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复发率的纵向变化规律。方法间接材料是根据高春霓等(1999)已发表的精神分裂症未复发率数据,直接材料是统计了本院自1990到1991年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出院时疗效。结果间接材料显示:精神分裂症出院时痊愈者在随访6年期间。其未复发率呈指数下降[ln(108-y)=1.956+0.4316x],而复发率则呈指数上升[ln(8+y)=1.956+0.4316x]。其R^2均为0.9959。直接材料显示,出院时痊愈率为19.41%。结论(1)对精神分裂症总体来说,能达到出院时痊愈且终生不复发的概率还不到2.48%;(2)出院痊愈后6年内任何一个时点的复发概率可被精确地计算出来。
简介:目的观察青少年下颌第一恒磨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生理性移动的现象和规律。方法选择11名正常生长发育个体8~16岁的头颅侧位片进行下颌金属标记钉重叠和测量,分析下颌第一恒磨牙移动规律。结果8~16岁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牙尖相对下颌基骨平均向近中移动(3.63±1.29)mm,向方移动(5.92±1.78)mm,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移动最快的时期是10~12岁,平均近中移动(1.52±1.25)mm;下颌第一恒磨牙向移动与下颌骨生长量(Co-Gn)强相关(r=0.623,P<0.01)。结论在不受正畸干预的情况下,下颌第一恒磨牙随着生长发育持续向近中移动;下颌第一恒磨牙的垂直向生长与下颌骨的生长节律一致,提示下颌磨牙的垂直向移动是牙列对下颌骨垂直向生长的适应性表现。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婴幼儿屈光发育的规律,为Suresight屈光筛查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从6个月至36个月定期进行Suresight屈光监测的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幼儿的球镜值和柱镜值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18个月以后下降较慢,18个月以后每半年进行一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6个月远视程度的加重,36个月出现远视的比例逐渐增加(P<0.05)。随着6个月散光程度的加重(P<0.05),36个月出现散光的比例逐渐增加。结论对于婴幼儿应进行动态屈光监测,如果Suresight筛查仪提示高度屈光异常,而18个月仍未得到改善,则可考虑进行早期诊断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青少年拔牙病例正畸治疗前后软硬组织变化的情况。方法:选择52例青少年拔牙病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拍摄研究对象矫治前(T1),矫治结束保持一年以后(T2)两个阶段的X线头颅侧位片。比较研究对象各项软硬组织角度、线距的实际值。结果:软硬组织各点在水平方向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内收,大部分硬组织标志点相对颅底向下方移动,唇角、颏凸角、上唇倾角、下唇倾角、上下唇角均增大,上述改变幅度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对青少年上下颌骨生长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可能造成下颌平面的顺时针旋转,且保持一年多以后下颌平面还未恢复至治疗前水平。
简介:摘要:通过调查首发乳腺癌家庭抗逆力的变化趋势,为有针对性地构建首发乳腺癌家庭抗逆力干预方案、促进良好家庭调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用2022年7月-2023年1月就诊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中心的首发乳腺癌以及与患者康复结局紧密相关的家庭成员-照顾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家庭弹性量表、慢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照顾者负担量表对发乳腺癌患者和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庭抗逆力水平:经过随访发现首发乳腺癌患者家庭抗逆力得分情况在T0时间得分为(93.17±10.25)分、T2得分为(94.65±10.01)分、T3得分为(96.07±9.87)分、T4得分为(97.04±7.35)分。USR维度条目在不同时间点分值较低。照顾者庭抗逆力得分情况在T0时间得分为(97.67±10.241)分、T2得分为(99.87±10.11)分、T3得分为(101.24±9.77)分、T4得分为(102.14±9.35)分。USR维度条目在不同时间点分值较低;患者和照顾者家庭抗逆力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出现增长趋势,其中首发乳腺癌患者和照顾者的家庭抗逆力存在差异性(P<0.05);不同组别之间在一般资料、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家庭护理和社会支持方面存在差异。在四个时间段内,第3组患者和照顾者的家庭抗逆力得分最低,两组之间的家庭抗逆力差异始终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第1组患者家属的家庭抗逆力增加,而照顾者的家庭抗逆力降低。第2组患者和照顾者家庭抗逆力降低,而第3组患者和照顾者的家庭抗逆力增加。不同群体中影响家庭抗逆力变化趋势的因素存在差异;家庭抗逆力与社会支持、家庭关怀、自我效能具有相关性,其中社会支持与家庭抗逆力在T0、T1、T2 时间相关性较高,我效能与家庭抗逆力相关性在T3较高;照顾者负担与家庭抗逆力存在负相关性。结论:首发乳腺癌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家庭抗逆力水哦平较低,其中患者的水平低于照顾者,照顾者在出院后的第一个月水平较低,应给予特别的关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湘潭地区体检人群的骨密度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对湘潭地区7411例成年人进行右跟骨骨密度检测,检测结果以35岁、50岁、70岁为界分为4个年龄组,分析每组骨量减少率的变化。结果总体人群中骨量减少的检出率31.4%。50岁后年龄组人群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组(X2=205.570,P<0.01)。男性人群中骨量减少检出率为24.9%,女性为40.6%,差异有显著(P<0.01)。不同性别人群中骨量减少比例均随年龄増高呈上升趋势,50岁前各年龄段,男性骨量减少比例高于女性(P<0.01),50岁以后各年龄段女性骨量减少人群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1)。总体人群中50岁以上年龄段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段(X2=412.833,P<0.01)。男性51-69岁年龄段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36-50岁年龄段(X2=4.395,P<0.01),70岁后年龄段人群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1-69岁年龄段(X2=62.916,P<0.01)。女性51-69岁以上年龄段骨量减少检出率显著高于50岁前年龄段,差异有显著性(X2=191.651,P<0.01)。不同年龄段骨量减少人群中男女性别构成有一定差异,50岁以下各年龄段男性比例高,50岁以后骨量减少人群中女性比例迅速升高。结论年龄是骨质疏松重要影响因素,男性和女性应分别从40岁和50岁开始加强骨密度监测,早期发现,积极干预。
简介:目的借助软骨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我国20~40岁成年人膝关节软骨厚度变化规律及其与年龄、体质量和性别等与骨关节炎有关的主要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200例20~40岁间汉族正常志愿者进行磁共振(MR)膝关节软骨成像,序列包括:快速自旋回波加权(FSET2W)、三维脂肪抑制扰相梯度回波(3D-FS-SPGR)和脂肪抑制质子加权(FS-PD)。分别记录股骨内侧髁、外侧髁、胫骨内侧平台、外侧平台和髌骨区5个区域软骨最大厚度。同时分别记录关节胫股角、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指数(BMI)。分析不同性别、BMI正常和超质量组、不同年龄段(以5岁年龄差为一年龄组)的膝关节各区域之间软骨厚度差异;采用多元方差分析不同年龄组软骨厚度总体差异;采用Sperman分析法对年龄、BMI、性别与软骨厚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样本胫股角平均值为4.6°,不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683,P=0.094);不同年龄组在股骨内侧髁和胫骨内、外侧平台软骨厚度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以上区域软骨随年龄增大而变薄的趋势明显(F=2968.790,P〈0.001);软骨厚度与年龄具有较为明显的负相关性(r外侧平台=-0.352,r内侧平台=-0.475,r股骨内侧髁=-0.363)。不同性别间软骨平均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35,P=0.672)。超质量与体质量正常组间软骨平均厚度无显著差异(t=0.798,P=0.425);成年人股骨外侧髁软骨厚度与BMI负相关(r=-0.162,P=0.022),其余部位与BMI无相关性。结论在我国20~40岁正常成年人中,膝关节不同区域的软骨厚度差异显著且随年龄变化明显。该年龄段正常人膝关节软骨厚度与性别、体质量无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底神经节(BG)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BG-EPVS)与初诊帕金森病及其不同运动亚型[震颤优势型(TD)、姿势不稳和步态障碍型(PIGD)]患者认知和运动纵向变化的相关性。方法从帕金森进展标志物倡议(PPMI)数据库中筛选131例帕金森病患者,分别收集其基线和随访1、2年的数据,通过患者头颅影像学资料,在轴位T2加权像上评估不同脑区的EPVS数量,并根据EPVS程度将其分为BG-EPVS-和BG-EPVS+组。将帕金森病患者通过国际运动障碍协会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MDS-UPDRS)评分分为TD和PIGD组,比较两组的EPVS数量和临床数据,并分析基线时BG-EPVS数量和程度与帕金森病及其不同运动亚型(TD、PIGD)临床结局指标纵向变化的相关性。结果在所有帕金森病患者中,BG-EPVS与年龄(r=0.32,P<0.01)、Hoehn和Yahr分级(r =0.21,P<0.05)、血清神经丝轻链(r =0.18,P<0.05)和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r =0.20,P<0.05)呈正相关。在基线及第2年时,PIGD组的BG-EPVS数量多于TD组(11.0±4.2比9.0±3.8,t=2.18,P=0.03;16.3±6.7比12.6±4.6,t=2.71,P=0.007;校正后)。在基线时,帕金森病及其运动亚型(TD、PIGD)组患者中较多的BG-EPVS数量与基线运动结局显著相关(β=0.66,P=0.01;β=0.64,P=0.008;β=0.91,P=0.009),与认知结局不相关。通过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在帕金森病及其运动亚型(TD、PIGD)组患者中,BG-EPVS数量与运动结局随时间变化呈正相关(β=0.51,P=0.008;β=0.59,P=0.025;β=0.80,P=0.038);将帕金森病患者的BG-EPVS分为不同程度后,BG-EPVS中重度与运动结局随时间变化呈正相关(β=3.30,P=0.031)。结论在这项纵向研究中,较高基线BG-EPVS数量与帕金森病患者运动障碍严重程度纵向变化呈正相关,与认知变化不相关,且能够在2年随访期间预测运动功能的下降。
简介:摘要受肝衰竭免疫炎症状态变化的影响,传统炎症指标如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等对肝衰竭合并感染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下降。血清降钙素原是一种被广泛用于诊断细菌感染的生物标志物,有助于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因此具有早期诊断肝衰竭合并感染的潜在价值,但其诊断效能、最佳临界值等尚存在争议。此外,有研究证实未合并感染的肝衰竭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也会升高,且与肝损伤严重程度相关,提示降钙素原可判定非感染状态下肝损伤严重程度,甚至可以作为肝衰竭早期诊断与评价病情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本研究对降钙素原的来源和生物学功能、其在肝衰竭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其应用价值和在临床应用中的局限性进行综述。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换血术后血生化代谢的变化规律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11月治疗的新生儿换血术患者72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不进行处理,观察组则采用新型治疗,接受换血术的新生儿患者,分别观察1个月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对两组新生儿患者的血糖、电解质、血气的变化与新生儿患者生理机能的比较。结果新生儿患者经换血术治疗后,换血术后血清钠、血清钙与血浆渗透压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其低钠血症、高钠血症、低钙血症、高血糖以及低钾血症的患者例术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换血术能提高新生儿患者治疗效果,是对新生儿血生化代谢变化最有效的方法,同时大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整体上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