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为切实掌握泉州市原种猪场重点疫病流行和感染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走访、采集样品检测等方式,对泉州市5个原种猪场开展重点疫病本底调查。本次调查共采集血清样品和扁桃体样品各250份,陆续收集到病料样品54份,对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猪口蹄疫等5个病种进行抗体和病原体检测。结果表明,250份猪血清样品猪伪狂犬病gB抗体的阳性率为98.4%,gE抗体阳性率19.6%,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抗体阳性率86.4%,O型口蹄疫抗体阳性率76.4%,猪瘟抗体阳性率90.8%;组织样品猪伪狂犬病核酸阳性率11.1%,扁桃体样品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猪口蹄疫核酸均为阴性。
简介:为调查重庆地区牛支原体(Mycoplasmabovis)感染情况及流行趋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2008—2013年重庆地区1606份牛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606份样品中有787份呈阳性,阳性率为49.00%;按不同年份计,2008—2013年牛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7.14%、66.00%、47.80%、75.00%、43.48%、40.31%。按不同来源分,奶牛场奶牛阳性率为61.82%,规模化肉牛场肉牛阳性率为51.32%,散养户牛阳性率为44.74%。通过血清学调查发现,重庆地区牛支原体感染较严重。
简介:《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曾用名《广西农业大学学报》、《广西农业生物科学》,创刊于1982年。从2009年开始,《广西农业生物科学》更名为《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已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即第六版)之综合性农业科学类的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中国期刊方阵",先后被国际知名检索系统——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美国《化学文摘》(CA:JYYSAZ)、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CSA:NS)、英国《动物学记录》(ZR)和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收录。
简介:为研究鸭梨可溶性固形物(SSC)等内在品质对其组织褐变发生的影响,进而为鸭梨组织褐变采前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利用K—BA100R型无损水果糖度检测仪,按SSC高低对鸭梨进行分级,贮于0℃环境中,分别采用1%02+10%C02浓度的气体进行诱导褐变处理15d和30d,分析鸭梨果实采后品质与其组织褐变的关系。结果表明,诱导处理30d。鸭梨果皮和果肉褐变指数与SSC分别呈极显著(R=0.999,R=0.992)正相关,与果实单果重呈显著(R:0.965,R=0.959)正相关,与可滴定酸(T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958,R=-0.966)。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果实组织褐变程度越重,TA和VC含量下降明显,且鸭梨果皮、果肉和果心组织的细胞膜透性增大。同时,在鸭梨果皮组织中,N、Ca和B元素的含量越高,则果皮无褐变或褐变程度较轻;在果肉和果心组织中,无褐变或褐变相对较轻的果实,其K和B元素含量较高:褐变程度较重的果实.其组织中的Ca含量较低。表明鸭梨果实的TA与VC含量及K、B、Ca等元素含量与其组织褐变关系密切,提高鸭梨果实的内在品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褐变的发生.而SSC含量与高CO2伤害型黑心病的发生程度无明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