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中原文化的西播,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具有深厚的累积。古代吐鲁番等地虽为多民族共处,但是汉文化起着主导地位,在丧葬习俗得到了充分体现。吐鲁番文献多次提到眼龙、金银眼龙,对照实物,知道它是一种金属眼罩。它用金属皮钻孔,透过微孔观察外面世界,并以布帛包边,系布带挂固定在眼睛位置,或者缝在面衣上。铜眼制作精细,铅眼龙粗糙简陋,前者为实用器,后者为明器。关于眼龙的来源,前苏联E·H噜伯一列斯尼契科认为是出于中央亚细亚的传统,学术界基本认可这种说法。我认为汉民为应付西北寒冷、干热、风沙的气候,受多孔甑箅启发,发明了金属眼。这点可以从古代墓葬中大量出土的甑箅得到证实。研究复杂文化背景的遗存,需要充分挖掘各种因素,才能得到全面、客观的结论。

  • 标签: 面衣 眼笼 甑箅
  • 简介:方志馆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型地方文化基础设施。在中国历史上并没有专门收藏地方志的机构,古代地方志多收藏于藏书楼中,著名的宁波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人藏书楼,地方志收藏是其特色,收藏明代地方志达271部,占全国现存明代地方志总数的34%。民国时期,各地建起一些通志馆,如浙江省通志馆、江西省通志馆等.都只是修志机构,基本没有收藏的功能。

  • 标签: 方志馆 功能 20世纪90年代 方志收藏 私人藏书楼 文化基础设施
  • 简介:全球“文化核心化”时代的来临,使得国家或城市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向以文化软实力为主要内容的竞争。以江苏文化自觉为研究逻辑起点,论述了“文化力”向“文化软实力”转变的时代必然性.从全球和地方的双重视角总结出“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模式和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厘清江苏地域代表性文化要素的类型特征,并提出江苏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目标定位。最后,从文化区位、文化传承、地点精神和文化资本等方面提出江苏文化软实力的具体实现路径,以此为江苏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一种理论上的思考和实践上的指导。

  • 标签: 文化自觉 江苏文化 文化软实力 文化资本再造
  • 简介: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年代较长,一般已超过正常使用年限,有不同程度的耐久性问题。为了科学规范地保护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通过对6个典型案例的现场检测分析,对这类建筑的耐久性问题和寿命预测方法进行研究,得出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规律,并提出了针对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的碳化寿命计算公式,建议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的使用寿命取锈涨开裂寿命,最后结合案例对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剩余寿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剩余寿命基本在10年以内。因此,迫切需要对这类建筑进行加固修缮。

  • 标签: 民国 钢筋混凝土结构 碳化寿命 锈涨开裂寿命 使用寿命
  • 简介:民族性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共同的道德传统等特性,在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历史潮流的当代,各国教育的民族性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一国教育作出怎样的民族性定位选择,反映了一国教育在教育国际化大潮中的生存和适应能力,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前景。冷静面对教育国际化的影响,辩证应对教育国际化与民族性的关系,在适应国际化大势中完善、光大、弘扬自己的优秀民族特性,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 标签: 中国教育 教育国际化 教育民族性 民族性定位
  • 简介:移动信息时代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促使城市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随着智能手机出现和手机功能不断发展,手机普及率大大提高,基于位置服务应用的智能手机数据成为最具研究意义的大数据来源之一,为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对该数据特征和以往其应用于城市研究领域的方法进行了总结;结合该数据特征和智慧城市研究领域,从城市居民行为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城市生态环境研究和城市管治四个方面介绍了智能手机定位数据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文章的最后对手机定位数据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并强调手机定位数据研究应与规划实践相结合。

  • 标签: 智能手机 定位数据 城市研究
  • 简介:为重建馆藏青铜器香薰三维模型和研究其制造工艺,利用高精度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进行数字成像(DR)和锥束扫描(CT)两种方式扫描香熏,获得其灰度图像,经过图形图像处理,获取表面轮廓三维数据。表面定义和提取后,将数据输入逆向工程软件系统,重建香熏的三维CAD模型。结果表明,获得的点云数据密集均匀,未见扫描盲区;发现香熏存在焊孔和变形;逆向三维重建的香熏CAD模型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研究提示,高精度计算机断层扫描方法空间分辨率高,精确度高,可以作为一种获取青铜器三维数据的可靠方法。

  • 标签: 高精度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 无损分析 三维重建
  • 简介:中国古代是一个航海发达的国家,拥有同样先进的航海技术应在情理之中。航海南北定位是航海技术中关键的一项,本文拟研究该技术在中国古代开始应用的时间。文章参照现有的研究成果,将该时间逐步前推。通过梳理中国古籍中对日本方位记载的演变,揭示了对日本方位的认识从错误到正确的转变过程,并进一步分析认为这正是航海南北定位应用导致的结果。同时结合文献及遣唐使、商人等在海上实际航行的状况,推知航海南北定位在中国古代航海中开始应用的时间应在约838年至907年之间。此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比西方早约6个世纪,是对世界航海导航技术作出的贡献。

  • 标签: 航海南北定位 中国古代 开始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