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08年,墨西哥米兹德原住民——结苏·莱昂·桑多仕获得了有“生态诺贝尔奖“之称的“古德曼环境奖”。他的获奖原因是“他靠着采用原住民古代的农业作为,把这片贫痞的、土壤极度侵蚀的地区,转化为丰饶、可耕作的农地,而带动起前所未有的土地重生与经济发展。莱昂与他的组织——米兹德克小农综合发展中心,也把当地小农结合在一起。他们共同种了100万株以上的本土树种,搭建了千万里的水利沟渠来保留水分与防止土壤流失……”莱昂说,“目前正是我们来认定那传统的农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育有极大贡献的时刻。我们应该来推广与珍惜这种在保育与照顾环境的同时,又能生产出健康食物的方式。”
简介:采用化学氧化-混凝沉淀法对油田作业废液进行处理,筛选出最佳的混凝条件及氧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与产出水混合处理后可使原水的悬浮物从500~1000mg/L降至<3mg/L、总铁<0.5mg/L.处理后的污水由处理前的黑浆状变为清澈透明,淡黄色,基本达到了注水水质标准.该方法具有投资小、净化效果好、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
简介:用石墨化学纯化产生的酸性和碱性废水,以直接中和法制备不同pH值的聚硅酸多核复合型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在50℃下,对制备的混凝剂进行常压干燥,得到固体产品后进行结构表征。Fr—IR结果表明,适宜pH值下有Si-O-Al和Si-O一Fe生成;XRD图谱也表明,多核复合混凝剂含有新的化学物质而非原材料的简单混合。不同pH值混凝剂的微观结构稍有不同。混凝试验表明,混凝效果与混凝剂微观结构有关,适宜pH值(2.77、3.60)的复合混凝剂可以得到好于常规硫酸铝的混凝效果。在最优剂量下,PAFSS(多核复合混凝剂主要成分为Si、Al、Fe及SO4^2-,pH=3.60)对垃圾渗滤液中COD和重金属Cr的去除率分别达55%和97%;pH值太高时(3.98),混凝剂不稳定,混凝效果变差。研究表明,多核复合混凝剂中所含的少量具有混凝作用的Mg2+、Ti4+、Zn2+等对混凝效果具有协同作用。
简介:采用混凝-Fentofl氧化法对经生化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了深度处理,确定了最佳的试验条件。结果表明,混凝剂聚合硫酸铁(PFS)的最佳投加量为20ml/L。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确定了Fenton反应最佳工艺条件:初始pH值为3,H2O2加入量为3.0mL/L,FeSO4·7H2O加入量为3.5g/L,反应时间为120min。生化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经混凝-Fenton氧化法深度处理后,CODCr由处理前的560mg/L降至处理后的93mg/L,去除率达83.4%,出水水质达到新修订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排放标准。
简介:为比较不同水稻土中镉锏元素化学行为的差异,采用振荡平衡法,通过室内恒温吸附解吸试验,研究了湖南省3种水稻土(红黄泥、灰泥和河沙泥)对镉、铜单一元素以及两元素交互作用下的恒温吸附和解吸规律。结果表明,单一体系下,灰泥对镉、铜的吸附量均大于红黄泥和河沙泥;红黄泥和河沙泥对镉的解吸率大于灰泥;红黄泥对铜的解吸率大于河沙泥大于灰泥;红黄泥和河沙泥镉、铜的吸附值以Freundlich方程拟合性最好,灰泥镉、铜的吸附值Langmuir方程拟合度最高;同一种土壤铜的吸附量均大于镉的吸附量,而解吸率相反。在竞争体系下,3种土壤中铜的存在使镉的吸附鲢显著减小,且铜对镉的影响作用随土壤PH值的增加而增强,镉的存在对铜的吸附量影响不大。
简介:采用二甲基二氯硅烷(DMCS)为硅源,与氯化铁、氯化铝聚合制备新型聚硅氯化铁铝絮凝剂(PAFSC).其形态分布和处理含藻水的混凝性能结果表明,该混凝剂的最优技术指标为nFe/nAl=0.4,nSi/n(Al+Fe=0.1,碱化度B=1.5,G(Al+Fe)=0.1mol/L,pH=2.898,熟化时间为24h的条件下,有效成分Fe1、Alb的含量最高,絮凝效果最好,PAFSC对浊度的琦化效率可达98.6%。研究表明.二甲基二氯硅烷会产生很强的协同效应,使无机高分予絮凝刹PAFSC有效成分高,絮凝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