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1 个结果
  • 简介:基于Sigma-deltaModulator(Σ△M)原理的数字闭环微机械加速度不仅实现了力反馈闭环控制,同时直接完成信号的模数转换。基于全差分式电容微加速度设计了一种2-2级联(MASH)高阶Σ△M闭环系统——MASH_(2-2),并与传统的单环路二阶、四阶Σ△M闭环系统(SD2、SD4)进行了仿真分析比较,研制了原理样机。微加速度是基于结构层厚度50mm的SOI硅片通过DRIE刻蚀、气态HF释放等一系列微加工工艺得到,系统电路以数字化方式集成在FPGA中。常压下测试结果表明,样机的灵敏度为0.876V/g,噪声基底为-110dB,零偏不稳定性为20mg,静态温漂为40.8mg/℃,量程为±20g。

  • 标签: Σ△M 微机械加速度计 数字闭环 模数转换 MASH_(2-2)
  • 简介:为使测量加速度的传感器小型化,且不受电磁干扰,根据GRIN透镜在1/4波节处具有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成中心对称的特性[1],首次提出并研制了采用GRIN透镜制成的微型光纤加速度.闭环负反馈电路设计技术被应用于该加速度中,使之成为一个具有调宽脉冲再平衡性能的新颖加速度测量系统.对该系统进行的数字仿真和精度定量分析表明:该光纤加速度具有测量线性范围宽、精度高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惯性测控系统中.

  • 标签: 自聚焦透镜 加速度计 光纤传感器 微位移计 慢性测控 数字仿真
  • 简介:取一个薄的广口瓶,装入适量带色的水.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上面标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使瓶内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玻璃管内外水面出现高度差h,注意橡皮塞与瓶口间、玻璃管与瓶塞间气密性要好,

  • 标签: 气压计 气体压强 玻璃管 橡皮塞 入水 大气压
  • 简介:提出了一种高性能氮化铝(AlN)差分谐振加速度结构。通过引入两级微杠杆来放大质量块的惯性力,提高灵敏度;采用"I"形支撑梁来降低横向灵敏度;利用差频检测方案降低温度共模误差的影响。该加速度主要由质量块、支撑梁、双级微杠杆和谐振器组成,并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仿真优化了它们的结构参数。模态分析表明两个谐振器的基频大约为373.3kHz,与干扰模态的频率差大约为9.4kHz,有效地实现了模态隔离。根据灵敏度的仿真结果,AlN差分谐振加速度的灵敏度64.6Hz/g,线性度为0.787%,横向灵敏度为0.0033Hz/g。热仿真的结果表明单个谐振器的温度灵敏度约为490Hz/℃,加速度输出差频的温度灵敏度为–0.83Hz/℃,证明了差频检测方案可以降低温度共模误差的影响。上述所有仿真结果验证了该加速度结构设计的可行性。

  • 标签: 谐振式加速度计 氮化铝 微杠杆 支撑梁 差频检测
  • 简介:分光作为光学精密测量工具,测量前的调整至关重要。在对载物台及望远镜的调节中,分析了传统调节方法存在的遗漏与弊端,提出了应采用垂直方向的分步调节方法,才能确保载物台平面和望远镜光轴都与分光中心轴处于垂直状态。

  • 标签: 分光计 望远镜 载物台 调节
  • 简介:选用了成本低、体积小的MF52型NTC陶瓷热敏电阻作为感温元件,利用九孔电路板作为实验底板,组装元器件便于更换的线性温度。介绍了非平衡电桥测温原理、提出了测温元件的选择方法、给出了温度参数设计实例、并完成了仪器的安装和实验验证。在测温范围20~70℃内,通过合理的参数设计,使得微安表的示数近似与温度成线性关系,因此可以作为电子温度使用。

  • 标签: 非平衡电桥 热敏电阻 温度计
  • 简介:分光的调节难点主要在望远镜部分,通过镜外寻像法和三步细调法,可快速完成望远镜的调节。

  • 标签: 分光计 望远镜 调节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调节分光的独特方法。采用该法,能顺利找到十字叉丝反射像,且能解决因调整所用的平面反射镜与其底面垂度不好而带来的问题,使分光快速调好。

  • 标签: 各半调节法 分别调节法 十字叉丝像
  • 简介:针对硅微振梁加速度输出频率随环境温度漂移的问题,提出了抗温漂的硅微结构设计方法及相关工艺,降低了环境温度对输出的影响,在室温条件即可达到一定精度。通过建立“硅-玻璃”和“玻璃-陶瓷”耦合模型,分析了造成硅微振梁加速度计温度漂移的原因。然后提出了“抗温漂耦合设计”的微结构和“半粘结封装”的封装工艺,降低了耦合模型中的理论温漂。利用加工出的原理样机进行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抗温漂结构设计及封装工艺的原理样机,输出频率的温漂系数为-3.5×10-6/℃,室温下零偏稳定性为72.0μg。实验验证了抗温漂理论的可行性,可以满足室温下高精度硅微振梁加速度的设计要求。

  • 标签: 硅微振梁式加速度计 温度漂移 抗温漂耦合设计 半粘结封装
  • 简介:本文介绍的毫瓦是测量陀螺马达轴承摩擦力矩稳定性的一种新型仪器,为该仪器专门设计了功率测量和变化量测量方案,其优点是测量精度高、简单、可靠、实用性强。

  • 标签: 基准量 变化量
  • 简介:介绍了我院针对分光实验的实际情况,自行研制了CCD电子显示系统,解决了实验教学中的难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分光计 电子显示系统 教学效果
  • 简介:分析了分光实验教学中的难点和学生在分光调节中经常碰到的问题,重点分析了望远镜和双面镜组成的成像系统的成像光路图像以及两像移动的规律,提出了分光实验教学中需要指导学生运用光路知识分析具体的实验现象从而指导实验操作,对教学实践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 标签: 分光计 实验 教学实践
  • 简介:本文研究在庥个体偏好中产生的若干悖论,而通常群体决策中有可能产生此类悖论,进而提出一种可避免产生悖论的新集方法.

  • 标签: 集计偏好 悖论 群体决策 多数决
  • 简介:利用Matlab和Origin软件,从理论上分析了电压型非平衡电桥铂金属温度设计中,各种参数对温度线性度的影响。设计了0~100℃范围的温度,获得电桥的输出电压和测量温度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 标签: 物理实验 电桥 温度计 铂金属电阻
  • 简介:提出一种单目视觉里程/捷联惯性组合导航定位算法。与视觉里程估计相机姿态不同,惯导系统连续提供相机拍摄时刻对应的三维姿态,克服了单纯由视觉估计相机姿态精度低造成的长距离导航误差大的问题。通过配准和时间同步,用惯导系统解算的速度和视觉里程计算的速度之差作为组合导航的观测量,采用Kalman滤波修正组合导航系统的误差,同时估计视觉里程标度因数误差。分别在室内外不同环境下进行了22m的推车实验和1412m的跑车实验,定位误差分别为3.2%和4.0%。与Clark采用姿态传感器定期更新相机姿态估计结果的方法相比,单目视觉里程/惯性组合导航定位精度更高,定位误差随距离增长率低,适合步行机器人或轮式移动机器人在复杂地形环境下车轮严重打滑时的自主定位导航。

  • 标签: 单目视觉里程计 捷联惯性组合导航系统 组合导航 标度因数
  • 简介:大学普通物理运用分光进行测量的实验中,分光调整方法的指导得当与否对整个实验效果的影响很大。实验教科书[1]和仪器使用说明书上指出,进行估测后,利用自准阿贝目镜采用半调法可以调整分光的转轴与望远镜的光轴垂直。然而,在学生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进...

  • 标签: 望远镜光轴 载物平台 平行平板 反射十字像 有序性 反射像
  • 简介:摘要SF6断路器中SF6气体在20℃时的额定压力下,具有一定的密度值,在断路器运行的各种允许条件范围内密度值始终不变。但由于温度变化会使SF6气体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变化,从而改变指针读数,有可能发出错误的节点信号,所以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在SF6密度继电器中加装双金属片,进行反补偿,从而使密度继电器指针读数保持在20℃的位置。

  • 标签: 密度继电器 SF6 温度 压力
  • 简介:从光路的角度上分析了分光反射绿十字的高度问题,在此基础上介绍快速调节分光方法。并讨论了望远镜垂直仪器中心轴这一困难步骤的粗调问题,最后总结了该实验的一些注意事项。

  • 标签: 分光计 反射绿十字 垂直仪器中心轴
  • 简介:行进间对准技术能够使惯导在运动状态下完成系统初始化,它对于提高载体机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与静基座对准不同,行进间对准通常需要利用外部设备(在陆用导航领域,通常使用GPS或里程)提供载体运动信息对惯性导航系统输出进行补偿和修正。由于里程辅助的行进间对准具有全自主的特点,因而被广泛采用。本文通过对里程误差进行合理建模,并采用位移增量匹配方法实现了里程和惯导系统的组合。同时,针对复杂路面环境下由于车体侧滑、空转等造成里程测量失准等故障现象进行有效诊断,以此提高了组合导航系统的可靠性。通过行进间对准试验,结果表明由里程辅助的惯导系统经过10min初始对准,航向误差小于0.05°,精度和静基座相当。

  • 标签: 惯性导航系统 里程计 行进间对准 信息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