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1例48岁男性心肌梗死患者因行心肺复苏术后发生谵妄,给予丙泊酚1~2 mg/(kg·h)持续静脉泵入,共21 d。静脉泵入丙泊酚第19天,患者出现高热(体温最高40.0 ℃)、血压下降(最低90/60 mmHg,1 mmHg=0.133 kPa),尿量减少(10 ml/h),尿液呈酱油色。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WBC)17.3×109/L,血红蛋白(Hb)88 g/L,降钙素原(PCT)12.76 μg/L,心肌肌钙蛋白I(cTnI)0.342 μg/L,血肌酐(Scr)239 μmol/L,肌酸激酶(CK)34 667 U/L,肌红蛋白(Myo)58 284 μg/L,乳酸2 mmol/L,真菌(1-3)-β-D-葡聚糖457.9 ng/L;血培养结果示白色念珠菌生长。诊断:丙泊酚输注综合征,脓毒症。立即停止静脉泵入丙泊酚,更换为咪达唑仑注射液(5 mg/h)持续静脉泵入,同时给予抗感染、连续床旁血液滤过等治疗。治疗3 d后,患者体温降至正常;7 d后实验室检查示WBC 5.6×109/L,Hb 95 g/L,PCT 0.12 μg/L,cTnI 0.023 μg/L,CK 43 U/L,Myo 151 μg/L,Scr 78 μmol/L,真菌(1-3)-β-D-葡聚糖88.9 ng/L,尿量90~100 ml/h。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月,纳入60名患者,所有患者均于研究期内,于我院接受人工流产手术,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并对患者应用不同麻醉方案:异丙酚麻醉(观察组,n=30),传统麻醉(对照组,n=30),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麻醉效果对比,有效率观察组患者93.33%(28/30)高于对照组患者73.33%(22/30),(p<0.05);麻醉综合征发生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3.33%(1/30)低于对照组患者20.00%(6/30),(p<0.05)。结论:针对人工流产手术患者的麻醉方案选择,异丙酚安全、有效,具有起效迅速,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值得应用。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范围的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20 年以来无痛胃肠镜的患者120例,随机分对照组A、观察组B(各n=60),对照组静注舒芬太尼0.08-0.1ug/Kg,观察组0.03-0.05ug/Kg,丙泊酚60岁以下2mg/Kg推注,61岁以上1.5mg/Kg。对比两种舒芬太尼剂量范围下麻醉前后SBP、DBP、MBP以及SPO2的变化。结果:观察组麻醉诱导后3min SBP、DBP、MBP、SPO2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无痛胃肠镜中的用量小于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患儿MRI检查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至6月行MRI检查的患儿100例,性别不限,年龄1~6岁,体重10~3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50):丙泊酚组(P组)和艾司氯胺酮+丙泊酚组(K+P组)。麻醉诱导: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5 mg/kg,K+P组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5 mg/kg和丙泊酚1.5 mg/kg;麻醉维持:静脉泵注丙泊酚100 μg·kg-1·min-1,调节丙泊酚输注速率,维持Ramsay镇静评分≥5分。发生中重度体动反应时,静脉注射丙泊酚0.5~1.0 mg/kg和(或)增加丙泊酚输注速率。评估检查过程中MRI图像质量,记录体动反应发生情况及其程度、气道相关不良事件(低氧血症、窒息、上呼吸道梗阻、分泌物增多)及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情况;记丙泊酚平均输注速率、静脉追加量及总用量。记录苏醒时间和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记录恢复室观察期间不良事件(呕吐、复视及躁动)发生情况和家属对镇静效果和恢复的满意度。结果与P组相比,K+P组丙泊酚平均输注速率和总用量、气道相关不良事件及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率降低(P<0.05),体动反应发生率及其程度、MRI图像质量、苏醒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及恢复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患儿MRI检查镇静。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对丙泊酚药物浓度和意识状态改变敏感的脑功能特征。方法选择拟行胸腹部手术治疗的男性患者6例,对所有患者使用靶控输注设备进行丙泊酚输注,初始药物浓度设置为1.0 mg/L,然后每6 min增加0.2 mg/L,直到患者达到无意识状态。同时,采集患者的脑电信号。将采集的脑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并提取脑功能特征。构建药物浓度相同、意识状态不同和意识状态相同、药物浓度相同两个数据集,并使用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 LR)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3种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在不同的数据集上进行分类分析。结果特征筛选结果显示功率谱-δ-顶区、排列熵(permutation entropy, PE)-δ-颞区和相位滞后指数(phase lag index, PLI)-α-顶区到顶区为对意识状态改变敏感的特征,使用这3个特征在LDA、LR和SVM机器学习算法模型上得到的意识状态分类正确率分别为(82±5)%、(83±5)%和(84±4)%;功率谱-β-额区、功率谱-β-颞区和功率谱-β-顶区对药物浓度改变敏感,使用这3个特征在LDA、LR和SVM机器学习算法模型上得到的药物浓度分类正确率分别为(77±4)%、(76±4)%和(80±4)%。功率谱-δ-顶区在药物浓度变化时没有明显变化(P>0.05),而在意识状态从有意识到无意识明显升高(P<0.001);PE-δ-颞区和功率谱-β-额区在从低药物浓度到高药物浓度和从有意识到无意识时均明显降低(P<0.001);PLI-α-顶区到顶区在低药物浓度状态下明显高于其在高药物浓度状态下(P<0.001),但是其在意识状态变化时并没有明显变化(P>0.05);功率谱-β-颞区和功率谱-β-顶区在意识状态变化时均没有出现明显变化(P>0.05),但是功率谱-β-颞区从低药物浓度到高药物浓度时明显升高(P<0.001),而功率谱-β-顶区从低药物浓度到高药物浓度时明显降低(P<0.05)。结论功率谱-δ-顶区可以很好地表征意识水平的变化同时避免药物浓度的影响,在精确监测麻醉深度上具有潜力。
简介:【摘 要】 目的:分析无痛人流术应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的200 例无痛人流术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0.05μg/kg)舒芬太尼的研究组以及丙泊酚联合常规剂量(0.15μg/kg)舒芬太尼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无痛人流术患者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以及生命体征、入睡时间、清醒时间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的HR、SPO2 对比对照组更为平稳(P<0.05)、入睡时间、清醒用时短于对照组(P<0.05),丙泊酚总量少于对照组(P<0.05)。另外,两组无痛人流术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术中知晓 、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术中镇痛效果好、安全性高,且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清醒快,是有效的麻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