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评价种植体支抗后牵引上颌骨对颅颌面的矫形作用。方法生长发育期恒河猴4只,3只用于研究(1只牵引1.5月、2只牵引3月),1只作为对照;采用颧骨微钛板种植体支抗后牵引上颌骨,铸造固位夹板粘接于上颌第一恒磨牙、第二乳磨牙及切牙上,牵引力值每侧1.47N(150克),方向与(牙合)平面平行;对实验前后X线头影测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动物A点后移,1.5月组1mm,3月组平均2.5mm;SNA减小,1.5月组1°,3月组平均3.5°。1.5月组前牙覆盖减小3.5mm,其中骨效应大于牙齿效应(2.5:1);磨牙关系改变为3mm,骨效应大于牙齿效应(5:1);上颌效应大于下颌效应(2.5:1)。3月组平均前牙覆盖减小6.25mm,其中骨效应大于牙齿效应(1.8:1);磨牙关系改变为5mm,骨效应大于牙齿效应(4:1);上颌的作用大于下颌(5.7:1)。结论颧骨微钛板种植体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抗后牵引上颌骨,不仅抑制上颌骨向前生长,而且使上颌骨向远中移动,同时伴有逆时针方向的旋转。
简介:目的:在建立大鼠上颌骨牙种植模型的基础上,探讨口服辛伐他汀对种植体周围骨整合的影响。方法:3月龄雌性SD大鼠在上颌骨第一磨牙前方植入0.8mm×2.0mm纯钛种植体,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日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辛伐他汀灌胃。术后1、2、4周检测大鼠体质量、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BGP)表达量,HE染色、microCT检测观察术后种植区新骨形成情况,并对各组之间的成骨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辛伐他汀实验组的大鼠体质量要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ALP和BGP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表明,2周时实验组新骨明显增加,对照组有少量新骨形成;microCT显示,4周时两组间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目、骨体积百分比:实验组〉对照组,骨小梁间距:实验组〈对照组,且差异都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口服辛伐他汀对种植体周围新骨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简介:梅毒(syphilis)是经典性病的一种,属于慢性性传播疾病(sexaullytransmiteddisease,STD),是由梅毒螺旋体苍白亚种(treponemapallidumsubsp.pallidum,TP)感染所致,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1905年由法国科学家Schaudinn和Hoffman发现并报道,通过人类黏膜或有破损的皮肤直接接触病人感染性病灶而传播,不但引起全身性疾病危害人们的健康,同时还传播给下一代。梅毒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相同,大量的研究表明梅毒可大大增加感染和传播成人艾滋病和胎传艾滋病的危险性。长期来,对梅毒的病原体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建立了许多检测TP和TP抗体的方法。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对TP的研究工作,使得快速、灵敏、特异的梅毒诊断方法不断更新完善,有利于广泛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控制及更准确地指导临床治疗,对梅毒疫苗的探索也有一定意义。
简介:摘要根管预备实验教学是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临床前教学中的重点几年点内容之一。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缺少直观的感觉和认识,面对操作时,仍然感到无从下手,无法将理论课学到的知识在真实的牙齿上体现出来。所以针对学生的迷茫,需要教给他们一种简便易行多操作的教学方法。准确地进行根管预备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否则会给随后的根管充填带来许多障碍,增加额外的操作难度和出现意外的几率。如何安全顺利地进行根管预备教学,保持根管原始形态与锥度,同时又不磨除过多的牙体组织与器械的分离是这一部分内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希望将我们总结的教学经验对牙体牙髓病课教学工作有帮助,较好地完成了根管制备的临床前教学工作。
简介:目的:比较国产碳纤维桩与进口碳纤维桩、镍铬合金铸造金属桩修复的离体牙在抗折力方面的差异,为国产碳纤维桩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因牙周病拔除的上颌尖牙,去除牙冠后,用国产碳纤维桩+树脂核+金属冠修复后放置在万能实验机上,加载与牙长轴呈135°角的压力,直至修复体折断,记录最大载荷,同时用进口碳纤维桩、镍铬合金铸造金属桩做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国产碳纤维桩的抗折力1152.200±282.9023N,进口碳纤维桩的抗折力1368.100±402.5478N,镍铬合金铸造金属桩的抗折力1210.4±422.7217N.结论:国产碳纤维桩修复离体牙的抗折力,与临床常用的镍铬合金铸造金属桩修复离体牙的抗折力无显著差异,能够满足临床要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PPV)后人工晶状体(IOL)混浊的病例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07年2月至2022年2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发现的全部PPV术后出现IOL混浊的病例资料11例,选取其中2枚取出且保存良好的IOL进行体外光镜、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以及能谱分析。结果:11例患者年龄为23~76(63.3±15.0)岁,发现IOL混浊与PPV间隔时间为24~180(82.2±45.7)个月。11例患者中8例有视网膜光凝史,5例有眼内硅油/气体注入手术史,1例有青光眼手术史。11例患者中糖尿病6例,高血压5例。患者所用IOL类型及临床处置情况分别为:9例(9/11)为亲水性丙烯酸酯,型号分别为860UV(1例,已取出)、Akreos Adapt AO(2例,已取出1例)和具有疏水涂层的亲水性L-312(6例,已取出4例);另外2例(2/11)为疏水性丙烯酸酯MA60MA(未取出)。2枚混浊的IOL检测情况如下:第1枚是860UV型IOL,混浊部位主要集中于光学部前表面,光镜及扫描电镜下呈弥漫、凹凸不平蚯蚓状、地嵴状,襻部及周边未见明显沉积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混浊主要集中在前浅层,深度大约为IOL整体厚度的前6.9%;能谱分析显示,按元素组成比例高低排列为碳、氧、钙、磷、硅和镁元素。第2枚是Akreos Adapt AO型IOL,混浊主要处于光学区中央,光镜及扫描电镜下呈粗糙、小圆形的砂粒,襻部也散在累及,呈较为致密的砂粒状;共聚焦显微镜显示混浊区域更深,大约为IOL整体厚度的前12.5%;能谱分析显示,按元素组成比例高低排列为碳、氧和硅元素。结论:PPV后不同类型丙烯酸酯IOL均有可能发生混浊,且IOL混浊的形态和表面沉积物各不相同。
简介:目的观察氟化物对过氧化脲类漂白剂渗透性及漂白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就诊于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口腔科,因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第一前磨牙的12例患者的36颗离体牙,用标准茶溶液染色后,其中12颗样本经NaF处理后用过氧化脲进行漂白(A、B组),12颗样本使用过氧化脲漂白(C、D组),12颗样本放入去离子水中作为空白对照(E、F组)。用VITA比色板对受试牙漂白前后进行比色,然后分别从近远中向(A、C、E组)和唇舌向(B、D、F组)剖开,使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并比较剩余染色面积百分比。结果所有标本染色后色度均增加,着色范围为3.66~8.33个色阶。漂白治疗后A、B、C、D组的色阶改变为5~5.53个色阶。而空白对照(E、F组)无色阶改变。(1)近远中向剖开:A组唇侧剩余染色面积为28.6%~39.4%,舌侧剩余染色面积为58%~72%;C组唇侧剩余染色面积为29.3%~37.2%,舌侧剩余染色面积为57.6%~70.1%;E组两剖面显示全部牙本质均匀染色,面积百分比约96.97%~100%;A、C组间各剖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与E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唇舌向剖开:B组唇侧和舌侧剖面剩余染色面积基本相等,为61.7%~68.7%;D组两剖面剩余染色面积为60.8%~66.3%,反映出相同的颜色改变的深度;F组两剖面染色面积为96.4~99.8%;B、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F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着色牙漂白前局部氟化物处理对漂白效果无明显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富士II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卡瑞斯玛复合树脂两种常用牙体充填材料在体外充填后微渗漏情况,比较材料的边缘封闭性。方法选取无龋磨牙40颗,清洁,制备相同的洞型(I类洞),随机分为A、B两大组(每组20颗牙),每一大组又分为一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A组均使用富士II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窝洞,B组均使用卡瑞斯玛复合树脂充填,然后各大组中的实验组(A2、B2)分别用凡士林、粘结剂涂布于充填体表面,而对照组(A1、B1组)表面不做任何处理。充填处理完成后,将每组标本放入2%亚甲基蓝溶液中浸泡24小时,取出用流水将表面的染色剂冲洗干净,晾干,纵行剖开牙齿,40倍体式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记录染料渗入窝洞壁与充填体之间的程度。将图片输入电脑,采用AdobePhotoshopCS3软件测量染料渗入深度,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种充填材料与牙体界面均有染料渗入,程度不等。在富士II玻璃离子水门汀组中,涂布凡士林组(A2)与不涂布凡士林组(A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卡瑞斯玛复合树脂组中,涂布粘结剂组(B2)与充填完成后表面不做处理组(B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凡士林作为隔湿剂,能够提高富士II玻璃离子水门汀的边缘封闭性,建议用富士富士II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窝洞后即刻涂布隔湿剂凡士林,卡瑞斯玛复合树脂充填完成后表面涂布粘结剂能够减少微渗漏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新型生物一体化人工角膜大动物移植效果。方法选择10只藏香猪和6只小尾寒羊,均以左眼建立动物角膜碱烧伤后角膜白斑模型。实验室内完成3D打印化学修饰辅助生物一体化人工角膜制备,并进行亲水修饰中央镜柱材料的亲水性和细胞黏附性检测。Ⅰ期手术将人工角膜移植于动物角膜白斑的板层间,Ⅱ期手术前板层开窗。术后观察3个月。结果镜柱材料亲水性及抗细胞黏附性能良好。Ⅰ期术后5例角膜前板层溶解,导致人工角膜脱出。Ⅱ期术后2例最终发生角膜溶解致移植物脱出;另有3例发生人工角膜前后增生膜;其余6例术后效果较好。组织学检查发现人工角膜裙边材料孔隙中有纤维和血管长入。结论3D打印辅助亲水修饰生物一体化人工角膜的动物组织相容性较好,其化学表面修饰可降低细胞黏附性能,对减少术后人工角膜前后增生膜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简介:摘要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装置是一套恒温恒压、受外界干扰因素较少的科研、教学实验装置,此实验装置能够排除在体实验中机体的神经和体液因素对心脏的影响,可控制性强,可以复制出不同的实验模型,也可运用于生理荮理病理生化等科研和实验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所学的知识和学生创新动手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将此应用于实验教学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修饰及改性的种植体表面的骨结合程度。方法通过建立犬种植体动物模型,比较两种种植体在形态、组织学观察、光镜观察等的差异,对实验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种植后2周、4周B组种植体与松质骨的接触率仍高于A组种植体,P<0.05,有显著性差异。种植后8周B组种植体与松质骨的接触率与A组种植体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种植体表面采用羟基磷灰石(HA)涂层具有优越的骨结合能力,羟基磷灰石(HA)涂层和喷沙酸蚀(SLA)两种处理的种植体较羟基磷灰石表面HA厚涂层更为可靠。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一体黏合骨支架亲水性、组织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方法聚乳酸-乙醇酸(PLGA)/β磷酸三钙(β-TCP)骨支架作为对照组,两组支架均通过快速成型方法制作。亲水性通过吸水率检测;细胞在支架上的增殖能力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成骨分化能力通过碱性磷酸酶检测;体外生物安全性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细胞毒性试验检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一体黏合骨支架吸水率[(25.2±0.6)%]显著高于对照组[(2.7±0.2)%,t=17.000,P<0.01,n=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细胞在两组支架共培养3、8、13 d后MTT比色法测定值分别为0.16、0.33、0.75和0.14、0.20、0.45,结果显示共培养的第3~13天,细胞在两组支架上数量均显著增加(t=5.50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从第8天开始细胞在一体黏合骨支架上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6.500,P<0.05,n=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细胞在两组支架共培养第3、8、13天,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值分别为62、151、228和39、84、121细胞在两组支架上的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均显著提高,细胞在一体黏合骨支架上的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8.100,P<0.05,n=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细胞在两组支架共培养2、4、6、8 d后吸光度值分别为0.323、0.523、0.752、0.931和0.328、0.521、0.753、0.932,细胞毒性试验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0,P>0.05,n=3)。结论一体黏合骨支架具有良好的亲水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