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5 个结果
  • 简介:老舍小说中的众多人物根据其鲜明的文化身份.大致可分为“老派人物”、“理想人物”、“新派人物”三大类。他们的身份虽不同,但悲剧性的命运却十分相似,其悲剧主要是由他们各自所负载的文化与时代、历史的不谐调所造成的.三类人物分别属于“被旧文化管辖而死的悲剧”、“反抗旧文化而死的悲剧”、“受劣质文化浸染而死的悲剧”.这些文化悲剧虽不悲壮激烈,却也深沉凝重,令人警醒反思.

  • 标签: 老舍 文化悲剧 老派人物 理想人物 新派人物
  • 简介:<正>一严格说来,一部文学杰作或一个艺术典型的产生,都并非纯然出于作家个人主观的艺术创造,还跟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尤其是跟深刻的文化背景分不开。《金瓶梅》所塑造的潘金莲形象及其悲剧,就包涵着不可忽视的文化内涵。《金瓶梅》的主人公是西门庆。可是,小说围绕着这个有独特身分和地位的男人,却写出了一个女人世界,一个完整的涌动着生命活力的女人世界。在这个女人世界中,生活着处于中国封建社会没落时期的形形色色的市井妇女,演出了一幕幕令人惊心骇目的人生悲剧

  • 标签: 潘金莲 西门庆 《金瓶梅》 悲剧命运 吴月娘 人生悲剧
  • 简介:在20世纪初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孔子成为反封建民主斗士的批判对象,成了封建专制制度的殉葬人.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这一史实,这一结局对孔子本人不仅是一场历史悲剧,而且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历史文化现象.

  • 标签: 孔子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批判 思想解放 封建专制制度
  • 简介:2004年5月7日,一个曾在河南以至全国风云一时的人物张钦礼闭上了眼睛,离开了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临终时他说,他是从农民中来的,他要回到农民中去,要把他葬在家乡兰考张庄.

  • 标签: 张钦礼 礼悲剧
  • 简介:身处末世,遭际坎(壈)固然是李商隐诗歌悲剧性形成的原因,但其真正底蕴却是诗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成熟的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理性精神,同时也根源于诗人宗教解脱的失效,使其无法回避地直面现实苦难而产生生存的虚无、悲凉感,所以其诗作的悲情抒写具有纵深性和广延性.

  • 标签: 悲剧意识 诗歌 李商隐 诗人 悲凉 苦难
  • 简介:美国最大金融诈骗案犯罪嫌疑人麦道夫出庭认罪3月12日,美国历史上最大金融诈骗案犯罪嫌疑人伯纳德·麦道夫在纽约曼哈顿联邦地区法院出庭时接受了检方11项犯罪指控,法院决定撤回监视居住将其羁押,并宣布将于6月16日对案件进行审判。如果法院判定这11项犯罪指控成立,麦道夫将面临最高150年的监禁。现年70岁的麦道夫当天身穿防弹背心来到纽约曼哈顿联邦地区法院,现场围聚了大批媒体记者和欺诈案受害者。在法庭上,麦道夫对11项犯罪指控供认不讳。这些指控包括证券欺诈、洗钱、伪证等。

  • 标签: 金融诈骗 道夫 非法经营罪 地区法院 行政处分 受害者
  • 简介:俄媒体称数学天才佩雷尔曼将拒领百万美元奖金据俄罗斯媒体3月21日报道,俄罗斯圣彼得堡市44岁天才数学家格里高里·佩雷尔曼由于成功破解著名的"庞加莱猜想"而在4年前被国际数学家大会授予有"数学家诺贝尔奖"之称的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日前,美国克雷数学研究所又将奖金高达100万美元的"千禧年数学大奖"授予

  • 标签: 澳大利亚 意大利 万维网 菲尔兹奖 见义勇为 最高人民法院
  • 简介:长期从事雕塑创作、教学和理论研究。作品追求质朴、纯粹、原创,多次获国际艺术大奖。主创1997年中央政府送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型雕塑《永远盛开的紫荆花》,为人民大会堂、总政歌舞团、江西安源路矿纪念馆、贵州遵义会议纪念馆、山东沂蒙革命纪念馆以及十多个城市创作大型主题性或标志性雕塑。出版《雕塑艺术宏层说》等多部专著及文集。策划多项国际雕塑大展,并任学术主持和艺术总监。

  • 标签: 人物档案 革命纪念馆 香港特别行政区 雕塑创作 雕塑艺术 人民大会堂
  • 简介:张英,1920年生于仙游县。1984年9月10日病逝。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州市画院画师。早年师从李耕先生,为其得意弟子,擅长古典人物,山水、花鸟亦工。1957年国画《荔枝大熟》参加全国关展。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工厂劳动。

  • 标签: 人物 古典 张英 协会会员 仙游县 美术家
  • 简介:研究员,男,汉族,生于1918年7月,新疆乌鲁木齐市人。1937年7月毕业于苏联中亚国立大学行政管理系。历任新疆农学会理事长,自治区农牧委员会、农业区划委员会副主任,新疆农业科学院院长,自治区科协副主席,新疆农业区划研究会理事长,新疆农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农学会理事,自治区第六届人大代表等。主要从事新疆农业科学技术组织管理和农业发展、

  • 标签: 新疆农学会 新疆农业科学 自治区科协 中国农学会 农业区划 国立大学
  • 简介:《史记》申司马迁重视人物容貌品评,为文学人物形象塑造提供两条类型途径:恶人有恶貌;好人有美貌。由于存在较多特例,司马迁又修正自己的容貌观念,超越外在形貌束缚,重视人物的道德品质、历史功绩、社会影响等让人生价值得以延续的本质内涵,从而开辟了塑造文学形象类型的第三条途径:矮小丑陋的形象却因高尚的道德品质、巨大的历史功绩或深刻社会影响而更令人尊敬。

  • 标签: 《史记》 容貌品评 人物形象 类型化
  • 简介:北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年仅二十岁的神宗皇帝赵项承嗣大统,英气勃勃,志向非凡。他自幼痛心于皇祖皇宗们对辽和西夏的屈服退让,不满手朝廷、州县的萎靡不振,焦心于国家税收减少、财政紧蹙,有着富国安民、强兵雪耻的强烈愿望。亲政以后,他急于物色能安邦治国的英才,最终将目光锁定在已颇具盛名的王安石身上。此时的王安石年富力强,曾任多年地方官员,在朝中也几经沉浮,了解国政民情,虽未受大用,但在士大夫中享有极高声誉,独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人们称赞他质朴节俭,不嗜酒色财利;赞美他视富贵如浮云,不以自身荣辱进退为意;钦佩他好学深思,深通经术,成一家之学。尤为重要的是,王安石几年前曾上书宋仁宗,力陈“理财为先”的改革建言,与神宗励精图治的雄心壮志,不谋而合。熙宁二年,神宗排除朝中大臣的反对和阻挠,果断地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副宰相),筹备变法事宜。就这样,一场关乎国运兴衰、关乎民生顺逆的重大改革运动正式开始了。

  • 标签: 王安石变法 悲剧 演变 改革运动 国家税收 安邦治国
  • 简介:由于民族压迫,仕路闭塞,社会黑暗,元代文人“予是以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怫郁感慨之怀。盖所谓不得其平而鸣焉者也。”(胡侍《真珠船》)因此,元散曲中流露出一种既怀才不遇而又超脱不羁、既愤世疾俗而又玩世不恭、既悲观厌世而又故作旷达的时代情绪。这种悲剧意识尤为突出地表现在以咏史为内容的散曲中。对历史上赍志以终、含冤而死的英雄,作家们表示了自己的惋惜和同情。如写诸葛亮死时“五丈秋风,落日茫茫。”(鲜于必仁《折桂令·诸葛武侯》)伍子胥死时“半夜潮声,千年孤愤。”(薛昂天《朝天曲》)岳飞死后,“钱塘路,愁风怨雨,长是洒西湖。”(周德清《满庭芳

  • 标签: 悲剧意识 咏史 周德清 鲜于必仁 珠船 折桂令
  • 简介:1965年秋,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30周年纪念日前夕,我奉新华总社之命,到陕北子长县采写瓦窑堡市新貌一稿。这是总社预约的“长征路上新气象”系列中的排在最后一幕的稿件。

  • 标签: 悲剧 内参 中国工农红军 周年纪念 瓦窑堡 子长县
  • 简介:本文认为,屈原的人生悲剧有其必然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屈原的祖国--楚国作为封建庄园制国家代表了落后的政体,而秦国却建立了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新制度,屈原坚持由楚国统一天下是不可能成功的;其次,屈原始终是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楚王紧密连在一起的,而楚王又不可能实行屈原的所谓美政;其三,对屈原来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不可能离开祖国而去别国建功立业;其四,屈原既不愿出仕它国,也不愿独善其身,更不想消极避世,而在失败时选择死则是楚民族历来的传统.以上这些原因决定了屈原悲剧的必然性.

  • 标签: 屈原 人生悲剧 建功立业 天下 避世 出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