画乃至社会学领域被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词语自18世纪以来就受到了众多学者和理论家的研究及阐发。本文对维克多·特纳(VictorTurner)、理查·谢克纳(RichardSchechner)、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Sennett)及迈克尔·弗雷德(MichaelFried)等人对于剧场性的理解和这一概念在艺术史和社会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比较研究,进而做出了对于剧场性衰落与回归的理解和判断。
简介:无论建筑、服装、产品、家具,还是我们熟知的室内设计领域,设计师们对各种材料在作品中的平衡融合和艺术表达,可谓乐此不彼。如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用清水混凝土材料建造住宅和商业建筑,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被称为“百料魔术师”的服装著名设计师三宅一生对布料的要求近乎苛刻,掰开、揉碎,再组合,形成惊人奇突的服装构造,从而开创了服装界的解构主义设计风格;再如荷兰先锋派Droog设计团队,在家具设计中细致地选择材料,用十分简洁、朴素的设计手法,带着对生活细节的个人要求,用诙谐、幽默的设计方式去打动使用者。如此种种,透过作品本身,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设计师的思想轨迹以及他们对材料选择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