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妇科护理中应用患者隐私权保护与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在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选取84例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患者隐私权保护与心理护理,对比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经护理后的不良心理评分更低;研究组护理依从性更高;研究组经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赋权护理模式在重症肺炎患儿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102例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家庭赋权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遵医行为、干预前后患儿肺功能指标及家长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儿按时按量服药、饮食控制及适当锻炼等方面依从率分别为98.04%、92.16%、96.08%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6.27%、76.47%、84.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家长干预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家庭赋权护理模式在重症肺炎患儿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儿的遵医行为,改善患儿肺功能,调节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云随访的家庭赋权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160名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患者及其80名主要照顾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云随访的家庭赋权护理模式,两组患者均在入组后连续干预6个月。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量表(MMAS-8)、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家庭疾病负担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个人社会功能、家庭功能、主要照顾者疾病负担及负性情绪。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SP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FEC-CV各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主要照顾者疾病负担及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云随访的家庭赋权模式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个人社会功能并改善家庭环境,且能缓解主要照顾者的疾病负担和不良情绪,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家庭赋权的护理干预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康复积极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8例COPD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4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家庭赋权的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的肺康复锻炼积极性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肺康复锻炼积极性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81.82%(P<0.05)。结论:基于家庭赋权的护理干预模式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积极性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基于屏幕的知觉匹配任务来考察非父母、试图怀孕的人和已经生育的人如何优先考虑与自我或婴儿状况有关的形状和标签。方法研究于2016年12月至2021年11月在丹麦奥胡斯大学医院进行,其招募方式包括计划生育诊所、社交媒体、在线招聘系统和当地公告栏,修改后的知觉匹配任务将五个形状与五个标签联系起来,其中包括自我和婴儿。结果67例平均年龄(24.4 ± 3)岁的男性和女性没有近期成为父母的计划,他们对自我形状和标签的反应更快、更准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56例平均年龄(27.1 ± 4.4)岁积极尝试成为父母的参与者表现出无统计学意义的优先顺序。21例平均年龄(28.7 ± 4.4)岁的受试者在分娩一年后对婴儿的反应时间显著快于自我形状和标签(P<0.001)。结论与其他两组相比,健康的初育父母在分娩一年后对婴儿的反应速度快于自身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赋权增能理论的护理模式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CART)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RMM)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2月,选取84例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接受CART治疗的RMM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42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干预组患者接受基于健康赋权增能理论的护理模式干预,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疾病感知、恐惧疾病进展及创伤后成长水平。结果:干预组护理后的BIPQ评分、PTGI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FoP-Q-SF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