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发育迟滞并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6例精神发育迟滞并精神障碍患者,全体患者均为男性,所有患者均遵医嘱,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另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酌情给予抗癫痫药物、情感稳定剂治疗。治疗期间,患者均接受专业护理人员的全程护理,护理内容主要涵盖专科护理、生活护理、生活技能训练等。治疗前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生活能力进行评估,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对症治疗,精神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其中,并发癫痫的患者癫痫发作已得到良好控制,病情基本稳定。经全程护理后,全体患者的生活能力均有显著提升,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均有明显改善,可适应集体生活。结论科学的护理在精神发育迟滞并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鉴于患者的特殊性,临床务必要对此予以足够重视,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以保障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障碍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外逃的特点及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诊治的10例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住院且发生外逃现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总结其外逃特点,并以此为依据找寻有效的处理措施。结果10例患者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有海洛因、冰毒、氯胺酮等,均为非法类物质,其中9例患者为2~3种物质滥用;多数患者为首次入院者;患者外逃时间多为晚上7~9点医院非正常工作时间,方式多为破窗而逃;外逃时患者精神症状消失;外逃多是因为苦闷、无聊等原因;10例患者出逃后均未造成不良后果。结论非法类新型物资导致精神障碍的患者外逃发生率较高,出逃原因复杂,时间多是医院非正常工作时段,因此应结合其特点采取综合有效的防范措施来防止患者外逃,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 标签: 精神活性物质 精神障碍 外逃特点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精神卫生法》的颁布实施,精神病人如何住院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困扰者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本院分析《精神卫生法》实施以后5个月的入院病人共761例的入院模式。从门诊就医、入院告知、住院知情同意、治疗知情同意等多方面制定充分体现精神病人“自愿原则”的相关流程,避免“非自愿”扩大化,在法律规定下“依法行医”。

  • 标签: 精神卫生法 精神病人 自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对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认知和需求情况。方法选取该社区100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采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认知和需求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患者认知程度为知道的26.0%;接受程度为接受的38.0%;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的20.0%;需求程度为非常需求的32.0%。结论加强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质量,加大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宣传工作。

  • 标签: 严重精神障碍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认知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抗精神失常类药物的用药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中心去年夏季以来收治的25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临床调取其治疗方法和家庭随访治疗方法,依据治疗结果分析其用药特点。结果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抗精神失常类药物受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调整控制,同时各科室之间的用药受患者病症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临床合理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必须充分考虑和重视患者基本特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策略,以及早实现对患者的疾病痊愈和康复。结论老年精神障碍是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需要患者本人进行警惕,同时用药注意调整剂量,避免疾病反复出现,对生活质量造成的不良影响。

  • 标签: 老年 精神障碍 抗精神失常药物 用药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精神科护士的睡眠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对130名精神科护士采用睡眠质量调查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量表评定结果显示摘要睡眠质量好者20名(15.4%),一般91名(70%),差者19名(14.6%);睡眠质量差者以年龄偏大者居多。睡眠质量好者其个性特征倾向于外向情绪稳定型,睡眠差者则倾向于内向情绪不稳定型。结论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心身健康,也有可能影响对患者正常的治疗过程。提示应关注护士睡眠卫生,科学布置工作班次。有报道显示1,成人中15~30%有不同程度的入睡困难及早醒新问题。精神科护士作为一个非凡的职业群体,由于其职业特征,睡眠质量新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他们,且被人们所忽视。

  • 标签: 护士 睡眠质量 心身健康 睡眠质量调查表 艾森克个性问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康复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36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20例和对照组各116例。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和传统康复的基础上,对照组实施每日上、下午各一次的室外集体康复,研究组则根据病人的喜好分到开心厨房组、超市组、多媒体组、洗车组、保洁组、手工组、养殖组和种植组等。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半年分别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自信心评定量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定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研究组各因子分及总分较治疗前下降(P<0.01),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自信心显著高于治疗前,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因子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激惹、精神病性表现、退缩和抑郁因子分低于治疗前。结论精神康复治疗能显著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尽早地回归家庭、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提高了自信心和生活质量,并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和致残率。

  • 标签: 精神康复治疗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精神残疾患者致残因素。方法此次选择了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电图、心理评估量表对患者致残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精神残疾患者病情严重度及其自身应对方式会影响其精神残疾状况,其中患者自身应对方式为病情及精神残疾的中介效应。结论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精神残疾患者康复训练时要高度重视患者自身应对方式,根据患者病情作针对性干预,以期充分改善患者精神残疾状况。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应对方式 致残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首发或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及其与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2017年在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首发或未经系统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2名,口服利培酮控制精神症状,共观察6周,所有入组被试于入组时及干预6周后均由专业的神经心理测量技师对其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andnegativesyndromescale,PANS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cardsortingtest,WCST)测查。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前后精神症状、认知功能的变化,分析精神症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干预前后患者WCST测评结果(RA、CC、RC、RE、RF、RP、RPE、NRPE、FM)分值无显著性差异(t=1.018,0.000,-1.197,1.661,-0.471,1.394,1.423,0.440,-1.673,P均>0.05);干预6周后患者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病理症状分均显著性降低(t=48.441,40.668,29.602,52.761,P均<0.001);干预前RA与阳性症状分正相关(r=0.403,P=0.014),余WAST各项与精神症状无相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抗精神病药的使用无关;阳性症状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正相关;抗精神病药对精神症状有效。

  • 标签: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精神症状,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 简介:摘要2013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是精神卫生管理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一方面意味着精神卫生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医院如果不按照规范要求行事有可能要承担法律风险;另一方面,这给医院精神卫生管理工作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以维护患者利益为中心构建的一系列治疗程序降低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增加了工作负担,很多法律要求在现实运作中困难重重。本文正是通过具体分析《精神卫生法》的相关规定表明精神卫生管理工作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借此说明精神卫生管理工作还是应当向更为灵活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 标签: 精神卫生法 精神卫生管理 精神病治疗原则 知情同意手续 康复义务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分析针对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使用奥氮平、利培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4年 9月 ~2016年 9月收治的精神障碍患者 9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 n=48)和对照组( n=48)。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疗,而观察组患者使用奥氮平,比较两组治疗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PANSS总分和 PASS减分率比较没有明显差异性(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较大差异性( P>0.05)。结论: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中,奥氮平和利培酮的治疗效果相当,且安全性差异小。

  • 标签: 奥氮平 利培酮 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AP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3组,根据患者使用不同抗精神病药(APS)种类和方法,将其分为经典APS组、非经典APS组和联合用药组。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BMI、空腹血糖、TC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的空腹血糖、TG等指标高于经典APS组和非经典APS组,差异显著(P<0.05);联合用药组的BMI显著高于经典APS用药组(P<0.05);非经典APS组患者的TC水平显著高于经典APS组(P<0.05)。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以引起肥胖,同时对脂质和血糖代谢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联合使用经典APS和非经典APS药物能增加脂质和血糖代谢异常的风险,临床上应寻求新型的病房管理模式,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 BMI 空腹血糖 TC TG
  • 简介: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现代医学模式已逐渐转变为生物―医学―心理的全新模式,整体护理的推广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住院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如果护患沟通不当,容易产生护理纠纷1。对特殊的住院的精神科患者的沟通尤为重要。在精神科病房工作十余年,对护患沟通技巧谈几点体会。

  • 标签: 精神科病房 护患沟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历史上,精神病学护理以及心理健康护理可以被应用的技术比较匮乏,20世纪80年代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照料只是采取有限的初级工具,到了20世纪90年代,精神病学的应用技术出现了突飞猛进。出现了很多用于精神心理疾病方面的药物和技术,其中包括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扫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术以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扫描,使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疗更具可行性。护理人员的工作主要是对精神心理疾病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护理人员通过掌握并且了解心理以及精神技术知识,成为现在临床心理疾患以及科研爱好者的重点关注目标。

  • 标签: 精神心理护理 新进展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对象是患有各种精神疾病的病人,其中病情严重者,表现思维紊乱,行为怪异,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不少病人否认有病,还会造成自伤或影响社会治安。病人的症状往往与生活经历、躯体和精神状态及社会环境、职业、文化背景等诸因素有关,因而形成了精神症状的复杂性,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因此,对护士在道德行为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 标签: 道德 心理 精神科
  • 简介:摘要随着精神疾病学领域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型药物逐渐问世,精神病学的诊断水平以及病理结构、症状学、难治性精神疾病、双向情感障碍病症的复杂,以及联合用药的必然趋势,联合用药引起不良反应对患者带来的二次伤害、我国综合医院精神科疾病知识的匮乏,研究对比此项内容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重点讨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联合用药问题。

  • 标签: 联合用药 双相情感障碍 不良反应 用药发展趋势 综合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