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阻抗控制系统和温控系统治疗异常子宫出血(AUB)的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180例AU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实验组(90例),实验组给予阻抗控制系统治疗,对照组给予温控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随访术后疗效、并发症情况、闭经率和血红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腹痛发生率和血红蛋白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为(1.30±0.14)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6.85±3.58)min;实验组术后12个月闭经率(81.1%)明显高于对照组(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抗控制系统子宫内膜去除术比温控系统治疗AUB的时间更短,闭经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阻抗控制系统 温控系统 子宫内膜去除术 异常子宫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鳞癌组织(OSCC)中树突状细胞(DCs)的浸润密度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S-100表达标记DCs,根据临床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OSCC中DCs浸润密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6),无转移组OSCC组织内DCs明显高于转移组,(P=0.010)。DCs浸润密度Ⅰ>Ⅱ>Ⅲ级,(P=0.030)。结论DCs浸润密度与OSCC分化程度及转移关系密切,DCs在抑制肿瘤肿瘤发展、转移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鳞癌组织(oralsquamouscellcarcinoma,OSCC)中树突状细胞(DCs)的浸润密度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S-100、VEGF的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OSCC中,VEGF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P=0.000),转移组OSCC组织内VEGF阳性例数明显高于未转移组(P=0.000);DCs高密度浸润组VEGF阳性表达低于DCs低密度浸润组,两组之间显著差异(P=0.000)。结论VEGF高表达和DCs浸润密度减少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 简介:目的识别某燃煤电厂脱硝系统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测其危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治对策。方法通过经验法、类比分析法对该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化学毒物、噪声和高温等,类比工程检测点8h等效噪声强度、化学毒物(氨)短时间接触浓度85dB、20mg/m^3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作业场所生产性热源的综合温度(WBGT指数)除了控制室均为高温作业点。结论某燃煤电厂脱硝系统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比较复杂,其中主要危害因素是化学毒物,潜在风险大,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部位加强防治工作。

  • 标签: 燃煤电厂脱硝系统 职业病危害识别
  • 简介:摘要2010版GMP要求纯化水的制备、贮存和分配应当能够防止微生物的滋生。企业应结合纯化水系统特点及日常监测微生物限度,制定微生物控制方法及微生物的警戒、纠偏限度,定期进行趋势分析,有效控制纯化水系统的微生物污染。

  • 标签: 纯化水 微生物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疾控中心OA系统在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对疾控预防与OA系统间的联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OA系统后,为政府与上级部门提供了有效的决策数据;为领导层决策提供了有效的依据;提高了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资源得到共享与利用等。结论将OA系统运用到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中的意义重大,能够有效提高日常工作效率,提高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疾控中心 疾病预防 控制 管理 OA系统
  • 简介:目的:通过了解、分析广西15家医院CR系统性能技术指标的合格情况,为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5台CR系统为检测和研究对象,根据2010年度卫生行业科研专项的实施方案确定性能指标,并依据国家标准对CR系统的性能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15台CR系统合格率仅为20%,CR专用检测项目主要不合格指标有:IP响应均匀性及一致性、IP响应线性、IP擦除完全性等。结论:加强CR系统的质量控制,定期对相关技术指标进行维护保养,从而提高医学影像诊断质量。

  • 标签: CR系统 质量控制 设备性能 维护保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站检验中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FAME的质量控制。方法本站采集献血者抗凝血液标本100份,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围绕抗-HCV、TP、抗-HIV、HBsAg四个项目,对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FAME的质量控制进行研究,以促使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本组血样HBsAg、抗-HIV、TP三个项目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复测后结果为阴性,提示检测结果为假阳性。加样高度<9.1mm时四项指标的CV值较高;加样高度>9.1mm时抗-HCV检测结果显示有假阴性出现。洗液温度<14℃时,HBsAg、抗-HIV、TP三项检测结果为假阳性。结论合理设置加样仪加样高度及洗液温度,可提高全自动酶免检测结果的质量。

  • 标签: 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 FAME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实验室作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技术支持和工作质量保障的单位,应该具有与之工作特性相符的信息管理系统。本文主要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切入,对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意见。

  • 标签: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建设与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预防性护理的应用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随机将我卫生院呼吸系统疾病89例出现院内感染的老年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实行的结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出现院内感染的老年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老年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老年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院内感染上,有助于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提高护理满意度,加强患者对疾病控制的意识,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老年 呼吸系统 感染 满意度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468-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入麻醉对闭环系统控制的经静脉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17例择期上腹部开腹手术患者接受CONCERT-CL闭环系统控制的丙泊酚经静脉麻醉。术中平稳阶段,DragerZeus麻醉机自动完成预设的呼气末七氟醚浓度。观察七氟烷在达0.0、0.4、0.7和1.0个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inimumalveolarconcentration,MAC)后平衡5min时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index,BIS)值以及丙泊酚的血浆和效应室浓度,同时记录血压和心率。结果丙泊酚血浆和效应室浓度随七氟烷浓度升高而明显下降(P均<0.01)。闭环系统控制设计的丙泊酚最低靶浓度为1.0μg/ml。当七氟烷达1.0个MAC时,有12例患者(70.6%)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降至1.0μg/ml,超出了闭环系统自动控制的范围,故予排除。而当七氟烷达0.4或0.7个MAC时,BIS值能够维持在40~60的预定范围内,仅有1例患者的BIS值<40(38.86)。结论在用闭环系统控制麻醉时,采用经静脉和吸入联合麻醉可在闭环系统的设计范围内通过调控经静脉用麻醉药的给药浓度而使BIS值维持在40~60的适宜范围内。

  • 标签: 闭环麻醉 丙泊酚 七氟烷 脑电双频谱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入麻醉对闭环系统控制的经静脉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17例择期上腹部开腹手术患者接受CONCERT-CL闭环系统控制的丙泊酚经静脉麻醉。术中平稳阶段,DragerZeus麻醉机自动完成预设的呼气末七氟醚浓度。观察七氟烷在达0.0、0.4、0.7和1.0个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inimumalveolarconcentration,MAC)后平衡5min时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index,BIS)值以及丙泊酚的血浆和效应室浓度,同时记录血压和心率。结果丙泊酚血浆和效应室浓度随七氟烷浓度升高而明显下降(P均<0.01)。闭环系统控制设计的丙泊酚最低靶浓度为1.0μg/ml。当七氟烷达1.0个MAC时,有12例患者(70.6%)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降至1.0μg/ml,超出了闭环系统自动控制的范围,故予排除。而当七氟烷达0.4或0.7个MAC时,BIS值能够维持在40~60的预定范围内,仅有1例患者的BIS值<40(38.86)。结论在用闭环系统控制麻醉时,采用经静脉和吸入联合麻醉可在闭环系统的设计范围内通过调控经静脉用麻醉药的给药浓度而使BIS值维持在40~60的适宜范围内。

  • 标签: 闭环麻醉 丙泊酚 七氟烷 脑电双频谱指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在病历管理系统当中,应用医院信息系统所能够发挥出的优越性,由于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其业已成为医院进行病案管理最为方便、高效的方法,尤其是在数据共享、信息检索等方面体现出了明显的优越性,本文就将以此展开相关的探讨。

  • 标签: 医院信息系统 病案管理系统 优越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纤维组织系统,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从整体观,纵横交错,网络于全身;从局部看,只是纤细微弱的丝毫组织;虽有几乎相同的形状,但处在不同的系统却有不同的名称和功能;虽广泛存在于如皮下组织等处,却又隐附着于毛细淋巴管和血管内外;小如通道,能通融进肌肉、神经等系统,向其传递生物电等信息;大如组织结构,成为诸多系统的组成部分,并增强其功能作用;治疗上,如是伤口愈合的要素之一;康复上,是循证诊疗的始发之处;预防上,是未来探测、干预的首选理想方向;????.关键词医学纤维组织纤维系统学中图分类号R54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503-02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