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对食管癌T分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抽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3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抽取同期于医院接受治疗的29例食管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MRI检查及弥散加权成像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病灶处ADC值,依据观察组不同T分期结果将患者分为T1期、T2期、T3期、T4期,对比分析不同分期食管癌患者病灶处ADC值变化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检验病灶处ADC值对不同T分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病灶处ADC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食管癌患者中,T1期8例,T2期4例,T3期14例,T4期4例;T3、T4期病灶ADC值均小于T1、T2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期与T2期病灶ADC值、T3期与T4期病灶处ADC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食管癌病灶ADC值分别诊断T分期的曲线下面积均>0.80,诊断效能均较理想。结论不同T分期食管癌经MRI检查病灶处所得ADC值有一定差异,临床可利于ADC值鉴别不同T分期食管癌,以提高不同T分期食管癌的诊断准确率。
简介:目的以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mPEG-PLA)嵌段共聚物为载体材料制备塞来昔布载药胶束,并考察其在大鼠体内药动学情况。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塞来昔布载药胶束,评价载药胶束的微观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等理化性质;采用动态膜透析法考察塞来昔布乙醇溶液和载药胶束的体外释药情况;考察塞来昔布乙醇溶液和塞来昔布载药胶束经尾静脉注射后在大鼠体内药动学情况。结果透射电镜显示塞来昔布载药胶束粒径均一,成球状或类球状分布,平均粒径为(35.6±15.1)nm,PdI为0.152±0.05,Zeta电位为(-24.6±2.9)mV;塞来昔布载药胶束在0.5%SDS磷酸盐缓冲液中24h累积释放81.5%;塞来昔布乙醇溶液和塞来昔布载药胶束在大鼠体内的t1/2分别为(4.41±0.41)h和(6.38±0.81)h,AUC分别为(86.17±4.08)和(142.21±7.82)mg·(L·h)^-1。结论塞来昔布载药胶束与塞来昔布乙醇溶液相比,延长了药物在大鼠体内的滞留时间,有望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心电图ST-T段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根据心电图有无ST-T段改变分为ST-T段改变的观察组(n=50)与ST-T段未改变的对照组(n=50),所有入组患者均实施冠状动脉造影与心电图检查,对观察组与对照组受检患者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诊断阳性率方面,冠状动脉造影与心电图检查数据差距小,对比无意义(P>0.05)。与ST-T段未改变者对比,心电图ST-T段改变的患者的冠心病检出率高,P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心电图 ST-T段改变早期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心电图拟诊冠心病 30例及排除冠心病者 3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比较心电图诊断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之间的差异。结果:心电图存在 ST-T段改变诊断冠心病患者中, 1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心电图阴性表现中, 2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心电图检查 ST-T改变拟诊冠心病与冠状动脉造影之间对冠心病的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诊断冠心病不能单纯依靠心电图 ST-T改变,因其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均较高,应早期行冠脉造影明确诊断。 【关键词】 心电图; ST-T段; 冠心病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ST-T segment changes in ECG in early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30 cases of suspect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30 cases of exclud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selected. Coronary angiography was performed in all patients,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CG diagnosis and coronary angiography diagnosis was compared. Results: among the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ST-T segment changes in ECG, 19 cases were diagnosed a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y coronary angiography, and 25 cases were diagnosed a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y coronary angiograph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iagnostic rat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etween suspect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coronary angiography (P > 0.05). 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n not only rely on ECG ST-T changes, because of its high false positive and false negative rate, early coronary angiography should be made clear diagnosis.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ST-T段改变早期冠心病诊断中心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接收的 75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以上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分析 ST-T段改变对早期冠心病诊断的价值。结果:心电图冠心病阳性检出率( 42.67%)与冠状动脉造影( 48.00%)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05)。冠心病患者 ST-T改变率( 82.35%)显著高于非冠心病患者( 17.65%)( P< 0.05)。结论:在早期冠心病诊断中心电图 ST-T段改变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实践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多导联持续ST段下移与T波倒置的原因。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2009年6月因不典型胸痛在我院就诊且ECG有持续全导联ST段下移与T波倒置的18患者,均无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病史,剔除瓣膜病,电解质紊乱,洋地黄药物影响及脑血管病所致的继发性ST-T变化。随访中常规观察了ECG,超声心动图(UCG),心脏X线片的变化。结果18例患者中肥厚型心肌病9例,占全组患者的50%,扩张型心肌病4例(22.2%),缩窄性心包炎1例(5.56%),糖尿病2例(11.11%),原因不明T波倒置者2例(11.11%)。在5~15年随访中,除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出现左心衰竭外,其余14例均能胜任日常工作,生活,无心肌梗死发生。结论有全导联持续ST段下移与T波倒置的不典型胸痛患者,不要只想到冠心病,应该全面考虑,心肌病所占比例较高,尤其肥厚型心肌病。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未破裂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7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治疗中心应用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和Tubridge)治疗未破裂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5例(25个动脉瘤)患者。对手术过程、围手术并发症、随访结果进行分析。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预后;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标准评估动脉瘤的闭塞情况。结果25例未破裂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患者共使用26枚血流导向装置,其中16例使用Pipeline 16枚,9例使用Tubridge 10枚;血流导向装置结合弹簧圈2例;单纯置入1枚血流导向装置24例,置入2枚血流导向装置1例。术后所有血流导向装置均完全覆盖病变且贴壁良好,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瘤腔内对比剂均滞留。25例患者均进行临床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7个月(3~39个月),其中mRS 0分19例,1分6例;1例术后8个月尾状核出血破入脑室,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其中19例患者进行了影像学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5个月(3~29个月),OKM分级D级11例,C级2例,B级6例,无动脉瘤复发。结论血流导向装置治疗未破裂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手术成功率高,安全有效,但长期结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冠心病的诊断中,心电图观察 ST 段水平延长伴 T 波直立对称对疾病诊断的价值。 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3 月收治的 80 例冠心病患者为甲组,同期健康体检的 70 例患者为乙组,均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价值。 结果: 甲组患者 ST 段水平延长≥ 0.12s 的占比为 51.25% ,显著改与乙组 4.29% 的占比( P < 0.05 );甲组 T 波变化占比显著高于乙组,其中 T 波直立对称甲组 33.75% 的占比高于乙组 0 的占比( P < 0.05 )。 结论: ST 段水平延长伴 T 波直立对称对于临床诊断冠心病有重要价值,为疾病的早期治疗提供有力参考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疾病阶段HIV/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流式细胞仪和NASBA方法检测56例健康人、52例HIV无症状者、70例HIV有相关症状者和77例艾滋病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结果不同疾病阶段HIV/AIDS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艾滋病组(80.04±69.41个/ul)<HIV有相关症状组(275.50±43.29个/ul)<HIV无症状组(534.85±228.70个/ul)<正常对照组(694.30±185.09个/ul),病毒载量为艾滋病组(5.02±0.75log/ml)>HIV有相关症状组(4.37±0.83log/ml)>HIV无症状组(4.07±0.83log/ml)。结论CD4+T淋巴细胞计数随着疾病的进展而降低,而病毒载量随着疾病的进展而升高,两者呈显著的负相关。因此,在评价HIV/AIDS患者病情时,应结合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综合分析。
简介: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性评价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对未植入体内自动除颤器(ICD)的心衰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和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检索1990年1月~2013年6月关于运动负荷试验时异常的MTWA对未植入ICD的心衰患者预后预测的前瞻性临床研究。通过χ2统计量结合I2统计量进行异质性检验,用倒方差法固定效应模型分析MTWA对恶性心律失常和死亡的风险,得到合并效应指标风险比(hazardratio,HR)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共有7项研究被纳入,总样本量2953人。其中662人MTWA阳性,1705人MTWA阴性,340人MTWA不确定,246人MTWA非阴性(包括阳性和不确定性)。和MTWA阴性的患者相比较,MTWA异常的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和死亡的危险度增加(HR为4.51,95%CI:2.28~8.89,P<0.001)。结论MTWA检测进行危险分层的评估对未植入ICD的心衰患者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和死亡有预测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椎动脉颅内段破裂与未破裂梭形动脉瘤(VAFAs)血管内重建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10月至2017年9月连续收治行血管内重建治疗VAFAs26例患者的临床、影像与随访资料。结果(1)26例患者共26个VAFAs,年龄为38~69岁,破裂9例,未破裂17例;瘤径5—12mm。重建技术成功率100%。(2)破裂组9例中,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8例,单纯支架置入1例;多枚支架重建5例,单枚支架重建4例。未破裂组17例中,支架辅助栓塞技术13例,单纯支架置人4例;多枚支架重建7例、单枚支架重建10例。无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发生。(3)临床随访8.0~97.5个月,中位时间39.5个月,无一例新发脑梗死或脑出血,预后均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22例接受造影随访3.5—34.0个月,中位时间10.3个月,14例(63.6%)治愈,4例(18.2%)稳定或好转,4例(18.2%)复发;其中破裂组8例治愈5例,未破裂组14例治愈9例,两组各有2例复发。结论血管内重建治疗对破裂与未破裂VAFAs临床可行,安全性较高,中长期随访疗效较好;破裂VAFAs的复发率有增高的趋势,术后需密切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