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7月14—15日在安徽安庆举行,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出版部门等4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主题为“新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主要议题包括: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使命、特征、规律等一般理论研究;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模式、载体、领域、能力的创新(包括网络学术交流、科普传播平台、科学教育平台、社会教育平台、传统媒介创新平台等)研究;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者的素质、修养和能力的构成及其自我提高研究;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受众的分类、特征、需求等研究;新媒体的崛起对科学传播环境的影响及科学传播政策的配套研究;新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教育、科学传播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研究;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企业(含传统媒介企业)的运营与管理研究;新媒体时代西方科学传播学的新进展研究。
简介:著名文化研究学者雷蒙·威廉斯认为,真正理想的传播应该能够促进每个个体的“所见、所知和所感”自由地得以表达,并且使得所有信息和观念自由地得以共享;只有构建这样的大众传播形式,才能最大地发挥大众传播在形成社会共同体中的构成性作用及政治潜能,从而极大地促进文化的健康发展,而社会也必将在这一过程中更充分地实现自身。在现代社会,迅捷高效的现代媒介为传播的充分实现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因此也为共同体的实现提供了契机。然而,在当时英国资本主义体制下,扭曲的传播体制却阻碍着真正共同体的实现。在诊断当时传播现状的基础上,威廉斯不仅精辟地对传播进行技术性分析,同时还指出传播研究必须同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相勾连。通过引入宏观的知识、历史和思想语境,本文不仅试图厘清威廉斯传播思想的理论脉络、现实意义和局限性,同时还将论述其对我国当代文化建设的意义。
简介:佛教是我国第一大宗教,具有很强的文化性。据统计,我国13亿多总人口中自觉的佛教徒接近一亿,超过其他几大宗教信徒之和。最近,我正在思考可否用“宗教性”和“文化性”来分析我国五大宗教的特点,为提高宗教工作科学化水平提供理论支撑。所谓宗教性,就是指宗教的意识形态性、政治性、扩张性、渗透性和排他性,而文化性则是指宗教的民族性、哲学性、艺术性、民俗性和包容性。以这两个维度来衡量,则中国五大宗教中宗教性最弱而文化性最强的首推道教,其次就是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则宗教性很强而文化性较弱。我们可以从我国五大宗教的不同特点出发,有区别、有针对性地贯彻执行党的相关政策,提高宗教工作科学化水平。所谓相关政策,我这里主要是指宗教政策、文化政策、宣传政策,因为宗教既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文化,还是一种宣传。因此,做好宗教工作,既要使用宗教政策,也要使用文化政策和宣传政策,任何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甚至是危险的。毛泽东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作为治国理政的一部分,我们宗教工作者应该掌握好党的宗教政策、文化政策、宣传政策,具体分析每种宗教的宗教性和文化性,以提高宗教工作的科学化水平。