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RS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三期TM遥感影像,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从景观类型水平和景观格局水平角度,选取景观斑块密度指数等10个指数对乌审旗2000-2010年间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景观类型水平上,2000-2005年的变化以灌木景观的增加和沙地景观的减少为主,2005-2010年的变化以沙地景观的减少和城镇工矿用地景观及高覆盖草地、灌木景观的增加为主,其他类型变化不明显;在景观格局水平上,景观破碎度提高,斑块形状趋于复杂不规则,边缘被分割程度增加,斑块分布均衡,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增加,植被生态系统自身调节和防御自然风险功能提高;在景观类型转移上,2000-2005年,向灌木景观的面积最多,其次是向低覆盖草地景观转移;2005-2010年,向低覆盖草地景观转移面积最多,向低覆盖草地景观转移、向中覆盖草地景观转移、向高覆盖草地景观转移面积分别占景观类型转移总面积的32.89%、23.38%、14.27%。
简介:基于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生态足迹方法研究计算了三江源区玉树、果洛、黄南、海南四个研究区在藏族居民举办婚礼过程中消耗的草地生态足迹,并且对比了牧民和城镇居民的草地生态足迹消耗情况。结果显示,四个研究区内一次婚礼过程中消耗的总的生态足迹分别为3.94hm2,4.86hm2,5.51hm2和3.54hm2,人均消耗草地生态足迹分别为0.0144hm2,0.0346hm2,0.0194hm2和0.0164hm2。其中,牧民婚礼消耗的草地生态足迹总量低于城镇居民的消耗量,但人均量要高于城镇居民消耗量,一定程度反映出藏族城镇居民与牧民结婚习俗上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随着婚礼习俗的改变,藏族居民对草地占用有减少的趋势,但传统文化也面临着现代生活的挑战,如何在生态和传统文化保护中寻求平衡点成为了民族生态学面临的难题。本研究对分析藏区民族文化和生态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意义。
简介:目的:讨论DHI测定数据分析对牧场生产性能和繁殖性状的指导作用,找出牧场存在的普遍问题。方法:对山西省参加DHI测定的6个奶牛场2014年全年的DHI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牛群生产性能、牛群乳房健康、牛群繁殖性能等方面,应用SPSS17.0软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O)和Duncan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成年当量:大牧场1、大牧场2和大牧场3的第四季度显著高于第一季度(P〈0.05),小牧场4、小牧场5、小牧场6全年呈现上升趋势,但第四季度与第一季度之间差异不显著。体细胞数:6个牧场的体细胞数基本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小牧场5、小牧场6、大牧场2第四季度体细胞数显著小于前三个季度(P〈0.05),降低效果显著,其他3个牧场各季度之间差异不显著。6个牧场平均产奶量、乳脂率和蛋白率各季度之间呈现无规律变化。结论:DHI测定数据可以有效地分析牧场成年当量和体细胞数变化规律,利用DHI数据可以很好地指导牧场的生产和繁殖工作的开展。
简介:北京城区内白皮松多种植在沿街绿地内或公园内,成行成列或孤植均有。城区绿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浇灌方法也由以前单一的水管浇灌变为现在的喷灌、滴灌、浇灌或者两种及以上方式相接。考虑到白皮松属于深根性常绿乔木,长安街沿线绿地内浇灌方式的变化是否引起土壤中含水量的变化,从而影响白皮松的长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作者调查分析了不同浇灌方式下长安街绿地内白皮松种植区域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30cm处)的含水量变化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浇灌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白皮松周围植被的种植类型及该绿地所处的位置;分析结果表明,喷灌易造成表层土壤含水量较高,深层土壤含水量不足,直接造成白皮松根系整体上浮,水管浇灌(拉皮管子浇水)能够做到浇足浇透,表层和深层土壤都能够达到一定含水量,适宜白皮松根系对水份的需求。
简介:选用50头30日龄断奶的三元杂瘦肉型仔猪,随机分成A、B、c、D四个试验组和一个对照组,在饲粮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添加1%猪油、3%鱼粉、3%鱼粉+1%猪油、50PPM维生素C,而对照组单独饲喂基础日粮。结果表明:试验组A、B、c、D、对照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214.7g、375.0g、318.2g、283.4g、227.6g,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5.67%、64.76%(P〈0.01)、39.81%(P〈0.01)、24.52%(P〉O.05);耗料比分别为:2.2l:l、1.40:1、1.77:l、2.01:1、2.24:1,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34%、37.5%(P〈0.01)、20.98%(P〉0.0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