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既往有子宫穿孔史孕妇再次妊娠的临床特点、围产期管理和围产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1999年1月至2018年5月11例既往有子宫穿孔史的孕妇的12例次再次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1)既往子宫穿孔情况:既往子宫穿孔史者11例,其中5例为行人工流产手术或清宫过程中发生子宫穿孔,4例为宫腔粘连行宫腔镜电切术中发生子宫穿孔,2例为宫内节育器相关穿孔。(2)再次妊娠的一般情况:11例既往子宫穿孔史孕妇累计妊娠12例次,再次妊娠的分娩年龄为(32±4)岁,子宫穿孔后再次妊娠的中位时间间隔为37.5个月(3~216个月)。(3)再次妊娠的围产结局:12例次妊娠中,流产4例次,流产率为4/12。余8例次妊娠的中位分娩孕周为妊娠37周+1(30周+3~38周+6);均行剖宫产术分娩,其中行择期剖宫产术5例次,行紧急剖宫产术3例次,剖宫产术中的中位出血量为250 ml(200~5 050 ml);早产3例次,早产率为3/8,其中自发性早产1例次,医源性早产2例次。共4例次孕妇发生产科并发症,3例次胎盘植入,其中2例次因胎盘植入伴产后出血行子宫切除术;1例次新生儿窒息。所有孕妇均未发生泌尿道或肠道损伤、二次手术,无孕妇及新生儿死亡。结论既往有子宫穿孔史非妊娠禁忌证,子宫破裂、胎盘植入及其相关不良围产结局是子宫穿孔后再次妊娠的主要并发症。此类孕妇妊娠期管理的重点为对有无胎盘异常附着及子宫肌层连续性的评估,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应结合个体情况决定。部分子宫穿孔后再次妊娠者可获得良好的围产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无痛人流手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选择的80例行剖宫产后再次进行妊娠流产者流产结果资料,根据人工流产方式进行分组,并设置对照组(n=30)与研究组(n=30),对照组采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药物人流,研究组采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无痛人流手术,比较两组流产效果;结果:观察组孕囊排除时间、出血量和出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而完全流产率(97.50%)高于对照组(75.00%),组间差异证实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不同人工流产方式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中,相比于传统药物流产,使用无痛人流手术不仅提升流产效果,而且利于利于提升人流安全性。
简介:摘要 目的:建立瘢痕子宫产前预测评估指标 ,使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孕妇实施 阴道分娩。方法:前次剖宫产手术时间 3-9 年 、估测 胎儿体重 2500g~3500g 、检查 胎头衔接入盆、骨盆出口横径正常值、 超声测量子宫 瘢痕连续性好 、厚度 3mm 以上 ,满足上述指标 评估进入阴道分娩组 32 例 。随机选取 同期同等条件下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后剖宫产孕妇作为对照组(手术组 77 例 )。结果: 32例阴道分娩组均成功阴道分娩,产后无并发症。结论:严格掌握 临床指征,在临床产科实施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工作,是有效的、 安全的 ,可以 有效 降低剖宫产率,不增加新生儿风 险。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术后诊断的意外胆囊癌(ID-GBC)与术前诊断的疑似胆囊癌(PS-GBC)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率方面的差异,评估术后ID-GBC患者从胆囊切除到再次手术的时间间隔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276名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术后ID-GBC患者累计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8%、52.2%和33.0%)明显优于PS-GBC组(57.5%、25.7%、16.6%,P<0.05)。对术后ID-GBC患者行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分期、肝脏受侵犯和从胆囊切除术到再次手术的时间间隔是影响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根据再次手术的时间,将80例术后ID-GBC患者分为2周之内、2周至1个月和1个月以上3组,结果显示2周之内再手术患者的总生存期(OS)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而2周至1个月组和超过1个月再手术组患者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ID-GBC患者生存率明显优于术前诊断的疑似胆囊癌组。在综合评估有望获得根治性手术切除时,ID-GBC患者两周内接受再次手术是一项较好的治疗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分析进行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患者的产科处理临床表现情况,以期为有效提升产科处理质量与效果提供多元化决策依据。方法:选取我院 2019年 1月到 2020年 1月收治的 9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按照住院治疗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9例,对照组采用剖宫产方式,观察组采用自然阴道分娩方式,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发生胎儿窘迫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患者进行产科处理时,可优先采用自然阴道分娩方式,更好地提高产妇生产过程安全性,有助于母婴的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产科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用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中对预防产后出血的干预作用 。方法: 2018 年 1 月 -2020 年 4 月本院产科接诊的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 60 名,用随机数表法均分 2 组。试验组采取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产后出血等指标。 结果:试验组产后出血率 0.0% ,比对照组 16.67% 低, P < 0.05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耗时优于对照组, P < 0.05 。 试验组产妇满意度 96.67% ,比对照组 80.0% 高, P < 0.05 。 结论: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中运用护理干预,利于手术时间的缩短,产后出血率的降低,及产妇满意度的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再次剖宫产产妇300例设为研究组,并抽取同期初次选择剖宫产的再次妊娠产妇300例设为参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娩时间、不良妊娠结局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分析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分娩时间长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盆腔或腹腔粘连、子宫破裂发生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宫缩乏力、胎盘前置、胎盘植入、胎盘粘连、胎盘组织处于瘢痕处、瘢痕处于子宫下段的发生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并发症与剖宫产造成腹腔及盆腔结构影响、瘢痕子宫子宫壁解剖结构受损、胎盘亲瘢痕组织生长特性等因素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遴选并提取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方式决策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检索中国指南网、国际指南图书馆、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指南库、美国指南网、Joanna Briggs Institute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UpToDate、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护理文献累积索引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关于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方式管理及决策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推荐实践、最佳临床实践信息册以及原始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5月1日。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证据。结果共纳入证据13篇,包括指南6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6篇,共总结15条最佳证据,包括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选择性再次剖宫产人群、选择性再次剖宫产人群/子宫破裂影响因素、分娩方式管理、分娩决策工具4个方面。结论建议临床应用证据时,应根据所在医疗机构的资源、医务人员应用证据的促进和阻碍因素、临床医生的合理判断、产妇提供的临床数据、产妇及家属意愿等进行证据选择。且由于最佳证据随时间推移不断更新,应用者还需持续更新证据,最终以科学的方法解决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方式决策的问题,从而提升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双极电凝在再次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0年3月至2017年9月所有肝移植术后受者资料,选取年龄18~65岁远期再次原位肝移植的106例受者纳入研究,其中传统组(非双极电凝组)64例,改良组(双极电凝组)42例。通过对比分析两组间的术前供受者基本资料、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两组受者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组受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均较传统组少(P<0.05)。改良组病肝切除时间和总手术时间均较传统组明显缩短(P<0.01)。两组受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5.2%和3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8)。术后ICU停留时间相当(P=0.206),肝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极电凝显著缩短再次肝移植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它是一个可靠的、安全的手术技术。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剖宫产产妇的再次妊娠,且为阴道分娩的产妇进行护理措施的强化管理,为产妇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在本院进行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产妇为对象,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 114 例,在随机分组下进行不同护理措施的讨论,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整体护理干预,分析产妇分娩全过程的护理措施,以及产妇和新生儿结果。 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 96.5%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6.0%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结论:采用整体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优化护理流程,有利于对再次分娩产妇提供产程上的帮助,有助于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减轻痛苦,其护理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1例74岁男性患者因心脏瓣膜病于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在体外循环结束后给予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50 mg(5 ml)缓慢静脉注射以中和肝素钠。注射约3 min时(鱼精蛋白入量约15 mg),患者血压突然下降,心率加快,呼吸急促,注射部位周围皮肤泛红,出现淡红色斑丘疹。考虑鱼精蛋白过敏,立即停止滴注,并静脉注射苯海拉明、地塞米松和肾上腺素等抗过敏药物。约30 min后,患者血压回升,心率下降,皮疹逐渐消退。因鱼精蛋白用量不足,患者术后胸腔渗血、渗液较多,导致其血压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将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50 mg(5 ml)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稀释后以60滴/min速度缓慢静脉滴注,患者未再出现过敏现象,胸腔引流液逐渐减少,血压恢复正常。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实施基于风险评估的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及对降低再次剖宫产率的影响价值。方法:纳入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70例为研究对象,孕妇就诊时间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Ⅰ组(35例)孕妇采纳常规护理,Ⅱ组(35例)孕妇采纳基于风险评估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分析2组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再次剖宫产概率。结果:护理后,Ⅱ组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86.05±2.38)分,明显高于Ⅰ组(P<0.05);护理后,Ⅱ组再次剖宫产概率5.71%,明显低于Ⅰ组(P<0.05)。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实施基于风险评估的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及对降低再次剖宫产率的影响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