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4 个结果
  • 简介:2月14日,全省患病贫困人口健康扶贫信息采集工作培训班在济南举办。省卫生计生委监察专员、委扶贫办常务副主任郭占峰出席并就当前工作提出要求。

  • 标签: 信息采集 人口健康 培训班 扶贫 贫困 计生委
  • 简介:[目的]探讨重点环节干预对提高临床护士标本采集认知水平和降低标本采集不合格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6月—8月不合格标本采集情况,同期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500名临床护士,应用自行设计的标本采集认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依据干预前收集的资料分析结果制定干预措施,从标本采集前准备、标本采集、标本存储及送检三方面进行重点环节干预。干预后收集2016年9月—12月不合格标本采集情况,同时应用相同的问卷对干预后的50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干预前后临床护士的标本采集认知水平及标本采集不合格率情况。[结果]干预后护士对标本采集的认知评分(18.60分±1.36分)高于干预前(12.25分±3.32分),不合格标本率(0.18%)低于干预前(0.61%),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加强重点环节干预,可提高临床护士标本采集认知水平,有效降低不合格标本发生率,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目的。

  • 标签: 标本采集 重点环节 不合格标本 认知 干预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技巧,提高采集成功率。方法对保定市妇幼保健院600例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采血技巧,得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常规,并应用于临床。结果使用新的足跟血采集方法比较传统方法效果显著。

  • 标签: 新生儿 筛查 血样采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足跟血采集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 160例足跟血采集的新生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80例,其中对照组的新生儿在采血时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的新生儿在采血时实施细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新生儿在护理后的采血指标(血斑直径、采血时间)、采血成功率以及足跟红肿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采血指标(血斑直径、采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足跟红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生儿足跟血采集实施细节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采血的成功率,且采血的效果非常好,足跟红肿的发生率低,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组跟血 采集 护理
  • 简介:摘要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最主要的疾病之一,而心电信号(ECG)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主要依据。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心电信号的采集与处理也不断地向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心电信号分析系统中,影响心电自动分析结果可靠性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心电信号中存在的各种干扰,如随机噪声、基线漂移、肌电干扰以及工频干扰等。由于这些干扰与心电信号混叠,引起心电信号畸变,使整个心电信号波形模糊不清,并对心电各波段的正确识别造成很大影响,从而影响诊断结果。为了给医生提供清晰的心电图形,以提高分析和诊断的精确性,首先要对心电信号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使心电数据曲线平滑、特征点突出。因此,选择合适的滤波方法对心电信号分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心电信号预处理 心电信号分析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对临床采集末梢血标本中常见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认为影响检验前未梢血标本质量的因素具体为对患者交待不细使患者准备不足;采集标本方法不当;患者和标本不符。采取的对策是对病人进行采血前详细准备指导,掌握正确的采血方法,加强查对制度,充实检验的相关知识。因此,加强检验分析前的各环节质量控制,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检验分析前标本的质量,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备性。

  • 标签: 末梢血 标本 护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集血液检验标本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对策。方法2017年1月~2月,采用观察法,分别对儿科、普外科、门急诊、体检中心、内科等科室,进行血液标本采集过程观察,判断采集过程质量,分析存在问题,共观察采血500次。调取医院同期各科室的采血质量报告。结果4例采血工具选择失误,42例采血部位与血管选择失误,消毒处理不合格12例,按压方法失当62例,抽血手法错误8例,拔针手法差错17例,采集后预处理不当6例。各科室重复采血率,从高到低前3位分别为儿内科4.42%、门诊3.96%、内分泌科3.88%。溶血占重复采血的34.6%。结论采集血液标本的问题较多,从采集器械的选择到血液标本预处理都可能出现差错,这可能是科室重复采血主要原因。需要加强采血各个环节的质控,规范采血部位、途径选择策略,加强采血技术流程管理。

  • 标签: 标本 血液标本 血液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血液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本中心于 2015-2016年间所有体检疗养员中抽取 150例血液检验标本,并将其分为输液同侧(研究组)与对侧采血组(对照组)、溶血标本(研究组)与未溶血标本组(对照组)、有凝块标本(研究组)与重抽血无凝块标本组(对照组)。记录各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血液检验结果,将结果差异进行统计学的比较分析。结果:血液标本在采集时所产生的差异对检验质量有显著影响。对不同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检验结果分析表示: AST、 CK-MB、 ALT、 APTT、 NA项目之间( P<0.01),血液检验比对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血液标本采集时,标准的控制对检验质量有着直接的关联。在临床医学中,应多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不合格血液标本对检验结果带来的影响,提高准确性。

  • 标签: 血液标本采集 血液检验质量 影响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环节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采集的患者血液标本500份,在各个时间段将本组所有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生化检验。其后选择同期入院患者的正常标本和溶血标本,将其进行生化检验,最后将不同标本所得数据进行研究,并总结其影响因素。结果血液标本不同采集时间、采集部位以及不同血液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均有一定的影响,且差异明显。结论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包括采集留置时间、采集部位以及溶血情况等,只有对其采集工作进行规范才能使检验准确性得以提高。

  • 标签: 血液标本采集环节 生化检验结果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临床检验科于2012年1月—2016年1月间检验的28520份血液标本,对不合格的标本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不合格原因及预防对策。结果28520份血液标本,退回的不合格标本共255例,不合格率为0.89%;不合格原因中,标本溶血比例最高,达到了34.51%,其次为标本凝固或存在细小血凝块、采血部位不当、采血量不标准,比例分别为21.96%、13.73%、13.73%。结论我院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率偏高,应加强对护士标本采集知识的培训,建立和完善护理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标本运送过程的监督,强化基本的护理技能训练等措施,有效降低血标本不合格率。

  • 标签: 血液标本 采集不合格 原因分析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使用不用不同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检验质量的研究。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5月-2014年月来我院进行细菌标本检验的1567例人员,随机分组,实验组804例,采用标本规范的采集、运送以及处理和质量反馈,对照组763例标本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人员标本检验的合格率。结果实验组检验的总合格率为98.51%,对照组检验的总合格率为91.6%。两组标本检验的质量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标本进行规范的采集、运送以及处理和质量反馈,能够促使细菌检验质量得到提高,准确率提升,值得推荐。

  • 标签: 细菌检验质量 不同标本采集方法 医院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检验受到标本采集的影响和干预措施。 方法: 选取我院 118 例需进行血液检验患者。常规组:对患者实施采血护理。研究组:对患者实施针对性采血护理。 结果 :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96.61% 高于常规组的 74.58% ,两组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之间有一定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标本采集需要医务人员之间密切的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在血液检验过程中实施针对性采血护理,可确保检测结果的安全性,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标本采集 血液检验 影响和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提升生化检验结果精准性的方法。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检验科2015年1月-2016年11月接收的120份溶血标本,作分析组,其采集时长均已超过一个小时;同期选取血液规范标本共120份作对比组,对两组入选标本实施生化检验,并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客观比对。结果研究中,两组入选标本的胆红素值、肌酐值、谷丙转氨酶以及乳酸盐脱氢酶等生化检验指标对比后发现结果有差距(P<0.05)。结论临床生化检验结果会受到血液标本采集质量的影响,所以,需要促使血液标本采集程序得到进一步优化。

  • 标签: 生化检验 血液标本采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QC小组活动在提高痰标本采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建立QC活动小组,分析影响痰标本采集合格率的因素,制订可行性对策并实施,解决住院患者痰标本采集送检率、合格率低的问题。结果QC小组活动后痰标本送检率为90.2%,合格率为82.7%,患者满意度为95.9%,较活动前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QC小组的活动形式能明显提高痰标本采集质量,是采集痰液标本管理的一种有效途径,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QC小组 痰标本 采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于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随机选取采集的患者血液标本500份,常规进行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选择同时期住院患者的正常标本和溶血标本进行生化分析,最后将不同标本所得数据进行综合,并总结其影响因素。结果血液标本不同采集时间、采集部位以及不同血液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均有一定的影响,且差异明显。结论血液标本采集过程对于生化质量有较多的影响,临床上应规范采集操作,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液标本采集环节 生化检验结果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出体检采血的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以便有效降低血标本不合格率。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外出体检的人次当中所有不合格的血液标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对于相关表现和原因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共计调查外出体检的人次为10256次,存在有血液标本不合格87份,其具体表现为血量不足,存在有凝血、溶血和标识不清的情况,主要原因是采集和运送存在不规范的现象。结论在外出体检采血的时候,需要强化相关护理人员的体检知识培训工作,对于采集和运送环节不断地加以规范,以便于提高血液标本运送和采集的质量,提供无偿献血血液的指标。

  • 标签: 外出体检 采集不合格 血液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