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博利珠单抗联合安替尼三线对晚期肺腺癌近期临床疗效与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受试对象为60例晚期肺腺癌患者(收治时间2019年6月-2020年4月),应用随机数字法,将入选者划分至对照组(博利珠单抗)和研究组(博利珠单抗联合安替尼三线)中,各组人数均为30例,治疗4周后评价对比组间患者取得的近期临床疗效与毒副反应结局。结果:研究组患者近期疗效(2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组间数据经SPSS23.0检验(p0.05)。讨论:为晚期肺腺癌患者施以博利珠单抗联合安替尼三线展开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且安全性理想。

  • 标签: 帕博利珠单抗 安罗替尼三线 晚期肺腺癌 近期临床疗效 毒副反应
  • 简介:摘要1例56岁女性患者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给予依司他50 mg口服、3次/d。当天服药3次后(首次用药后约10 h),患者面部出现红色丘疹,头颈部出现风团样红斑。服药第2天,皮疹进行性加重并诊断为多形红斑型药疹。考虑为依司他所致,将该药换为硫辛酸注射液,并给予地塞米松、维生素C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对症治疗。3 d后,患者过敏症状减轻,逐步停用抗过敏药物,其他药物继续使用;6 d后,患者无不适,停药出院。20 d后随访,患者皮疹未复发。

  • 标签: 药疹 多形红斑型 依帕司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40~80岁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接受二线奥拉尼联合博利珠单抗治疗以及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的一线标准化疗方案后进展或复发的SCLC患者21例,联合组接受奥拉尼(300 mg口服,每日2次)联合博利珠单抗(200 mg静脉滴注,每3周1次)治疗;单药组接受博利珠单抗(200 mg静脉滴注,每3周1次)治疗。结果联合组和单药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45.5%和10.0%(P=0.149),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1.8%和70.0%(P=0.635),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5.93和3.53个月(P=0.036),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0.43和8.43个月(P=0.063)。联合组和单药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0.9%和70.0%(P=0.311),Ⅲ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36.4%和10.0%,P=0.311)、胃肠道反应(9.1%和10.0%,P=1.000)和其他免疫相关不良反应(18.2%和30.0%,P=1.000)。多因素分析显示,转移灶数目(P=0.006)、铂类敏感性(P=0.036)和乳酸脱氢酶水平(P=0.022)为影响患者联合用药疗效的独立因素。结论博利珠单抗联合奥拉尼初步显示较好的疗效,安全性可耐受,或可成为SCLC患者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

  • 标签: 癌,小细胞肺 奥拉帕尼 帕博利珠单抗 二线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晚期胃癌(GC)患者治疗中,用阿替尼的效果。方法:取80例晚期GC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对照组替吉奥单纯治疗,观察组联合阿替尼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提升(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22.5%);观察组总发生率1(2.50%)( =7.314,P=0.007)。结论:GC晚期患者治疗中,阿替尼安全性高,患者生存质量得以有效改善。

  • 标签: 胃癌 阿帕替尼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CD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可导致肠道纤维化、肠道穿孔、瘘道形成、肠道功能丧失,造成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降低。因此,改善CD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生物制剂的广泛使用,CD临床疗效有了大幅度提高,在CD的治疗和管理方面已有更多研究关注客观的参数变化。随着选择炎症性肠病治疗靶点(STRIDE)共识的提出,达标治疗策略逐步在临床中推广运用。然而,目前并没有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证实该目标可显著改善CD患者的预后。本文拟回顾近期关于CD治疗目标的相关文献,提供当前建议和支持证据。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达标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1例32岁女性患者因抑郁症长期口服罗西汀40 mg/d。因行为不能自控,患者一次性服用罗西汀约1 000 mg。服药约24 h后,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继之出现呼吸困难,2 d后出现神志不清。氧分压38 mmHg(1 mmHg=0.133 kPa),二氧化碳分压43 mmHg,胸部CT示双肺磨玻璃影,呈间质性肺水肿。诊断为急性肺损伤,呼吸衰竭。给予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甲泼尼龙160 mg/d持续静脉泵入,同时给予抗感染、补液、纠正酸碱失衡等对症治疗。呼吸状况逐渐改善,氧分压逐渐恢复正常;5 d后停用呼吸机,拔除气管导管。

  • 标签: 帕罗西汀 抑郁症 药物过量 急性肺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使用抗癌药物后并发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及病理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例肺恶性肿瘤并发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点。结果经肾穿刺活检示:缺血性肾病。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蛋白尿及肾功能损伤,应考虑可能为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在尽量兼顾控制肿瘤及肾损害的情况下,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及治疗方案。

  • 标签: 肺肿瘤 肾病综合征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 简介:摘要IBD和银屑病都是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银屑病患者的IBD患病率有所升高。然而,银屑病合并CD,且应用IL-17拮抗剂使CD加重的病例尚鲜见报道。本文报道1例银屑病合并CD患者,经多学科诊疗模式讨论,权衡肠道病变和皮损情况,在不同生物制剂中寻求合适的转换治疗方案。

  • 标签: 银屑病 Crohn病 生物制剂 转换治疗 多学科诊疗
  • 简介:摘要外阴克恩病(Crohn disease)很少见,可早于消化道出现病变,组织病理学形态不具有特异性,易漏诊、误诊。该病最常见的临床特征是外阴部肿胀、溃疡、肥大与化脓。该例镜下显示溃疡、增生及非干酪性结核样肉芽肿病理征象。及早明确外阴克恩病的诊断,需要注重组织病理学形态与临床表现相结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利哌酮对强迫症治疗的增效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强迫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0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67.50%。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50%,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帕利哌酮 强迫症治疗 增效作用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安神生化汤联合罗西汀片治疗产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9月-2018年11月本院产后抑郁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口服罗西汀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安神生化汤。2组均连续治疗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partum depression scale, EPDS)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40/41)、对照组为78.0%(32/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81,P=0.018)。观察组治疗后焦虑、昼夜、睡眠障碍、体重、绝望感、认知障碍、阻滞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2.391、10.941、14.764、12.261、8.446、10.005、8.871,P值均<0.01);EP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7.893,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s-CRP、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8.005、6.553,P<0.01)。结论安神生化汤联合罗西汀片可有效缓解产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下调血清hs-CRP和Hcy水平。

  • 标签: 抑郁症,产后 安神生化汤 C-反应蛋白质 同型半胱氨酸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依司他对早期糖尿病性肾病 ( DKD) 患者的疗效。方法 :病材选取自 2016年 6月 ~ 2018年 5月期间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 100例,随机分为两组,依司他治疗组 50例,对照组 50例,疗程半年,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0%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70%,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治疗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UAE及 Scr、 BUN值的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UAE及 Scr、 BUN下降不明显,甚至上升,对照组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UAE及 Scr、 BUN值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2.893, P< 0.01) 。结论 :依司他对早期 DKD有明显降低了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延缓肾功能恶化的作用。

  • 标签: [ ] 依帕司他 糖尿病肾病 尿蛋白排泄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哌卡因复合纳布啡与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行硬膜外分娩镇痛足月单胎初产妇662例,ASA分级Ⅰ、Ⅱ级,采用在线随机数生成器分为0.1%哌卡因复合纳布啡0.2 g/L组(RN组,333例)和0.1%哌卡因复合芬太尼2 mg/L组(RF组,329例)。记录两组产妇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产妇及助产师满意度评分、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共有547例产妇完成试验(RN组276例,RF组271例)。RN组第一产程NRS低于RF组(P<0.05),第二产程NRS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及助产师满意度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程中尿潴留发生率RN组(17.75%)低于RF组(30.26%)(P<0.05),恶心呕吐、瘙痒、Bromage评分大于0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7分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哌卡因复合纳布啡与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相比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少,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

  • 标签: 罗哌卡因 纳布啡 芬太尼 分娩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培养恶性腹膜间皮瘤(MPM)细胞,观察阿替尼对其生物学特性影响。方法通过MPM手术标本建立裸小鼠模型,于2019年8月至10月利用此模型培养MPM细胞,采用瑞士-吉姆萨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实验分阿替尼组、溶剂组及空白对照组;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流式细胞术、划痕及半胱天冬酶3(Caspase-3)活性检测法研究对细胞增生、周期、迁移及凋亡影响;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培养MPM细胞,钙调蛋白(Calretinin)、细胞角蛋白(CK)5/6、p53、细胞增殖核抗原-67(Ki-67)阳性;0、12.5、25.0、50.0、100.0 μmol/L药物处理24 h,细胞活力100%、(83.78±5.58)%、(68.03±2.20)%、(47.31±1.03)%、(38.47±6.68)%,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阿替尼均抑制细胞活力(F=118.000、5.031、25.120、88.600、15.95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划痕实验空白、溶剂、25 μmol/L及50 μmol/L组细胞迁移率(77.52±2.54)%、(78.50±6.91)%、(26.43±15.27)%和(13.03±11.93)%,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阿替尼均抑制细胞迁移(F=64.920,t=8.084,7.609,12.950,11.63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物抑制G2/M期但不诱导凋亡。结论阿替尼抑制MPM细胞增生及迁移,影响细胞周期。

  • 标签: 恶性腹膜间皮瘤 阿帕替尼 细胞生物学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丹参酮联合阿达林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106例轻中度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在2018年01月至2018年07月期间,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患者口服丹参酮外用阿达林凝胶治疗,对照组外用阿达林凝胶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1.1%,比对照组60.4%高,(P

  • 标签: 丹参酮 阿达帕林 轻中度痤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阿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德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90例,根据盲抽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口服替吉奥,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服阿替尼。两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242(CA242)、癌胚抗原(CE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个疗程后,观察组总缓解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71.11%),CA199、CA242及CE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8.89%)低于对照组(42.22%),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阿替尼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治疗效果明显,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胃癌,晚期 替吉奥 阿帕替尼 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替尼相关手足综合征(HFS)的临床特点。方法检索PubMed、维普、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截至2019年3月20日),收集阿替尼相关HFS文献病例报告,加上开滦总医院收治的2例病例,分析该药致HFS的临床特点。结果共收集到16例患者,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62±16)岁;胃-贲门癌4例,肺癌4例,卵巢癌2例,甲状腺癌2例,其他恶性肿瘤4例;单用阿替尼者11例,联用其他抗肿瘤药物者5例;阿替尼剂量为850 mg/d者3例,500 mg/d者6例,425 mg/d者1例,250 mg/d者6例(其中2例分别在用药1、2周后增至500 mg/d);HFS分级为1级者2例(12.5%),2级者6例(37.5%),3级者8例(50.0%)。除1例患者应用阿替尼至发生HFS的时间不详外,其他15例患者应用阿替尼至发生HFS的中位时间为3(1,11)周,其中10例(66.7%)在使用阿替尼3周内发病。5例患者除手足皮肤病变外还出现肛周、生殖器、腋窝、腹股沟或口腔等部位皮肤黏膜损害。16例患者中13例还发生了其他不良事件,其中发生高血压者10例(62.5%)。8例1~2级HFS患者经对症治疗症状大多好转或可以耐受,其中3例对阿替尼治疗无影响,4例经减量或暂停阿替尼后再次服用,患者可耐受,仅1例停药;8例3级HFS的患者对症治疗效果差,其中4例因HFS症状严重停用阿替尼,3例死亡。结论阿替尼所致HFS多发生在用药后3周内,除可引起手足皮肤病变外还可累及全身多个部位,多伴发高血压;多数患者出现HFS后给予对症处理、合理减量或停药后症状可缓解。

  • 标签: 血管生成抑制剂 抗肿瘤药 手足综合征 阿帕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胺碘酮与普罗酮治疗,分析不同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实验选取了 2019年 9月~ 2020年 3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我们所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对数据信息进行搜寻,并开展分组调查。在分组上对 60例患者为随机分组,以公平性为开展前提。对照组患者采用普罗酮措施,观察组则为胺碘酮,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从治疗上看,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水平为( 7.74±2.03) mg/L,对照组为( 19.35±4.32) mg/L,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此同时,在 SDNN、 rMSSD以及 SDANN指标上,两组患者治疗后存在较大差异,且以观察组水平更佳。 最后,在临床疗效的对比中,观察组为 93.3%( 28/30),对照组则为 76.6%( 23/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胺碘酮作为治疗措施能够更好地治疗心律失常,减轻炎性症状,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胺碘酮 普罗帕酮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 观察普罗酮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 30 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 15 个常规治疗组和 15 个治疗组。常规组用普罗酮治疗,治疗组用胺碘酮治疗。结果与常规组比较,治疗组有效率高,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0.05 );同时,与常规组相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结论在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胺碘酮能取得更有效的临床疗效,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能显著改善预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整体治疗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胺碘酮 普罗帕酮 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