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外周血血液学参数的变化。方法从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选取23名12个月内机采血小板量为4~10个治疗量的献血者作为观察组(平均每个治疗量血小板计数≥2.5×10^12个),于末次机采血小板前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例(P—LCR),与4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外周血WBC、RBC、Hb、HC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外周血PL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MPV、PDW、P-LC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MPV与PLT呈中度负相关。MPV与PDW、P—LCR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为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查体时要结合PLT、MPV、PDW、P—LCR等血液学参数,综合考虑献血者机体的功能状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学特点,为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及有效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确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59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痰培养的结果。结果在59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分离出病原菌7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4株(72.97%),革兰阳性菌13株(17.57%),真菌7株(9.46%)。前5位病原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16.22%)、肺炎克雷伯菌(14.86%)、铜绿假单胞菌(10.81%)、嗜麦芽假单胞菌(10.81%)、金黄色葡萄球菌(9.46%)。结论在本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居首位,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感染亦不容忽视。因此,提倡严密动态监测VAP病原菌,积极治疗原发病,尽量缩短使用呼吸机的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以达到有效控制VAP的目的。
简介:摘要:目的:本项研究旨在评估综合ICU内外科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学特点及其对于治疗药物的抗性,以期为VAP的预防和临床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本项研究选取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综合ICU接受治疗且经历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136名外科患者,包含78位男性和58位女性,年龄范围18至85岁。此研究进行了对患者病原体分布及其耐药性的统计分析,并采集了患者支气管分泌物进行病原学检验。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共有143株病原体被分离,内科病人中革兰阴性菌67株占比46.9%,革兰阳性菌19株占13.3%,真菌5株占3.5%。对于外科病人,革兰阴性菌共39株,占比27.3%,革兰阳性菌10株,占7.0%,真菌3株,占2.1%。讨论:在ICU的内外科病患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主要归因于革兰阴性菌,其具备较高的多药耐药风险。为了减少VAP发生及其致死风险,医生应考虑到病原菌的耐药特点来恰当选择抗生素,并且应当强化病原监测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对于在重症监护室当中需要使用呼吸机维持生命的患者所出现的肺炎并发症所具有的临床特点以及其病原学方面的相关情况。方法:在本院 2019年 1月 20日到 2020年 1月 20日这段时间内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需要使用呼吸机进行疾病治疗并且在治疗过程当中出现了相关性肺炎的患者当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 5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并且采用回顾性分析这一手段,来对这些患者在临床上出现的疾病特点进行探究,并且对此类患者进行病原学分析。结果:这 5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当中,出现发热情况的患者比例高达 83.92%。出现气道分泌物增多现象的患者人数比例高达 91.07%。出现肺部湿啰音症状的患者比例高达 87.5%。在此之外,出现寒战、神志不清、胸腔积液等患者的人数同样较多。在检查出来的 94株细菌当中,革兰阴性杆菌所占的比例高达 61.7%,剩下的 38.3%均为革兰阳性杆菌。结论:在重症监护室当中使用呼吸机这一仪器来延续生命且出现了相关的肺炎这一并发症的患者,往往会出现发热的症状,除此之外,患者在发病过程当中神志不清现象的情况较为严重,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气道分泌物增多的状况。在为患者进行听诊的时候,大多数患者的肺部当中都存在湿啰音的现象。与此同时,在为他们进行病原学检查的过程当中,可以发现他们的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而且十分容易出现混合感染的现象。只有对此类患者进行更加有效的护理,才能够预防这一疾病的出现 [3]。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对符合VAP诊断的88例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存活组与VAP相关性死亡组的临床资料及病原菌构成特点。结果88例VAP患者中检出病原菌178株,以G一菌为主(75.28%);G+球菌检出24株(13.48%);真菌检出20株(11.24%)。耐药监测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病原菌呈现多重耐药性,且耐药率呈上升趋势;G一菌耐药性较为严重。存活组机械通气前抗菌药物应用时间明显短于死亡组(P<0.05),且平均每例培养出病原菌数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死亡组VAP病原菌中MRSA及真菌所占比例明显上升(P<0.05)。结论VAP病原菌以G一菌为主,呈现多重耐药性。机械通气前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及病原菌混合感染严重程度等明显影响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流行病学特征、相关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收集本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重症监护室内行机械通气患者2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VAP的发生率为37.20%,病死率30.12%。共检出病原菌150株,其中G-杆菌70.12%、G+菌10.31%、真菌19.57%。非VAP组病死率15%。结论VAP发病率和病死率高,机械通气时间、高龄、慢性基础疾病COPD、昏迷、使用抑酸剂、留置胃管是VAP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VAP的主要致病茵为G-杆菌;尽量缩短上机时间和避免医源性危险因素是主要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