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卢沟桥事变”之后,20世纪的中国进入到灾难深重的现实之中,被称为“抗战时期”的现实为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美术创作造就了一个内涵无比丰富的时代主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存亡,“抗日救亡”很快就成了抗战时期唯一重要的社会主旋律。在此大背景下,抗战主题美术创作内容丰富,主题的变化所带来的审美上的变化,也给传统中国画的改良带来了历史的契机。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发表,由此带来的美术创作中的新的题材和新的表现方法,使美术作品的整体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仅形成了革命美术的传统,而且影响到此后美术发展过程中的体制建设以及审美观的确立。
简介:“赛龙舟”是端午节的必备节目,那么最早举行端午“赛龙舟”习俗的地方在哪里呢?据史载,泉港沙格龙舟赛,始于明永乐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沙格村也由此成了世界上最早举行端午“赛龙舟”习俗的乡村之一.沙格村面山背海,一衣带水,是中国罕见的天然良港地,也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出港口之一,古称“北海”.村落至今还保留着被岁月浸染过的印迹和传统的习俗,走进村落,可以看到古井、古厝、祠堂等古印迹;每逢年节,村里的妇女都要穿上对襟红衫、红裤的古老服饰,到灵慈宫、瑞云殿祭祀、朝拜祖先,寄托美好的心愿.沙格村民的先人在南朝时就迁徙到这里,世代村民虽然以耕海为主业,但书香气息不断,这就使得沙格村人才辈出、科甲蝉联,这其中历任太常寺正卿、兵部右侍郎的王忠孝是从沙格村走出来的名人.他因随郑成功东渡收复台湾,不幸客死他乡,族人便遵从闽南招引游魂回归故里的习俗,借龙舟竞渡表达缅怀乡贤的功德.
简介:戚继光纪念馆位于浙东椒江市区(海门)东山西南麓。明嘉靖年间,倭寇大举侵犯我国东南沿海。海门位于台州湾边,滚滚椒江从这里流入大海,故有"台郡咽喉"之称,成了倭寇争占的要地。戚继光(1528—1587年),字元敬,号南塘,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自幼读书习武,父教极严,17岁袭职为登州卫指挥
简介:郭守敬(1231——1316)是我国元代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毕生从事天文、水利、测量、仪器仪表制造等多方面的研究,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郭守敬生在邢台,卒后又长眠于故土。为了缅怀先贤,激励后昆,1984年7月,邢台市为他建立纪念馆并塑造铜像。郭守敬纪念馆,建在了郭守敬青年时期曾治理过的达活河旁。这里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河南岸矗立着高4.1米、重3.5吨的郭守敬铜像和仿元建的观星台;北岸则是以歇山门楼、外八字围墙为入口,由封闭和半封闭曲廊贯串起来的园林式庭院。院内列有三个展览室。240多件陈列品较详细再现了郭守敬观天测地治水的宏伟业绩。第一展室主要介绍郭守敬自幼年到入仕前的经历。郭守敬出生在书香门弟,家教与勤奋使他从小就对天文、算学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年十五、六拜刘秉忠为师,同张文谦、(?)
简介:李伯安先生生前曾经担任《名人传记》杂志美术编辑工作,其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努力。作为一名水墨人物画家,他在绘画专业的领域也留下了可以传世的优秀作品。李伯安先生的《走出巴颜喀拉》人物长卷是中国20世纪现实主义艺术的最为优秀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20世纪文化现代性探寻过程中的经典作品。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南方周末》评出了三十年来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十件美术作品,其中包括李伯安先生付出十年心血创作出的《走出巴颜喀拉》国画水墨长卷。其艺术成就在绘画界得到了普遍的赞誉和肯定。吴冠中先生曾在李伯安先生画展上留言,称其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冯骥才先生称他为"罕世和绝代的画家"。黄永玉先生称他为"近百年来中国最伟大的画家"。今年5月2日是李伯安先生逝世十一周年的日子,本刊特发表著名文艺评论家何向阳和我社副总编辑王国钦的文章,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