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传统中国政治哲学甚重天人感应,将日月交食等自然天象的变化,视为与现实人事相互关联的休咎征兆。由此衍生出一套复杂的交食应对礼仪,历代相沿不辍。光绪庚子,八国联军入京,钦天监衙署几近全部损毁,法、德两国劫走并瓜分北京观象台仪器。次年辛丑,日有食。清廷除了因循旧礼,救护日食;更要依照国际惯例,与列强谈判斡旋;而内政纷乱如麻,民变四起;又值柱国重臣李鸿章病逝,可谓祸不单行。清廷深深陷入"救日"与救国的双重危机之中。本文详考此次日食始末,涉及官方与民间、中国与西方的预测、应对、记录及诠释。并借以指出,传统中国看似荒诞的交食救护典礼背后,其实蕴含着沟通"天人之际"的严肃意涵和现实意义。交食救护的有序展开,有助于建立政权合法性、维护绝对君权和明君形象,甚至有助于在历法和礼仪层面,展现朝贡体制中"天朝"宗主国受命测天、代天宣命的权威和尊严。因此,即便晚清民间已晓悉交食成因,对官府救护日月极尽嘲讽揶揄,交食救护制度与礼仪仍能维系不辍。
简介:曼谷和清迈的大街小巷,橱窗上张贴微信支付标签的商户随处可见。据介绍,大到曼谷的连锁免税店,小到清迈、普吉岛的街边小贩,都已大规模支持微信支付,其中与7-11便利店和王权免税店的合作最普遍。熟悉的面孔,熟悉的付款方式。若不是满街的异域风情,恍若并未踏出国门。手机移动“支付利器”,果真让中国人到泰国旅游更加方便、快捷。其实,享受便利的不单是游客,大小商户也坐收“红利”。启用微信支付后,顾客节省了付款时间,从而有更多时间购物,店面营业额有明显提升。在泰国,不仅商户老板青睐微信支付,店员也成为它的“粉丝”。遇到中国顾客,他们爱主动用中文说一句:“微信可以”。原因很简单,省去找零麻烦、提高收银效率、减少留备和整理零钱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