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颅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6例原发性颅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原发性颅骨海绵状血管瘤为单发,临床症状各异。头颅CT表现为肿瘤呈“日光放射征”改变,周边骨质硬化。头颅MRI示,肿瘤呈T1WI不均匀中-高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手术切除包括肿瘤在内的颅骨及周边硬化颅骨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消失,预后良好。术后病理检查示,病变表现为蜂窝状肿块,由充填有多量血细胞的囊状血管组成。结论原发性颅骨海绵状血管瘤较为罕见,手术治疗效果确实可靠;术后病理检查为其最终确诊的有效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不典型影像表现。方法选取本院感染疾病科收治的108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分析其不典型影像表现。结果从检查效果来看,MRI检查巨大血管瘤、离心性强化血管瘤的检出率分别为61.11%和28.70%高于CT检查(45.37%、27.78%);而CT检查多发液平面血管瘤、带蒂血管瘤及肝血管瘤检出率分别为10.17%、10.19%和6.48%高于MRI检出率(5.56%、2.78%、1.85%)两组差异显著(P<0.05)。从CT检查来看,共检出49例,其中30例为单发,19例为多发,病变直径在50~145mm,有12例患者带有明显的斑点状钙化。结论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表现形式在不同的条件下组织学结构有差异,因此科学、合理、有效的了解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对提升该病的诊断准确率和后期治疗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一例以上感为首发表现的脑海绵状血管瘤出血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一例以上感为首发表现的脑海绵状血管瘤出血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资料,临床治疗及疗效,影像学资料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结果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鼻塞、流涕,血常规、hs-CRP未见明显异常,体温37.3℃,咽充血,咽后壁滤泡,扁桃体I°肿大,予头孢克洛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未见效果,经影像学诊断,考虑海绵状血管瘤并出血可能,在全麻下行左侧脑室内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符合海绵状血管瘤伴坏死,1月后患者病情恢复良好,拆线出院。结论将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资料,影像学资料相结合,可提高以上感为首发表现的脑海绵状血管瘤出血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 CT和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疑似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 50例,先后对患者采用 CT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 CT检查的数据为 CT组, 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数据为联合组组,然后对患者采用手术病理诊断,观察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50例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诊断, 42例患者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CT组检出准确率显著低于联合组;联合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 CT组( P< 0.05)。结论:在疑似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临床中采用 CT与核磁共振联合检查,患者的病症检出准确率高,临床诊断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CT和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疑似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50例,先后对患者采用CT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CT检查的数据为CT组,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数据为联合组组,然后对患者采用手术病理诊断,观察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50例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诊断,42例患者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T组检出准确率显著低于联合组;联合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CT组(P<0.05)。结论在疑似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临床中采用CT与核磁共振联合检查,患者的病症检出准确率高,临床诊断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加深对肺硬化性血管瘤(PSH)尤其合并转移性结节的认识,丰富诊治经验。方法对华西医院1例PSH合并转移性结节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PSH是肺实质的一种良性增生性病变,女性多见,常无临床症状及体征,少数可出现咳嗽、痰中带血、胸闷、发热。对极少部分出现向对侧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胸膜转移的PSH,应注意与周围性肺癌、肺错构瘤、结核球等鉴别。外科手术及胸腔镜下取病变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常用的PSH确诊手段。手术切除是有效治疗PSH的方法。对于有转移倾向的PSH或未能切除的病灶需进行随访。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具有潜在恶性及转移倾向,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对肺内单发或多发结节的鉴别诊断均应包括PSH。手术切除及随访是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